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富亮 无棣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在行政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关于激励机制的研究和探讨一直存在,但是当前的激励机制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无法发挥激励的作用,更加难以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是服务性机构,这就需要单位人员有一定的服务意识,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心态。而且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改进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
行政事业单位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各个部门员工的积极配合,要想使单位员工发挥最大作用,就要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而且事业单位还要重视激励机制的建立,把激励机制加入人力资源管理中,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建立激励机制之前,人资部门要了解员工的心理活动,还要掌握员工的工作内容,通过奖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激励机制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让员工容易接受,配合度也能更高。
激励机制的运用为事业单位的员工提供了一个更公平的工作环境,激发了员工的竞争意识,促使员工在工作上、学习上和组织认同上都会有更好的表现,使事业单位的工作氛围不断地趋于良好和优质。在合理的激励机制下,员工关注自身的表现,他们会更加专注于工作的落实和完成,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会得到有效提升。激励机制的建设能够满足员工追求更好自己的期望,面对发展的机会,员工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使自己能够符合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他们会积极参加学习,增强事业单位的学习氛围。事业单位的分工明确且独立,不同的员工承担各自的工作内容,在工作也缺少交流和合作,这种工作方式效率普遍偏低,而激励机制的提出,员工们会探索提升工作效率途径和方式,员工之间的沟通合作也会增加,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随之提升。
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基本上是大同小异的,在管理中的主要问题都是管理方式过于陈旧,不懂得创新。相关部门领导,甚至是单位高层领导没有认识到人资管理的重要性,认为激励机制对管理的影响不大,没有对其进行应有的改革和创新,或者是直接取消了激励机制。对激励机制产生影响的还有人资部门人员,由于其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较低,也会阻碍激励机制发挥作用。
薪酬激励是企业和组织激励员工的主要手段,事业单位也不例外,从员工个人需求考虑,在单位薪酬制度的基础上,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的收益和更好的发展渠道,也是员工最为关心的事情。而事业单位在运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却受到事业单位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影响,导致激励机制难以真正发挥激励员工的作用。传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根据员工的经验和资历设计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评职称。在职称评定作用下的激励机制,即使基层员工或年轻员工在某项工作上有突出的表现,为事业单位做出重大贡献时,也会因为职称不够而无法享受相应的激励政策。
大部分事业单位都会采取绩效考核的方式来鼓励员工,或者监督员工工作,可以把激励机制融入其中,把竞争上岗的一些内容增加到考核机制中,使考核体系更加完善。通过考核体系的不断完善,可以使单位更加了解员工,掌握员工的工作状态,了解员工的工作效率。根据员工的具体表现,对员工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员工的接受度也更高,更能为单位积极服务。同时,管理部门还要及时和员工进行沟通,通过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优化激励机制,从而产生更好的管理效果。在传统的考核体系中,通常都是根据员工的表现进行奖励,这种方式在短时期内可以产生作用,但是长此以往对员工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绩效管理制度要真正地发挥作用,仅凭制度的科学合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制度通过相应的执行机制落实到位,才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因此在合理制度的基础上,还应跟进绩效制度的执行。绩效管理的跟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落实:第一,明确各个工作职责及工作的流程,并对这些内容做明确的说明和解释;第二,结合单位所属行业及单位特点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合理分配考核内容对应的比重,使员工的付出能够收获相应的回报;第三,在完成周期绩效考核时,并不意味着考核的结束,而是要根据考核结果做好组织与员工之间交流,组织指导员工以提升员工技能和能力,员工针对问题提出绩效考核制度优化的建议。
激励机制的构建,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通过构建激励机制,并不断完善,从而实现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有效提升。由于激励机制是以某种目标作为考核标准,因此具备一定的量化原则,在部分事业单位中,需要进行改革和调整,将激励机制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以检测检验中心为例,相关检测人员可以按照日常的检测数量进行科学定位,制定符合检测人员相应工作量的激励机制。
总之,水利类事业单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需要应用激励机制,只有员工在工作中有着良好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才能真正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同时,激励机制还要及时完善和创新,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单位的整体管理才能更先进,发展也能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