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2021-01-15 22:39曾道萍李学武
黑龙江科学 2021年15期
关键词:心理疾病自卑子女

曾道萍,李学武

(攀枝花学院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心理变化的特殊时期。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1],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情绪不定、焦虑抑郁等精神方面的问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发现并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前提。

1 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1.1 社会因素

第一,网络信息引起的认知问题。当前社会处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由于互联网具有全面、快速和共享等特点,当代大学生可以接收到各种信息[2]。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和关键时刻,思想尚不成熟。当多方面复杂的信息接踵而至时,难免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极有可能在不良网络信息的引导下,形成错误的价值观。第二,社会竞争压力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对学历水平、个人技能、专业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竞争压力较大,高校大学生需要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素养。

1.2 家庭因素

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子女的性格习惯大多会受父母的性格习惯影响。在充满家庭矛盾、父母离异或外出打工的环境下成长的子女,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会较早独立,但大多会出现自卑、焦虑和孤僻等不良心理问题[3]。一些家长对子女寄予厚望,强迫子女参加课外培训,忽略了子女的兴趣、休息和自我需求。这种情况不仅会埋没子女在某一方面的天赋,还会使子女感到疲惫,出现逆反心理,在以后的生活和社会选择中缺乏主见,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的羞涩、怯懦、自卑、容易服从。

1.3 学校因素

第一,学习教育影响。大学比中学更自由,更考验学生的自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很多学生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和自我约束,不能合理规划时间,沉迷于网络游戏,最终导致成绩较差,从而产生厌学、自卑、孤僻等不良心理问题[4]。第二,环境影响。大学是学生培养交际能力、实践技能等方面的重要阶段。进入大学,离开了家庭的约束,学生会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复杂的社会环境,有时会缺乏正确判断和主见,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从而影响自身发展[5]。

1.4 学生自身因素

第一,对外貌有错误的认知。外形条件和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往往比外形条件和身体素质不佳的学生更加自信开朗、积极乐观,后者通过比较不能正确面对差异,理性调节心理上的不平衡,便容易自卑、固执、多疑、羞涩、内向,甚至产生虚荣、嫉妒和憎恨等不良心理[6]。第二,缺乏正确的社会认知和人际交往能力。部分学生存在性格偏执、自私、好胜心强、自卑孤僻、易怒、生性多疑、爱慕虚荣、以自我为中心、急躁等不良性格特点,导致学生的人际交往存在问题。第三,存在情感压力。大学生处于情感萌芽时期,渴望与异性交往,获得与异性的友情和爱情。但是,由于其生理早熟和心理滞后之间的矛盾,导致大学生对爱的理解存在偏差。大学生心理尚不成熟,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恋爱观,因而容易出现三角恋、失恋、性心理异常等现象,这些来自情感的压力不能及时得到调节和解决,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衡。

2 心理健康预防措施

2.1 学校可开展心理健康相关课程、活动及宣传

第一,利用广播、网络、校刊、校报等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心理素质[7]。第二,定期开展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主题活动,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调节措施,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8]。定期开展心理调查,排查心理状态不良的学生,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调节,预防学生产生心理疾病。第三,建设心理咨询室、开通咨询热线和网络平台等,免费为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并保护学生隐私,预防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

2.2 家庭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

家庭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同等重要。父母应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时刻关注子女成长,善于倾听子女的烦恼,并耐心开导子女,锻炼子女的抗压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给予子女自由的空间和生活交往,使子女能够独立思考、独立生活[9]。

2.3 学生应进行自我预防

第一,进行心理咨询。学生可进行自我排查,尽早发现自身问题,主动参与心理咨询或治疗,通过专业帮助,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第二,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研究发现,积极参与课外活动的学生性格普遍开朗外向,有着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患有心理疾病的可能性远小于不常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学生[10]。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可以增强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状态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发现自身价值,增强自信心。第三,学会转移和合理宣泄情绪。当陷入烦恼和消极情绪时,学生可以转移注意力,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还可以向父母、朋友、同学等倾诉烦恼和忧愁,宣泄内心的抑郁。转移情绪和适当宣泄能够快速高效地缓解不良心理情绪[11]。

3 结语

在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特殊时期,大学生处于心智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关键时期,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都会造成大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对自身、家庭、学校及社会造成影响。社会、学校、家庭及大学生自身都应重视心理健康问题,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定期进行心理知识普及和宣传,排查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干预和解决,避免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

猜你喜欢
心理疾病自卑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让自卑成为一种前行的力量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一个自卑者的自白:“觉得做什么都不行”
战胜自卑,让生命之窗开出自信之花
自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