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巍 葛莹莹
(黑河学院,黑龙江 黑河 164300)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党的事业制胜法宝,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之一,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发展和壮大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党的工作中关系人心向背的关键性工作是统一战线,其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起重要作用。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伟力的关键一招,是新时代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好“同心圆”的重要举措,统一战线理论与应用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是伴随着政党产生而逐渐形成的,具有无产阶级政治联盟性质,是不同社会历史阶段,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其他阶级、阶层、团体、政党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自身战略目标和利益价值的一种政治行为。统一战线源起于马列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战的思维、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及改革伟大实践的凝结。
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政治联合这种特殊的斗争形式便在人类的政治活动政治斗争中产生。这一形式是生产力与社会结构基于工业社会中变化的研究,其思想以无产阶级革命为目的,在不断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中拓展、塑造,是对社会的深刻认知,从“联合”“同盟”的传统观念和策略展开,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提出无产阶级团结思想,并将这一思想上升高度,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改良、发展,为统一战线理论筑牢拓展基础。列宁在领导十月革命中第一次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和平民主,进一步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中国初期,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深化统一战线政策落实,服务于社会主义改造;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阶级和社会阶层结构的转变,统一战线阶级联盟的性质不再显著,而主要表现为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建设、巩固和扩大,以爱国精神团结、动员、汇聚各方力量,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殊社会主义伟大建设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更加注重统一战线工作,全国统一战线会议的第一次召开,印发中国共产党第一部关于统一战线的法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出台修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意见》《宗教事务条例》等文件,特别注重新阶层力量、关心海外侨民侨胞、关注宗教界人士、爱护统一战线工作者,这一系列统一战线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部署都构成了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指针和指南,提出“统一战线是‘最大的政治’新论断”,形成了具有大视野、新思维、大文化的“大统战”工作思想,建立大统战工作格局,开创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多样性和一致性关系的方法,将统一战线提升到全党工作的新高度,开创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局面。一年一度的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慰问党外人士、关注新媒体从业人员、也门撤侨、抗疫期间支援救助海外华人、团结宗教界人士、积极处理“新疆棉花事件”等都再一次证明统一战线工作是关系到国家政权和民族复兴的重要环节,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发展都是制胜法宝,是中国共产党将长期并一直坚持下去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标尺。
伟大的理论需要伟大的实践去践行和检验。统一战线理论是经得起实践考量的,是在中国革命中淬炼,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凝结,在改革和发展中推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中不断发展和检验的。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萌醒,认识到政治力量结构性变革是决定胜利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统一战线可以调节政治力量结构,毛泽东指出:“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1]
中国共产党巧妙运用统一战线理论,在社会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善于运用统一战线来扩大自身力量,形成敌我力量优势,调整政治力量对比结构;通过国民革命联合战线,使自身由知识分子为主的政党转变为能够深入社会基层,代表工农利益的群众性、大众化的政党;土地革命时期,实行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农村根据地的建立,人民军队壮大、工农党员的发展、基层组织的拓展,苏维埃政权的确立,农村阶层和权力组成的改变,都是这一理论在中国大地上的试验与探索;抗战期间,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自身逐步走向国内政治舞台的中心,赢得了民心,占据了政治主动权,成为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政党;解放战争中,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强大舆论态势,赢得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继续通过统一战线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统一战线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国事是国家的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2]。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在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不是一个党派的个人行为,应该争取社会各阶层凝聚共同力量,仅靠中国共产党的单一力量是不够的。由此统一战线成为我国现代国家建设的鲜亮底色,多党合作建设现代国家也是我国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也是最大限度实现了人民自由和人民民主。即使国家阶级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无论是“四个阶级”还是“两个阶级”、改革开放后的“两阶级、一阶层”,在我国的国体之中工农联盟早已深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多年来,国家建设根本没变,积极吸纳党外人士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与中国共产党一道管理国家事务,成为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彰显政权的统一战线性质,统一战线成为现代国家建设的基础和现代国家内部支撑性结构。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追寻现代化道路为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根据地建设,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促进实现局部地区的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战线成员进入国家政权,直接参与现代化国家建设,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做好铺垫;1978年后,现代化亟需统一战线能够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在实现祖国统一、支持社会发展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以及招商引智、智力兴边、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做出贡献,总设计师邓小平指出,“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3]。根据中国国情实际,在寻求建设怎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问题上,更离不开统一战线,反之亦然。中国共产党坚持尊重包容差异、凝聚广泛共识的理念,和广大统一战线成员“一起划好桨”,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共同价值追求。
中国共产党在伟大实践中结合中国具体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着统一战线理论,可以说,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项宝贵成果,统一战线实践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中久经考验,淬炼出的一条正确的治理方式。同时,在中国发展和实施统一战线理论,一定要正确看待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主体性作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最鲜明的特征。
领导权问题决定着一个政党事业成败,对统一战线的绝对领导也是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共产党引领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同时,牢牢把握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不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寻求最大利益共同点,始终保持了统一战线的团结巩固,确保了党的政治方向正确,形成了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因此,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最根本是要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坚持加强统一战线工作,要实现最广泛的团结,坚决反对关门主义、搞“清一色”,其形成的结构还包括大陆范围外以爱国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拥护祖国统一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实现最广泛的团结还表现为巩固发展共同奋斗的政治基础,确立不同时期最根本的共同目标理想,围绕目标形成恒久动力。突出表现在,进入新时代由于科技发展推动了新领域、新行业的出现,也新增了新的职业,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中特别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纳入统战对象中,这是最广泛的团结,也是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基础,表现为正确把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制订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正确把握统一战线发展规律,随着世情变化,不断创新统一战线理论,拓展统一战线对象,深度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正确把握统一战线重要工作对象的发展规律,在工作中,对于统战对象要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生活上关心,引导其发挥作用;正确把握统一战线各领域成员的特点和规律,紧密团结统战对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
统一战线既是一个政治共同体,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维护包括同盟者的利益在内,又要有所区别对待同盟者情况,关心其发展,帮助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趋势,共同前进,确保政治制度的运行顺畅。这既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机构中,吸纳党外人士,也表现在重大事项、重大决定方面广泛征询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例如,新中国成立时,在开国大典典礼上,其中6位国家副主席中有3位是党外人士,在各级党代会中,也会专门为党外人士设置席位,尊重党外人士的监督,这都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代表党派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极力维护同盟者利益的政治主张。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4]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将其纳入各级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并要求定期召开统一战线专项会议,研究商讨统战工作,明确建立健全了工作部门,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将统战部长吸纳为党委常委,明确了工作职责,确立了各级党委委员联系民主党派、无党派高级知识分子的联谊制度,日常关心、工作上关注,加大对留学归国人员的重视,团结少数民族群众,做好宗教工作。同时,要求相关政府部门要配合做好统战具体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加强了对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要求,鼓励激发统战对象发挥自身优势,发挥干事创业热情,团结共谋事业发展。这些都巩固了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
统一战线理论是党的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统一战线实践在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中不断检验、修正、完善,其发挥着团结、凝聚作用,也将更好地组织汇聚起为中华民族共同理想、共同价值、共同目标的推动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