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环境”下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培育途径探寻

2021-01-15 10:11王兴伟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培育

王兴伟

摘 要:从微信到微博,从微访谈到微公益,从微电影到微视频,“微环境”正在形成,并且深刻影响和变革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在“微环境”中,我们享受到移动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极大便利,但作为一把双刃剑,“微环境”中所呈现出的去中心、泛娱乐以及商业化等属性容易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产生错误的示范和负面的影响。因此,从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条件出发,取精华去糟粕,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科学引导学生,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是赋予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新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微环境;意识形态;培育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03.058

世界范围内,移动通信技术正由第四代向第五代发展。但凡事皆利弊相生:一方面,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人们可以利用网络与世界进行联通,满足社会交际、获得信息、游戏娱乐、学习交流等目的;另一方面,网络世界环境复杂、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造假等问题屡禁不止,一些恶意炒作、过度逐利、娱乐至死的现象并不鲜见。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已经高达99.3%,这样的数据预示了“全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并且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习惯等伴随着网络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并且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的价值取向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进行积极且正面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 “微环境”是高校学生生成价值观的重要环境

当前,“微环境”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生成价值观的重要环境,其中多元化的意识形态对学生的价值观选择有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为了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始终将治理网络环境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开展,并且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网络环境已经整体向好,但由于网络有去中心化、隐匿化等特点,无法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与社会主流相悖的声音和选择,诚然健康的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但无论多少种声音,一定应当是健康的,是应当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声音和选择。

当前,微信已经成为大众最常使用的沟通和交流工具,作为一款熟人社交工具,微信尤其受到高校学生的青睐,几乎成了学生社交的首选工具。之所以微信在学生群体中获得成功,与其使用简单、功能强大不无关系。相较于以往社交时使用的语音电话、手机短信,微信沟通起来更加便捷,不仅能够使用文字沟通,还可以利用语音、视频等方式进行实时沟通交流,不仅能满足两个人间的小范围沟通交流,更能满足几十甚至几百人之间的群内互动交流。除实现沟通交流功能外,可以利用微信朋友圈发表观点,分享生活状态,可以利用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微信服务等满足诸如消闲娱乐,购物缴费、公益捐赠、学习交流等多种需求。

微博作为继博客后兴起的一种社交平台,以其信息发布门槛较低,随时随地传播信息,信息交互简便快捷,传播方式裂变化等特点迅速受到大家的热捧,用户可以使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实现信息的即时分享、传播互动,通过裂变式传播,让用户与他人互动并与世界紧密相连。在微博平台,信息的传播,用户间的互动变得十分简单方便。

微视频又称视频分享类短片,主要指利用手机等能够拍摄照片、录制视频的设备进行摄录,时长在数十秒至数分钟左右并最终分享上传至网络的作品。微视频之所以能够受到用户的欢迎,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能够很好的利用人们的“碎片化”时间,非常适合在移动状态下以及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当前,抖音、快手、美拍等平台是普遍用来分享微视频的平台。在这些平台中,个人既可以是微视频的欣赏者,也可以是微视频的传播者,甚至可以成为微视频的创作者。用户可以对他人发布的微视频进行评论和分享,可以点赞也可以“吐槽”,正是这种简单随性的方式获得了学生的青睐。

实际上,“微环境”业已形成,不单有微信、微博、微视频,还有微公益、微访谈、微电影、微课等,它们已经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虽然他们在“微环境”中自身个性化的追求更容易获得满足,更易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但由于高校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三观的可塑性更高,因此他们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网络世界并非一片净土,而是泥沙俱下,有主流声音,也有非主流声音,有社会主义声音,也有非社会主义声音,有积极向上的声音,也有消极向下的声音,而这些声音都会对身处“微环境”中的学生生成价值观产生影响。

2 “微環境”下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困境

意识形态工作是从思想上引导人、影响人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校作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要切实做好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而在“微环境”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生成价值观的重要环境的当前,信息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而且传播内容更加丰富,效率更加高效,一方面导致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差异以及更加多元化的价值观在“微环境”中却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另一方面“微环境”中产生的过度娱乐化、恶意炒作、过度逐利、娱乐至死、网络暴力、网络欺诈等现象和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价值选择,这些非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等问题令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陷入新的困境。

2.1 “微环境”变革了传统意识形态的工作格局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其意识形态工作开展的成效决定着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当前,“微环境”已经不仅对高校学生价值观的生成有重要影响,而且变革了传统意识形态工作的格局,当前,新的环境要求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培育工作从传统的线下教育转换为线上教育,从课堂理论教育转换为实践教育,从思政教师教育转换为社会合力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科技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适时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但新的格局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借力新平台,把握新现象,准确辨实质,科学做引领。

2.2 “微环境”下学生易陷入到价值观困境中

在“微环境”里,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个人需求的满足被过度放大,传统文化价值观同当代价值观产生碰撞,中西方价值观产生碰撞,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使人应接不暇,加之“微环境”在一定程度表现出的泛娱乐化、商业化、中心化等特征,也滋生了一些非社会主流,亚健康的助理文化和世俗文化,而身在其中的高校学生面对不同的价值观选择时,更容易陷入到价值观的困境中。

在“微环境”下,信息的傳播速度更快,内容更为丰富,效率更高,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更强,个人既可以是“参与者”,也可以是“组织者”,既可以与身边人的“交流”,也可以与陌生人“互动”,既可以听到“中国声音”,也可以听到“外国故事”。另外,内容的传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声音,可以是视频,也可以是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内容。这些内容在传播过程中更具冲击力,也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同。在“微环境”中,虽然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始终是主流,但存有的少量的代表不同利益和价值取向的意识形态仍然值得警惕,要防止他们对高校学生的正确价值观选择产生负面影响。

2.3 “微环境”下学生的思辨能力有待提高

在“微环境”下,高校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是海量化的,但如此海量的信息多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到受众面前。信息的“碎片化”满足了用户在移动状态下和短时状态下的需求,但弊端也显而易见,一是信息的完整性被大幅降低,只能观其局部难以看到全貌,无法客观中立的去看待事情的本身;二是海量的信息中带有大量参杂了个人感情的言论,甚至有极个别价值观扭曲、过度放大社会矛盾,非常具有煽动性和过激性的言论。

高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较强,面对真伪问题时尚未形成科学准确的评价标准和认识,思辨能力还有所不足,难以从全局、从整体等方面出发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容易出现无论中西,无论主流或是非主流全都来者不拒,全盘接收的状态。可见,在“微环境”下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思辨能力,令其能够明是非,辨真伪,顾大局是开展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3 “微环境”下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着力点

在“微环境”下,当前高校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新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工作总体向上向好发展。但新环境产生新问题,新问题需要新方法,若想做好高校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丰富和武装他们的头脑,仍需要着力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整合教育资源,加强有效互动。以往,高校对学生开展的教育引导主要集中的线下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多是来自于教材,不仅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并且事例等生动性也不足,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育引导的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另外,师生在课堂中缺少良性的互动,教师负责讲,学生只管听,教师在此过程中难以讲出“真感情”,学生也很难做到“真领会”。而在“微环境”下,一是通过科学筛选、准确甄别,教师可以在海量信息中挖掘出有教育意义并且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生动事例等作为教学素材,通过推送多样化积极向上的信息资源,打造好舆论宣传阵地;二是在“微环境”下打造出一批意见领袖,让他们主动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中讲中国故事,传递正能量之声音,也可以组织和引导他们创作积极向上,富有青春气息的微视频作品;三是教师在“微环境”中加强与学生的良性互动,要主动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与学生进行网络沟通和互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二是扩大教育覆盖面,提升培育效率。一方面,在传统的课堂教育中,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教育的覆盖面十分有限,一般情况下,单节课的授课对象少则数十人,多则百余人,很难进行更大范围的教育引导,并且从以往的教育结果看,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满意度也偏低,而“微环境”下的教育引导则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生的意识形态培育工作,而且可以利用群组、朋友圈、公众号等针对特定以及非特定学生人群进行教育引导,极大提供了教育引导的覆盖面。另一方面,除了扩大教育覆盖面外,还应当尽可能提升培育效率,以往的意识形态培育工作主要由高校思政教师完成,效率偏低,但“微环境”却令“社会育人”成了可能,在此环境下,教师应当利用多平台、多途径争取社会各界的育人力量,最终形成育人合力,此举不仅能够大幅降低高校思政队伍的育人压力,另一方面能够显著提升意识形态培育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吴芸.微媒体时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探析[J].传播力研究,2020,(4):179-180.

[2]刘大芳.微时代校园网络文化促进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分析[J].戏剧之家,2020,(19):180.

[3]张静怡.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路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20,(38):174-177.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