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紫荆
(南京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独一无二的政治优势。面对党的政治建设这一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做出相关论断“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等,足以见得党的政治建设之于一个政党所处的重要地位。然而,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在新时代继续优化党的政治建设,这不仅需要审时度势,更需要追本溯源。《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第一部纲领性文献,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崇高品格与伟大理想,准确理解与把握马克思的相关理论,深入探析其中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有利于助推新时代党的建设。
《宣言》的诞生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也正是这些前提条件与发展趋势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的形成奠基。一方面,“两个必然”是外部动力,推动无产阶级组织成为政党;另一方面,共产党与生俱来的特殊属性是内在动因,促使共产党对自身建设提出更高要求。
“两个必然”明确了无产阶级政党这一历史主体出现的必然性。“资产阶级的必然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28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决定了资产阶级制度的发展在使大工业腾飞的同时也产生了与自身相对抗的“掘墓人”[1]269。然而,由于没有统一的组织和坚强的领导,早期的无产阶级斗争只是“同直接剥削他们的单个资产者作斗争”[1]280,所以大多无疾而终。同时,逐渐出现的“生产斗争中的无序化、无组织化”[2]现象也使无产阶级意识到问题所在,建立成为政治组织的需求日趋明朗。由此,无产阶级从“自在”向“自为”转变,形成属于自己的政党。
“两个必然”也明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职责所在。以往的革命运动并未撬动资本主义的根基——私有制,改变的只是剥削形式,不变的是剥削本质。生产力的急速发展呼唤新的生产关系破茧而生,这是颠扑不破的铁律。因此,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消灭剥削完全是受任于历史的重托,在这一过程中,无产阶级政党不仅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也终将使整个人类获得解放。
马克思认为共产党特有的先进性决定了党会对自身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虽然共产党同其他工人政党都是为无产阶级谋利益,但共产党与一般工人政党相比,有着与众不同的“先进性”。《宣言》指出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实践与理论两方面。“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1]285也就是说,在实际的无产阶级运动中,共产党人始终对革命持坚定态度,发挥牵头作用,是带领无产阶级不断前进的先进力量。“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1]285共产党有着纯粹的价值追求,除了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再也没有别的任何与之不同的利益。共产党人坚持以科学世界观为指导,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这不仅是天生优势,更是制胜法宝。
《宣言》中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大致可分为三方面:一是政治信仰层面,强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本质所在;二是政治领导层面,指出政治领导的必然性,强调领导要有原则与策略;三是政治能力层面,强调勇于破旧立新、自我革新。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彰显宽广的政治格局。《宣言》大致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提出共产党的革命运动最终追求的并非小部分人的发展,而是由每个人构成的联合体利益。可见党不为一己私利,而是放眼整体的幸福。《宣言》还提出:“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1]291凸显共产党从始至终坚守信仰的纯粹初心以及为绝大多数人奋斗的坚毅决心。
“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体现坚定的人民立场。政治立场是指个人或组织参与政治生活时的根本站位,即“代表谁、为了谁、依靠谁”[3]。共产党流淌着人民群众的血液,因而人民始终是党依存的港湾与奋斗的方向。《宣言》指出无产阶级代表广大被剥削压迫的劳动人民,党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将政治信仰赋予到人民群众的革命意志中,才能将群众紧密团结在党周围。
《宣言》论述了共产党进行政治领导的必要性与必然性。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表达了劳动群体的生存困境与迫切摆脱贫困的利益诉求。随着工业发展,“无产阶级不仅人数增加了,而且它结合成更大的集体”[1]280,大到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小到内部群体的生存状况都敦促无产阶级政党扭转困境。
《宣言》对党政治领导的原则与策略分为两点:一是“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1]285,这表明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坚持国际主义原则,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共同的敌人,这无关国界。为适应不同国家的情况,《宣言》提出相应的领导策略。二是在“斗争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285,共产党始终立足于共产主义远大目标,时刻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斗争和整体利益、当前斗争与最终目标正确结合,这是政治领导的又一重要原则。
马克思认为革命的阶段性胜利不仅需要大刀阔斧的勇气,还需当机立断的魄力。《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1]283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不同于以往的革命运动,过去一切运动的结果都是少数人取得统治地位,继而剥削压迫占据人口多数的劳动人民。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则是要以最下层的社会地位解放自身,这就为党政治能力的呈现提供了外部环境。
破旧是立新的前提,《宣言》以“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1]307为革命目标,突出强调两个“最彻底的决裂”,一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二是“同传统的观念”[1]293,这不仅阐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特点,而且体现了共产党勇于打破旧世界、建立新社会的英勇革命气概。“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1]307。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明共产党人勇于革命的决心,也再次印证其傲人的政治品格与卓越的政治能力。
回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党历程,党的政治建设从未停下脚步。以历史时期为主要节点,可以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历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一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二是改革开放时期;三是十八大以来的新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党的政治建设还处于奠基与探索阶段,主要包括探索政治路线、强化政治定力与巩固政治领导。1950年,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政治路线问题,指出当前的方针政策是得到农民、工人、小手工业者的拥护、民族资产阶级以及知识分子的多数支持以及孤立反动分子[4]74-76。在各方面建设得到恢复与稳定后,毛泽东又依据实际情况提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成功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一化三改”。针对建国以后党内滋生的各种不良习气,党中央毅然决定开展整风运动,纠正各种有损于党的形象的作风,擦亮党的政治本色。毛泽东强调“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4]349这不仅宣告了党领导的必要性,更表明了党的核心地位。没有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就无从谈起。
党的政治建设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翻开了新的篇章,在这一历史时期,党的政治建设主要包括重新确立政治路线与规范组织生活。邓小平在1979年的务虚会议中提出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且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应当紧密围绕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思想政治问题上强调坚持贯彻落实四项基本原则,指明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政治道路,要求全党沿着“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继续前行。在组织生活的规范问题上,党中央主要围绕组织制度、组织纪律进行重点建设。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浸润党的肌体。此外,邓小平还突出强调完善民主集中制的重要意义,提出“真正实行无产阶级的民主集中制”[5],即既有充分的民主,又有正确的集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注重党的政治建设,赋予其“首位”“统领地位”“根本性建设”的定义,足以见得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一文,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大致围绕信仰、领导、能力与生态四个板块展开。在政治信仰方面,强调其根基作用,全党应牢牢捍卫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在政治领导方面,强调其核心力量,贯彻“两个维护”,完善体制,改善方式;在政治能力方面,强调党组织与个人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个人政治素养与政治本领的增强;在政治生态方面,强调其基础性与长期性,必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发展有益于党的肌体健康发展的政治文化,丰盈积极向上的政治生活。
习近平强调:“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6]仔细学习与准确把握《宣言》中的思想智慧,对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向善向好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政治信仰的人民性的崇高追求。在今天,“绝大多数人”应理解为“最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时期,军民鱼水情从未淡去。从毛泽东的“群众路线”到邓小平的“群众立场”[7],中国共产党在联系群众的道路上一直步伐坚定。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所秉持的政治信仰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遵循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党在各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做到想人民之所想,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对《宣言》基本原理的深刻诠释,又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信仰体现。
加强党的政治领导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一方面,《宣言》指出共产党的领导原则与策略是坚持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当前斗争和最终目的相结合,提高了共产党实施政治领导的有效性。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领导仍然要以这一原则策略为正确指导,对此,中国共产党也以实际行动予以践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最好确证。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要领导人民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就必须发扬自我革命精神”[8],这种自我革命不仅需要意识层面的提升,而且需要制度体系的保障。首先,要坚定对党的政治领导的认同与拥护,做到“两个维护”;其次,要健全党的领导的制度体系,确保各级各类组织与个人能够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地开展工作,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即民主集中制,必须毫不动摇地予以坚持。
《宣言》中共产党人对资产阶级的彻底批判以及对自身的大胆革新,体现了共产党无畏的革命魄力与卓越的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将政治能力定义为“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9]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结合新情况,创新与发展《宣言》的相关思想。首先,自我革新是党防范风险经受考验的预防针。中国共产党作为勇于承担历史重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完善一整套内部机制,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自查自纠。当前,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愈发复杂,任务也愈加繁重,急需全党上下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10]以确保党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其次,讲政治是党维护肌体健康的关键要素。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维护党中央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由此汇聚党的凝聚力;最后,还需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抵制错误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