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元元 安徽省驷马山引江工程管理处滁河一级站
水利工程影响着我国工业、农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随着国家稳步发展,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在日益发展。泵站作为水利工程的核心部分,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效率。如何规范化管理泵站,确保其安全运行,是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泵站工程的规划建设要求在一定的任务下,根据经济发展要求和地形地理特点,结合建设地点的供水水源、排水出路等条件,综合确定工程的规模、布局以及水泵的类型、安装方式、流道形式等内容。但是有些泵站在前期的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很难全面综合地考察这些要点,也有的是施工单位过度追求进度和效益,未严格遵循标准,都为以后泵站的安全运行埋下了隐患。
我国很多水利泵站是在早些时候完成修建的,迄今为止已使用了很长时间,设备多多少少都出现了老化问题,但是由于经济原因或其他条件约束,老化的设备仍在继续使用,这就使得泵站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故障,其中包括电动机和水泵的故障、泵站主变压器温度显示的故障、水利泵站开关控制系统的故障以及输电线路的故障等等。这些故障的出现使泵站不能顺利运行,大大降低了泵站运行的效率。
泵站工程的快速发展需要有配套的管理和运行体系作为支撑,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相关的制度和体系建设。这种情况下,部分泵站管理人员由于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管理经验和规范化意识薄弱,实际业务能力较差,间接影响了水利泵站的运行效率;除此之外,即使早期有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内容大而全、能动性差,没有随着现代化发展与时俱进,例如奖惩措施不明确、相对死板,管理制度空泛苍白等,而且管理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也不按照管理章程进行管理,导致管理混乱无章。
水利泵站的运行离不开工作人员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经常性检测设备零部件,但在现有水利泵站的管理中,经常会发生值班人员擅离岗位、上班开小差等问题,而且工作时敷衍了事,为了节省时间和降低工作强度,省略了很多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检查,致使潜在的安全隐患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严重缺乏责任感。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早期建设完成的水利泵站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诸如选址方面,由于早期技术水平有限且考察的设备工具等不够先进,泵站建设完成后并不能发挥最大效用。为了尽可能改善之前的问题,提高泵站运行的效率,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在设备选择方面挑选一些低能耗、低损耗设备。与此同时还可以引进先进的信息化管理设备,利用数字智能对泵站设备的运行实施监管,通过数据指标监控运行情况,更加快速、及时地掌握相关信息,在信息化基础上推动水利工程泵站运行管理质量的提升。
泵站要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需要建立明确统一的管理标准,优化规范化管理流程。在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时,可以结合泵站以往的管理经验,综合考量设备运行问题,将安全风险因素细化分类,综合分析、记录、检查、维修、保管资料等内容,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在制度实践过程中还要注重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将不同岗位所需要遵循的职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各部门间相互配合、紧密衔接,严格遵循标准流程,形成闭环,在提升泵站运行效率同时,维护泵站安全运行。
除了建立制度,还需要编制风险预案,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构建完善的风险跟踪机制,通过后期跟踪检查和巡逻,实现风险的有效防控。如仪表检测问题,作为风险排查重点,需要配备专门人员定期检修和维护。将风险预防贯穿整个工作流程中,可以为泵站的安全运行提供有效保障。
泵站安全运行还需要依靠定期开展对泵站设备的检查和维修工作。要想让工作人员准时检修,泵机组应具有齐全的安装和维修文件以及指导手册,便于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内使机器保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下。泵机设备还应具有较好的安装和维修性,方便后续质监和安监的操作。同时,要想做好泵站机电设备的维修保养,一要定期检查监护有无裂缝和错位情况,做好密封止水工作和对丝杆润滑、清理和保养工作;二要特别注意有大电流通过的电线接头和线路,做好安保措施。
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泵站规范化管理的各项工作开展的质量,加强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是泵站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之一。
在任用每一位员工时,要对员工进行规范的岗前技术培训,保证其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理论知识。除岗前培训外,还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或经验丰富的人员,通过定期开展工作培训,为工作人员进步提供途径,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推动新老员工的业务能力成长。在工作绩效考核方面也要注意强化,营造积极良好的工作竞争氛围,保证工作人员对岗位工作充满热爱、追求上进,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泵站是水利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泵站安全运行的重视程度,可以从完善规章制度、融入现代化技术、定期检查和维修、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等方面着手,规范化管理泵站的安全运行。
水利工程中泵站管理不规范,设计不合理,人员安全意识不高,工作敷衍了事,缺少完善的设备维修和保养制度。改善此类问题,制定规范化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和管理体系,并通过后期维修养护来保障泵站安全稳定运行。传统水利工程中的泵站管理不规范,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而实行规范化管理,可以从多角度来强化泵站管理工作,源头上解决风险隐患,推动泵站管理工作高效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