邓秋军 陕西省汉中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土壤环境具有差别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目前,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又因其差别性和区域性导致统一的治理和修复无法实现。土壤安全是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也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加快实施不同区域的土壤修复工程,才能进一步加强对土壤的治理,从而建设出更好的生态环境。
土壤污染指的是土壤之中涉及的各类污染物质,高于相关标准,同时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促使土壤的营养降低,对植物的健康生长造成一定的阻碍。土壤中含有诸多的污染物质,此类物质慢慢借助水源和植物等进入人体,影响人体。其实,土壤拥有净化能力,但此种能力有限,不能解决较为严重的污染情况,进而使得污染物质长期处在土壤内,威胁周边环境以及人们健康。立足于整体上看,当前我国的土壤污染情况十分令人担忧,必须引起重视。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我国48%的土壤存在着严重污染的状况,认定成无法进行运用的土壤为23%,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在非重度污染土壤之中,有34%涉及轻微污染的情况,土地板结属于农业区在土地污染方面的主要标新,工业区则会排放不可降解与辐射物质。同时,在土壤结构方面,表现为重金属污染的约1/6。此类土壤涉及辐散性以及不确定性,每当下雨时,土壤之中包含的各类重金属物质会进入到河流之中,进而再一次污染其他环境。
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所用的化肥量超过了4000万t,但是长期的使用化学肥料会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不仅使土壤的保水能力下降,而且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最终造成土壤污染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农药的使用来说,其中很多物质对人体有较大的伤害,有害物质会在土壤中吸附,通过植物的果实、种子等途径危害人体和动物的健康。从现阶段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平均每亩农田使用农药14kg,这些农药会通过非生物或者生物作用产生各类无机物,而且其中的大多数会沉淀在土壤中,严重威胁着生态的健康。虽然在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行绿色种植,但是整体的应用范围仍然较小,无法起到土壤污染防治修复的效果。
污水污染主要是源于污水灌溉,现阶段我国农田灌溉的用水中还有较多的工业废水,所以会造成各类污染物排放到土壤中,引发土壤资源污染的问题。除此之外,生活污水和牲畜排泄物等也会造成土壤资源污染的问题,很多农户在利用排泄物来增肥时未经过生物处理,这就导致土壤中含有较多的病毒和病原体,这些物质会通过作物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
现阶段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很多农产品重金属含量都超标,特别是铅、汞、砷、铜等元素,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从重金属污染的具体情况来看,主要是来源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矿业开采等渠道。虽然我国不断强化环保的执法力度,而且也通过了各类措施来降低重金属的排放,但是我国人口数量众多,土壤资源重金属污染的问题仍在不断加剧。
另外,大气中的污染物排放也会造成土壤的污染,例如碳氧化物和硫化物等物质,这些物质会通过降雨沉降在土壤中,这就会引起土壤酸化等问题。而且,冶金工业排放的各类粉尘也会通过各种形式最终在土壤中沉淀,而且这类污染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大,不仅污染土壤资源,而且会造成周围生态的破坏。
此种技术包含了多种操作,具体如下:
(1)客土法:这种方法是把大量的无污染土壤添加到受到污染的土壤中,以此来改善污染土壤,从而达到客土的目的。此种方法的优势是操作简单,在进行操作时,可以将两种土混合,或者将无污染的土壤覆盖在受污染的表面,从而使污染物减少和外界接触的机会。
(2)换土法:此方法耗时耗力,工作成本较大,即将所有受到污染的土壤都换成无污染的土壤。
(3)翻土法:对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翻土工作,无污染的土壤翻到表面,将已经被污染的土地翻到下面,使其自行稀释污染物。
每种方法的适应对象以及优劣之处都是不同的,工作人员应当仔细认真的分析当前土壤状况,择优选择最佳方案。
热处理技术就是合理运用化学和物理的相关知识点,对受到污染的土地进行热处理。一些污染物在高温的作用下会自然分解或自然挥发,所以这种方法就是利用一些污染物的这一特性,进行加热处理。同时,加热方法不固定,可以对土壤直接加以高温,也可以同通过某些介质对其进行加热。该技术主要有两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和低温热处理技术。因为农药等有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挥发性,而类似于重金属等则挥发性较差,因而此技术一般用于处理农药污染的情况,工作人员应当在操作之前了解土壤污染的类型,从而做出最佳方案。
这种技术一般来说主要用在对亚表层土壤的生态修复,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原理是将一种有机营养物质加入了被污染土壤中,或是控制污染土壤当中的氧含量,来分析土壤中有害物质的一种方法。毋庸置疑,被污染的土壤普遍覆盖面广,如果我们采用取土修复方法,不管是从经济层面还是工程量层面来说都都会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对此,当前我们主要采用偷菌法、土耕法、生物通气法来修复被污染土壤的原微生物。
此方法就是将多种方法联合使用,综合其也有劣势,合理地进行组合,从而发挥出最高效的效果。此项方法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技术熟练程度有着一些考验,需要工作人员自行发挥,根据土壤类型以及出现的问题,审时夺度,实现技术上的联合应用,从而发挥出更大的效果。此种新兴技术正在全面发展,也已经在市场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应用,在对其进行技术性研究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点方向与技术:微生物/动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化学/物化-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技术等。
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后,土壤内还会残留少量的污染物,在进行土壤污染修复调查时,要对这些残留物加以分析和检测,一方面是确定残留物的含量并考虑其危害,以免削弱土壤修复效果。另一方面借助分析得出的数值评价修复技术应用效果,工作人员应重点对待。在残留物分析过程中,针对照修复前的土壤数值以及修复方案的目标值,判断是否达到修复目的。
污染物生态毒性和土壤的生态活性存在反比关系,生态毒性越大,越不利于区域土壤中生物的生存,土壤的生态活性也就越低。因此在对污染土壤修复进行调查中,应做好生态毒性的检测,确定污染物浓度,科学判断土壤性能。一般在生态毒性的检测上使用土壤酶水平法。
污染场地的风险评估主要是对场地内污染物的致病力和致癌能力加以客观评估,计算长时间处于该环境下人们的得病率。在对比修复技术应用后,得出污染场地的致病率,从而判断修复技术的作用效果。
综上,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能有效地阻断污染物进入食物链,避免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实现土地资源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在土壤污染修复技术使用过程中,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做好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的分类,可以参照现有的情况、治理原理进行划分,有效地控制土壤污染处理过程产生的“三废”问题。通过对受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够逐步提高我国的耕地或林用地等土地资源面积,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零三五远景发展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