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文。
因为有了光,我们的大千世界才显得绚丽多彩,人间也显得可爱,光给我们以智慧,光给我们以想象,光给我们以热情,创造出不朽的形象……而你对光又有怎么样的感受、思考和认识呢?
请以“我追随的那一束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導航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写作的第一步是审题,我们要逐字阅读提示语和要求,进行审题的第一步——看命题作文的题目包含几个要素。“我追随的那一束光”这个题目包含三个要素:“我”“追随”“那一束光”。
第一要素是“那一束光”。这些光可以是自然光,如太阳、月亮、星星的光;也可以是生活用具的光,如家用电灯、街灯、车灯、烛光,还可以是动物的光,如萤火虫的光等。考生不仅要写出生活中具体可感的光,还要写出“光”的深层内涵。第二个要素是“追随”,可以理解为追求、跟随,即要写出一个过程,写出具体可见的行动,最好有变化、有结果。第三个要素是“我”,“我”应当是作文的行为主体。
审题的第二步是看“提示语”所提示的写作范围和中心观点的方向,借以打开思路。文题提示“光给我们以智慧、想象、热情……”,我们可以类比联想出“光”给我们以“温暖、温馨、信心、坚毅、亲情、美德、怀念”等,都符合“对光的感受、思考和认识”的要求。
第二步是立意。审完文题,就要考虑作文表达的中心。“我追随的那一束光”可以代表“感恩”,传达“美德”,凝聚“自信”等。即“光”的深层内涵。
第三步是选材。题目既然规定是“那一束”,那么这“光”就有相对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如果写不同时间的“光”,那么一定会在同一地点;如果在不同地点,那一定是同一束“光”;如果时间、地点都不同,那么这“光”必须具有相同的特质,能让读者感受到是同一束“光”的延伸。“那”字表示远指,表示“光”与“我”的距离,有三种理解:一是空间距离,来自他人、他物,在远处;二是时间距离,在过去,时间久远;三是心理情感上有距离。
第四步是构思。即思考整体的结构和思路。以下几种可供参考:
第一类:单线递进式安排材料。
1.光的反面(环境的暗)——遇到光——描述光——光的内涵——“我”的追随和变化
2.负面情绪(心情的暗)——遇到光——描述光——光的内涵——“我”的追随和变化
第二类:多场景并列叠加式安排材料。
1.家庭的灯光下:父母劳作(勤劳)——亲子活动(温馨)——孩子学习(自强)
2.路灯(车灯)下:心情低落——心情平静——心情振奋
我追随的那一束光
◎吴冬燕
纵然是深沉的黑夜,也抵挡不住家中那一束温暖的光。
——题记
夜深人静时,每当看见别人家窗户中的灯光,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父亲在灯下的身影,不管行走到何处,这身影都给我指明方向,温暖我的心窝。
冬天的夜晚十分难捱,长时间做题使我精疲力竭,正想到外面喝口水、歇口气。走过前厅,忽然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透过门缝,我看见了爸爸的身影。他坐在一张小板凳上,赤裸着脚踩住编织了一半的竹制品,身旁开着一盏不太明亮的灯。只见他佝偻着腰,低着头,一手拿着工具,一手握着竹篾,有条不紊地将竹篾编织在一起,又轻敲几下将其固定好。一织二锤三固定,他重复着这项看似简单却又不容分毫差错的工作。灯光下,父亲敲敲打打,一会直起身,一会又佝偻下去。冬天的夜晚是那么寒冷,父亲不时地手捂着嘴哈气,等手暖和些,又继续埋头苦干。
我看着父亲劳作的背影,心里酸酸的,脚下像生了根,久久不愿离去。过了一会儿,父亲或许是乏了,他捶了一下腰,转过身来,正好看见我。
他先是一愣,接着关切地说:“吵着你啦?快回房间去吧,天冷,别冻着。”微微的灯光照在父亲头上,我才发现父亲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的皱纹又深了几分。我不禁一阵心酸,泪水无法控制地夺眶而出。
回到房间,我看到眼前的卷子上映着台灯温暖的光,又想起父亲做活时亮着的那一束光。我坐在书桌前,轻轻地吐出一口气,重新振奋了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
后来,每当我感觉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到父亲和那一束光,只要想起那一束光,无论在多深的夜,我都不会迷失方向;无论走多远的路,我都不会感到孤单;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充满希望。纵然是深沉的黑夜,也抵挡不住家中那一束温暖的光。
父亲就像一盏灯,用他的坚毅、勤劳之光,一直温暖我、照亮我,教我坚强做人,勤恳做事。
我将永远追随那一束坚强而充满希望的光。
【广东英德市西牛中学九年级(4)班】
点评
本文的“光”来自家庭,考生描绘了父亲深夜时在灯光下编竹的情景,表现出父亲勤劳、坚毅、慈爱的特点,形象鲜明突出,感情真挚自然。作文对父亲灯下劳作的描写生动感人,结合议论进行抒情,点出了“光”的深层内涵以及对“我”的影响。
我追随的那一束光
◎黄楚君
总有一束光,陪你走过眼前的迷茫。
——题记
那年中秋佳节,本应是个喜庆的日子,我却始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和大家格格不入。
八年级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去了,接下来我就要中考,然后上高中、大学……但我始终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成千上万的烦恼汇聚成一句直戳心窝的话:我好像什么事都做不好。
为此,我把自己锁在房里,仿佛这样烦恼就会离我而去。晚上,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上的灯,觉得这光格外刺眼,让我难以忍受,于是披上衣服,一个人到天台赏月。
夜色和蝉鸣融在一起,月光洒在我的身上。我眺望远方,心里格外安静。突然,远方升起了一盏盏孔明灯。这些灯寄托了点灯人的心愿,在漆黑的夜色中徐徐升起。那柔和的光不畏风吹,坚定地向上升着,一直升,一直升……一只只小小的孔明灯,升起了黑夜里的亮光,也放飞了点灯人的心愿和快乐。这美好的“光”使我的心也温暖起来。
有些东西看似渺小,但也能照亮别人。我突然发现,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的想法是多么消极可笑。我都没有努力尝试过,又怎么能知道结果呢?
回到房间,我打开台灯,端正地坐在书桌前,对着一道数学题开始钻研。我冷静地理清思路,写出结果,又轻轻地翻开答案,“对了!”我不由高兴起来。原来认真地去做某一件事,就一定会得到回报。就像孔明灯,只要点灯人给它一点光亮,它就会不断上升。
那束光在漆黑的夜色中徐徐升起的样子成为我最深刻的记忆,它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照耀着我前行。它带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也让我充满了希望。我要做一个“点灯人”,更要像孔明灯一样,永远往上走!
我开始接纳生活中的挫折与磨砺,坚定自己的理想,并为之付出努力。
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就让那一束光,伴我前行!
【广东英德市西牛中学九年级(3)班】
点评
这篇作文选取孔明灯的光作为表现“那一束光”的写作材料,符合文题要求;又结合初中生学习上的困难和思想上的困惑,以“有些东西看似渺小,但也能照亮别人”为感悟的中心,点明了“那一束光”的深层意义。作文紧扣文题要点,描写了“我”看到“那一束光”时,从心情低落到感到平静,最后振奋精神的情感转变,表达了考生追随“那一束光”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开头、结尾的句子经过了精心锤炼,使得作文语言流畅,表达自然。
【陈桂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