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问博
2021年各省的中考作文,基本上都是围绕少年成长、人性光辉、挚爱亲情、同学情谊、师生情谊、传统民俗、生活哲理、家国情怀、青春逐梦等主题展开的。不论是哪个主题,都力求让考生有话说、有情抒,旨在培养考生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作文素材的能力和关注社会现实、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
一、考场作文的应对思路
如何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呢?第一,平时要多训练,积累经验。其实,中考绝大部分的高分作文(满分作文),都不是在考场上灵感爆发写出来的,而是平时做足了功课,考场上灵活变通得来的。第二,掌握写作中考作文的思路与技巧。即使我们不是写作文的“高手”,但只要掌握一些思路和技巧,灵活运用,也能写出优秀的考场作文。
相信每一位考生在初三备考这一年甚至初中三年,都对作文非常重视,也写过许多不同主题的作文,许多考生都希望考试过程中能直接运用或者改编自己先前写过的作文,但这往往是得不到高分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1.不能照搬平时习作。
很多考生一拿到作文题,就赶忙回想自己写过的自认为很符合的内容,然后将它“默写”到试卷上。这种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且长期这样做,会让自己逐渐难以适应在紧张的环境下构思,不会灵活迁移内容。因为不同作文题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一篇作文能完全照搬到其他文题的情况一般是不存在的。比如2021年陕西卷作文题“这,是我的节奏”,“这”是一个范围限定,不同于“这些”;“我的”强调这篇作文应该用第一人称来写。如果不考虑这些,在写作中就会丢分,甚至会偏题。又如2021年山西卷作文题“微笑着前行”,作文的中心应该侧重于“微笑”这个神态,“前行”既可以指前进这一动作,又可以指抽象概念上的前行,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让标题“前行”语带双关。举这两个例子,就是想说明文题是有范围限制的,我们需要仔细辨析,然后在范围内进行写作。
2.辨析关键词列提纲。
考生拿到作文题,不假思索或者随便思索片刻就提笔写作,字数够了就立刻结尾的做法也是错误的。写作文必须先审题。审题审什么?首先要审清关键词。每一个作文题都有关键词,如2021年湖北十堰卷作文题“踮一踮脚就够到”。“踮一踮脚”形容做任何事情都要向前再努力一步;“够到”指达到了某个预期的目的,实现了某个阶段性的目标;“就”暗含劝勉、鼓励之意。显然,“踮一踮脚”是这个文题的关键词,写作中,要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审清楚关键词之后,我们就可以罗列提纲。也就是说,在写作文之前,先得有一个整体的框架。我们经常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这里我们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即先划分层次,决定分几层写、每层写什么;再决定每层的段落,最后把段落扩充成100-200字的文段。在扩充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等,提升作文内容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二、考前的作文积累
1.打造不同话题的样本作文。
同学们可以关注中考作文的主题热词,在平时的写作中进行针对性训练。2021年的主题热词包括“成长”“回忆”“追梦”“读书”“青春”“遇见”“家国”“英雄”“陪伴”等。我们在搜寻素材的时候,可以朝这些热词的方向靠拢;写作过程中,也可以选择这些立意进行构思。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热词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的外延有重合和交叠之处。这告诉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可以进行多主题表达。
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打造不同的样本作文。样本作文其实就是考场作文的底本。因为前面说过,文题和文题之间总是有区别的,一篇作文不经过修改,想套用多个文题的情況基本不存在,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平时的作文按照不同的话题进行区分,打造不同主题的样本作文。在考场上遇到相似的文题,就可以针对文题内容和要求,对样本作文进行改写,这样,既能避免考场上因为时间紧,构思出来的作文有纰漏,又能从容地写作,写出质量较高的作文。
2.运用“活字”思维拆分素材。
有些同学写了一篇作文或者一些作文片段后,能够通过“嫁接”,将其运用到多次作文写作当中。其实,这也是平日里积累作文素材的一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活字”思维。即样本作文写好后,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拆分,按照内容或者表现手法等进行分类。比如,可以把样本作文里面的环境描写整理在一起,也可以把抒情句、哲理句分类整理在一起。前者是按照表现手法进行分类,后者是按照表达方式进行分类。然后在考场上,根据具体文题进行组合。换句话说,一个个样本作文片段好比活字印刷术的字块,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自由组合。同学们平时写作文,总有一些场景是经常描写的,就可以积累一些作为“字块”。比如学生埋头苦读、母亲在厨房做饭、老师伏案工作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用这些大众化的素材,必须在语言和细节雕琢上下功夫。我们可以把自己捕捉到的生活场景细细雕琢,保存在素材库里,在考场上拿出来灵活组装。
3.妙用技巧提升语言的感染力。
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还需要讲究写作技巧。细节描写能很好地还原场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修辞手法能让作文语言生动形象,内容丰富多彩;能增强语势,强化情感的表达,从而大大增加作文的可读性、感染力。还可以运用一些表现手法,如伏笔、铺垫、欲扬先抑、象征、对比、衬托等,使作文变得更加耐读。同学们应当熟练掌握这些技巧,然后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这样,不论是平时训练还是考场作文,都能写出满意之作。
三、考场上要灵活变通
1.行文时刻要点题。
无论是写哪个文题,考生在写作过程中,都不能偏题跑题。要想做到这一点,就要在行文中多点题。我们可以将题目换一种表述或者说说它的内涵和外延,或者进行抒情议论,把这些句子放在作文的开头、结尾和主体部分的关键位置,以收到开头点题、结尾扣题、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等效果。
2.平时佳作巧转换。
我们可以利用平时的作文素材,针对考场作文的内容进行筛选,然后把素材串联起来,强化文题所表达的情感点。比如2021年四川绵阳卷作文题“回响”,有考生之前写过一篇以“热爱”为主题的作文,写的是自己去西安游览,参观城墙、大雁塔、碑林博物馆等,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原作侧重的是“热爱”这种情感,文题要求是“回响”,在保持素材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加入“回响”的内涵。“回响”可以引申为“回声”“回荡”等,所以我们不妨设置几个场景,写参观过程中生发的情感在心中回荡,或者是参观地的历史图景在眼前展现等。这样构思,就能成功转换出一篇符合题意的考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