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地球概论》中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1-01-16 08:08:51龙海丽白小梅
公关世界 2021年23期
关键词:概论思政课程

龙海丽 白小梅

摘要:《地球概论》是高师地理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针对该门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科学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四个自信。本文介绍了《地球概论》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策略及实施内容,希望能达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地球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引言:

课程思政构建一种全课程育人模式,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 [1],用“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一起构建课程新模式。在专业课程中,教师通过挖掘学科中蕴含的资源进行思想教育,使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实现不仅思政课育人,专业课也育人的目的[2]。

一、“地球概论”地位及开展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地球概论》这门课程在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系,作为一门先行基础课,要涉及到宇宙环境的形成、空间坐标系的建立、地球运动与其它天体的关系、四季五带和人类的关系等,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构建地球的整体属性和环境,及人、地球、宇宙三者之间的关系[3]。

传统的《地球概论》课程偏重对知识的传授,针对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还有诸多不足。关于“地球概论”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希望能够在专业课堂中,挖掘学科中的思政资源,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对专业的热爱之情,帮助学生培育哲学思维,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科学精神,提升职业素养。

二、《地球概论》思政课堂的主题

《地球概论》课程将从以下几点实现(1)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四个自信。(2)深挖学科的科学发展史,通过科学家的成长故事,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养成科学精神。(3)“回归常识”,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動力,“回归初心”,帮助学生回归学习的本质,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地球概论》思政课程贯穿一条主线,即用唯物论观点看待地球发展本质。利用唯物辩证法看待人类认识地球发展的相关技术及科学技术的价值创造,培养学生的专业热情和科学精神。利用发展、矛盾、普遍联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等观点用来认知整门课程,对学生进行哲学思维训练,凸显价值引领和精神塑造功能。在每章备课内容中都建立一个思政主题,从课程内容中提炼思政主题。“地球概论”课程部分思政主题如下表(表1)所示。

三、《地球概论》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

1.教学内容的组织

(1)自然辩证法的有机融合

《地球概论》课程与自然辩证法天然可以有机结合。人类对地球及宇宙的认识发现过程、对自然规律的思维方式的认知、对自然科学发展规律的概括、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均可以纳入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畴。

(2)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人类从最初的天圆地方到宇宙无限的认知,人类在追求真理路上犹豫彷徨和奋起抗争,无不让我们动容。不小心发现了光行差奥秘的英国学者布拉德蕾,不用观测直接纸上计算出来的“海王星”的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都值得学生们去探究背后的故事,从而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科学精神,及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

2.教学手段与方法

如何使《地球概论》课程不着痕迹达到“思政课”效果,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是对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的考验。“地球概论”课程思政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主要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法,适当辅以讨论、查阅、互享、辩论等手段,对课程思政目标问题进行广度、深度或多维度引导,促进学生情感内化,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思考和反思。

“地球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主要采取的教学手段有以下几种:

专题嵌入式:

在讲授具体专题时,加入课程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目标和专业知识能力目标有机融合。比如月相一节讲授时,可以引入中国传统诗词讲解,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故事引导式:

通过故事引导,激发学生对专业学科的兴趣。比如讲授地球自转运动时,通过《流浪地球》中地球先要进入刹车时代的后果引起学生暇想,教师再引导讨论哪些后果比较合理。

实验探究式:

《地球概论》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课程,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更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的精神。比如太阳高度角的测定会涉及人为误差和系统误差。前者方面涉及到杆是否立直、间隔频率多少、测量是否规范等问题,而系统误差需要同学们考虑真太阳时和平太阳时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四、结语

“地球概论”课程思政借助课堂教学,准确把握思政内容,和课程内容有机融合,遵循课程思政教学规律,使讲解不留痕迹地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书育人,更好地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专业课程教师不仅要注重科研,还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注重教法学法提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做学生的“润物无声”的引路人。 PR

本文系钦州学院2018年度双语教学课程建设项目-地球概论(双语)(项目编号:18SYK007);钦州学院2019-2020在线课程建设(项目编号:18JPC023);北部湾大学2019年精品线上线下示范课(地球概论)(项目编号:19SFKC23);北部湾大学2020年“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KCSZ26);钦州学院重点教改项目 “基于项目教学的贫困生帮扶体系构建”(17XJGZ11);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项目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系统构建与实践——以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为例”(2016JGZ166)。

参考文献:

[1]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64-69

[2]朱广琴.基于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教学要素及机制探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J],32(6):84-87

[3]金祖孟.地球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龙海丽,副教授,博士、自然地理学专业)

(责任编辑:姜秀靓)

猜你喜欢
概论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青铜器辨伪概论
收藏家(2021年10期)2021-01-17 14:02:35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电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