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田 广东雷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金融服务活动是泛指各类金融机构通过运用网上货币市场交易这种手段,直接融通社会有价物品,向从事金融服务活动的全体参与者提供的共同投资收益,获得金融满足的服务活动。经过近几年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发展,我国新型农村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机构主要形成有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村信用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一批新型农村商业金融机构,现已初步形成了一批包括新型政策性、商业性、合作性农村金融机构在内的,以农村国有商业银行机构为服务主体、农村信用社机构为服务核心,民间企业借贷机构为主要补充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村金融的信息服务覆盖对象主要是实体农业、农民以及产业农村,我国产业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的快速健康发展在于关心产业农民,关注产业农村,对我国农业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开展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的市场发展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有以下方面:
在我国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中,农户的小额贷款办理业务,对于那些急需脱贫致富的广大农民干部群众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由于农户借款能力失衡等问题,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往往很难及时发放农户贷款。借款能力失衡的主要形成原因可能有:一些乡村农民群体信用规范意识薄和观念淡薄,逃避农民债务等不合理信用行为时有发生;小额贷款农贷整体业务量发展超常,放贷过程成本比较高;依法清收贷款手段的有效执行管理方式经常受限,很难有效使用依法清收起诉、强制清收扣款、变卖农民资产等合法手段有效清收农民贷款;一些农民金融风险隐患防范意识能力弱,受当地社会、自然、市场经济条件的变化影响颇大。虽说资金改革后的我国农村信用社仍然是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借贷经营业务的重要主力军,但由于改革仍不彻底,一些金融借款业务失衡性的问题仍然乱象频出[1]。
城市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重要主体产品可谓真的是多种多样,但是目前我国位于农村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主体产品类型单一,而且长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银行存款和抵押贷款两类业务上,保险、投资等在我国农村金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发展十分缓慢不受人们重视。目前,随着很多新农村集体金融机构的投入建设,在发展原有金融业务的基础上,还已经增设了很多其他的金融产品管理业务,可以在继续发展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同时它也拓展更多的农民经济收入来源,但农村金融主体单一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农村金融信息服务的产品种类和形式多样性明显不足,多层次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仍然还有待建立健全。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公共服务体系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已基本形成包括商业性模式金融、政策性模式金融、合作模式金融在内的三大金融体系,但与目前金融市场主体的形式多样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式多样性趋势相比,农村金融公共服务无论是金融机构等在数量、种类,还是金融服务方式功能上仍然存在较大不足,一定相当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与我国农村金融信息服务市场需求的快速多元化发展相比,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的创新多样性建设还有较大大的提升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金融机构城市网点服务布局的发展节奏不断加快,城市区域金融机构网点服务覆盖已经趋于全面,一些重点区域的城市金融机构网点服务资源甚至出现过剩或者严重浪费。与此相反,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尤其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些乡镇,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却极其严重缺乏。经初步调查,基层大型农村金融机构网点规模呈逐年减少增长态势,农村贫困地区公共金融服务保障体系也尚不全面,金融机构资源配置严重扭曲,资金市场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这在很大一定程度上都严重阻碍着基层农村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二十世纪八至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机构调整以及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撤出,我国部分农村偏远地区发展金融服务业的覆盖面一直呈逐年下降增长趋势,在个别部分农村偏远地区农村贫困地区,甚至基本没有任何农村金融机构设立网点和提供金融服务。农村贫困地区日趋丰富多元化的农村资金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与农村资金市场供给持续短缺间的矛盾仍然日益加剧,农村金融对“三农”资金工作的有效性和开展资金支持仍然属实乏力。
与其他传统农村商业银行相比,互联网农业金融平台具备信息普及率高、发展速度快、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这对我国传统乡村农业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一种深刻性、全方位的经济冲击,所以新型农村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措施对服务“三农”的策略进行创新,如下:
农村商业银行与新兴的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银行相比较,它有着自己的固有两大优势,一个就是商业银行的金融实力雄厚,资金链丰富有安全保障。尽管我国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市场发展迅速,但总注册资产以及实际交易金额规模都相对较小;二是线上基础信息设施完备,线下线上网点信息分布覆盖面广。互联网线下金融服务平台网上线下金融服务机构网点相对较少,而且多数网点分布在一线和二线重点城市,短时间内还基本无法完全覆盖大部分城乡地区,而大型商业投资银行平台线下服务网点基本已经无法覆盖整个城乡,线上线下互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也不可能很快基本建立发展起来;三则是具有客户服务基础的行业底子厚,服务金融业务比较全面。只要在其他的传统金融业务的应用基础上再加入一些互联网金融工具的综合运用,就可以让它的传统金融业务具有更广的客户适用的层面,如商业银行的一款互联网服务端工具就是很成功的传统业务转型升级[2]。
当下我们正处于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互联网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产中和生活中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应用。农村商业银行如果要认真想更好地积极进行当前我国乡村农业产业金融结构的良性调整,解决当前我国的大型农业贫困农民和小型农村企业问题,就要更好地充分利用农村电子农业商务金融模式,加强农村电子商务金融体系的基础建设,来尽快实现乡村农产品批发生产的农业现代化,进而尽快实现乡村农民的农业增收。这就必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快完善其与相关的产业基础配套设施体系建设,要及时给予促进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一定的扶持政策资金支持。
近年来我国农村食品电商发展受到中央政府和各级工商部门的高度积极关注,制度顶层设计推陈出新,政策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在发展农村实体电商的政策扶持发展空间上,一是核心地位和支撑作用不断得到推进持续扩大强化,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关注点从“农产品电子商务”延伸到“电子商务进农村”再延伸到“农村电商发展”,从传统产品链向交易转型升级已成为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农村实体电商产业内涵越来越丰富。二是业务紧密联系乡村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热点应用领域,农村种子电商先后被国家列入我国农村电子产业城乡融合发展体系,电商纳入扶贫发展工程和国家数字时代乡村发展战略等重要产业政策实施体系中,其理论实践应用外延不断得到拓展。三是各项工作总体实施方案愈加清晰,结合当地上级人民政府的重要配套措施和重点工程,有关民政部门和社会企业、平台、公益服务机构等需要相互配合,在公共服务体系绩效建设工作方面的总体思路和工作内容更加清晰细化。由于目前农村农业电子商务的行业发展尚在进入起步初期阶段,相对于大城市农村地区来说,发展更为缓慢,但是基于农村的农业电子商务仍然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3]。
在我国经济新型旧常态下,想要有效促进我国农村实体经济健康发展,需要通过加快推进建设农村城乡金融一体化,缩小城乡之间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及信息服务的成本差距,客观科学评价分析我国当前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趋势现状,针对性研究解决一些存在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保障推动我国“三农”发展。农村金融信息服务对于加快促进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当前,必须充分高度重视农村金融信息服务行业发展中的现状,重点研究解决当前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从业机构少,金融服务产品单一等突出问题,着力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农村金融信息服务体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