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隐显性教育转换分析

2021-01-15 22:55刘东江
红河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隐性传统专业

刘东江

(武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福建武夷山 345300)

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主要是通过与学校德育教育结合的方式,被称为“中国特色德育教育的发展趋势”[1],主要采用各种宣传或活动来实现,是典型的隐性教育过程,隐性教育起到慢性渗透作用,渗透的效果取决于宣传或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者能力等。从严格意义上说,传统文化教育目前没有纳入正规教育体系。传统文化传播应与显性教育结合,列入正规课堂,与隐性教育共同发挥作用,也就是课内与课外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让传统文化教育列入正轨,提高本土化教育思想的自信力与张拉力。

一 传统文化隐性教育及研究现状

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堂主要与语文、历史、政治(品德)、美术(书法)、音乐等课程结合,在大学主要与思政、历史、美学等课程结合。结合的内容与方式主要取决于任课教师以及所在单位或部门对这方面的研究与兴趣,因此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知识存在极大的偶然性。纵观近几年传统文化进校园方面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大,知网关于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论文就有5千余篇,而且每月增长几十篇。但是以上成果研究方向较为集中,主要围绕传统文化与教育结合的路径方式与价值作用等方面,散见于各类期刊杂志[2]。同时部分研究围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等方面,多见于教育类各种期刊[3]。极少数研究成果体现在从哲学的角度解读传统文化内涵等[4]。

二 传统文化隐性教育的特点与缺憾

近几年,隐性教育手段在传统文化进校园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学校对国家、特别是地域传统文化进行提炼,通过宣传册子、影视、各种校内外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传播和推广。如当地历史人文介绍讲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学生互动、地方戏曲进校园、成人礼等活动,逐步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了解和兴趣,从小学生到大学生,都有不同深度的理解和关注[5]。

隐性教育手段传播的传统文化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隐性教育是片段化的,其教育内容或多或少缺乏逻辑性、系统性和连贯性。各学校几乎是根据地方传统文化特点,选择某一时间节点,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活动。组织活动和内容与组织者能力和热情有极大关系。活动通常是一次性的,像成人礼这样的有较为稳定和持续性的活动一般非物质少见。

隐性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播覆盖面有限。隐性教育需要各种载体来实现,每次活动的内容不同,所涉及的学生人数也不同。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与学生互动,教学生剪纸、弹唱,不可能是全校性的,一般以班级为单位的活动较为多见,活动的覆盖面有限。而有些活动这届学生虽然参与了,下届学生可能却没有机会参加,不确定性因素较强。

隐性教育对领导的关注和组织者的能力有较强的依赖性。领导的关注,可以引起各环节、各部门的连带作用,对文化教育的整体环境氛围的创建有较大关系;组织者的策划和设计是整个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活动中每个人的体会程度、对传统文化感知程度都直接来自于活动本身。由于隐性教育的这种依赖性,决定以这种教育方式进行的传统文化教育从内容的表象到深度的推广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隐性教育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方式而使施教者动力不足。因为隐性教育没有明确的考核方法,也很难实施稳定而简便的考核方式,致使施教者难有成绩感,缺乏持续性动力。故而使众多隐性教育有始无终或难以重复、持续等,降低了隐性教育的频率和效率。

三 传统文化显性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显性教育,是指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方法,并有固定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时间、教学地点等,简单的理解,常见的方式就是课堂教育[6]。

(一)传统文化精髓应该纳入课堂

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精神塑造应从小培养,起到精神占位优先的作用。近二十年来,日本动漫、韩剧充斥着我国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传统文化学习仅限于历史课、部分语文课中任务式、过程式教与学,民族精神逐步淡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将中华传统文化比喻成“精神基因”,当习近平总书记听取对中学课程标准的说明时明确表示: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

(二)传统文化需要系统性、连续性学习

所谓系统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规律,去认识事物和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论体系。系统性学习易于掌握一种知识框架,知识框架的具备是深入头脑的过程。连续性学习可以促进系统性学习完成,片段和割裂的学习最终留在头脑里的只是个别的知识点,或是一个故事、一段情节等,不论记忆深刻还是浅淡,很难在头脑中形成一种精神存在。前述成人礼、讲座之类的活动,是相当于在传统教育骨架上增添肌肉与羽翼,使其更为丰满,但不能构成骨骼框架存在。

(三)显性教育有明确的考核办法,教学效果有明显体现

考核是掌握知识学习程度的体现方式之一,考核的过程和为考核而做出的准备和事实存在的压力成为被动学习约束因素之一。课堂教育存在多种考核方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采用试卷、论文等传统考试方式,也可以采用面试、讲故事、散文、演讲、舞蹈等多种表现方式。考核是对既定学习的目标效果反映,也是促成到达目标的助推力。

(四)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偏爱,想深入学习并以之为业

随着传统文化在校园和社会各方面的宣传,一些学生在选择专业上偏爱传统文化,相关信息可以从百度和一些贴吧等网络上获悉,这部分学生虽有这方面的爱好,但在没有这个专业设置之前,这些学生只能选择历史、文学、艺术、美学等传统文化内容的专业学习。

四 传统文化显性教育的契入点,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体系

(一)增开传统文化课程,成为课程结构的一部分

目前幼儿园和小学期间主要靠一些读物和语文、音乐、美术等课程内容传递传统文化信息,而这个阶段刚好是精神教育培养的最佳时期。中学阶段的历史课是传统文化知识吸收的主阵地,但主要以史实学习为主,缺少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内涵的讲授和介绍。在小学阶段增加传统文化课程是有必要的,将部分历史框架内容和传统地域文化、诗歌散文、名人故事等内容融入,在传统文化学习过程中,增加了学生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和理解。中学阶段和大学阶段也应该加入,知识内容由浅入深、框架体系从整体到局部、从全国到地方等,更突出地域性和民族性,从泛泛了解变成系统性学习。

(二)开设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选修课,拓宽文化素质教育

近些年来,拓宽素质教育的尝试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素质教育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是吸纳西方先进教育思想,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中国教育实践的理论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7]。幼儿园、中小学在开设美术、音乐等素质教育课程的同时,开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教辅课,灵活结合民族、地域文化特点;大学可以鼓励教师在任选课环节增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如南开大学的《数学文化》,清华大学的《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等国家级的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创造性地建设了文化素质教育思想的新型课程。

(三)在相关课程中适当增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

在常规开设的一些课程中适当增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也可以收到良好效果。中小学在原来课本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加大传统文化的融入度。如数学课中各朝代数学名家及其成就的介绍、音乐课中地方歌曲和乐器、美术课中传统服饰、装饰、剪纸等地方特色的加大融入等,在耳闻目染中逐步增强接收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内容。大学教育亦如此,如目前工科院校逐渐推行的“工程伦理”课程,书籍编辑主要以西方文化为主,可以将传统文化替代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影响未来的工程师在工作岗位中的价值取向。[8]

五 传统文化显性教育的保障,增设本科专业教育

(一)具有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体系——学科设置的基本条件

传统文化既是社会现象,也是历史沉淀物。它既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也包括艺术、民俗等多方面内容,具备完整独立的知识体系。同时,传统文化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在培养过程中容易形成自身特色。传统文化涵盖的内容及其广博,大体可以分为“国学”“国艺”“国技”三方面[9]。作为专业教育时,可以侧重于“国学”身份转化,即侧重于区别“西学”的“中学”,也可以考虑“国艺”“国技”的传授,就是传统艺术知识和技术知识得到正规教授渠道,甚至一些非遗的传承可以通过学校官方推广。

(二)具有交叉学科特点——学科设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国学与史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民族学有着极多关联,增设新专业时可考虑作为一级学科独立存在,也可以先与关联专业并列设置,作为二级学科出现。直接作为一级学科建设要考虑和解决诸多课程设置和师资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难度较大。如初始作为二级学科设置,相对会减少较多的相应问题,容易操作,同时由于“国学”自身知识与多学科相关联的特点,作为二级学科可以设置在多个一级学科之下,便于更多的学校有条件开设。

在哲学门类下,与中国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等一级学科专业有着相近的理论基础,专业名称可以定为“国学”;在法学门类下与社会学和民族学一级学科下的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等二级学科专业有着相近的理论基础,专业名称可以定为“地域学”;在文学门类下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文艺学等二级学科有着相近的理论基础,专业名称可以定为“地方语言”;在艺术门类一级学科下可以开设“国艺”专业。由于新开设的传统文化教育专业对教师会产生大量的需求,也可以考虑在教育学门类下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置该专业,名称课定为“国学教育”。

(三)具有逸出学科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设置的多层次性

根据专业门类设定理论基础课,与相关专业底层知识相通。在专业核心课中体现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和特质,即中间层保证专业的特色和独立性。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就业的方向,形成若干明确的学习方向,即顶层向社会需求分流。如前述提到的“国学”“地域学”“地方语言”等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基础课与所在门类下的相关专业学习相近或相同的课程,大二大三所修的专业课围绕本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突出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培养,到大四时,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取向,进行分流培养。分流学习内容与选择就业方向直接相关,如文史资料编辑、企业文化管理、教学技能等,使毕业学生尽快融入岗位,并用传统文化知识服务于社会建设。

(四)传统文化专业师资队伍的建立

以门类下相关知识体系教师作为初步成立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上,引进其他门类下与之相关专业教师作为补充,同时吸纳近些年来对传统文化有着较深研究的学者进入教师队伍,鼓励相关专业教师转型,培养专业学生毕业深造后作为师资队伍的有后备力量,使该专业能够持续优化发展。

六 结语

越来越多的民间社会团体在以各种方式宣传传统文化,幼儿教育尝试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已有十几年的历史。而小学到大学的传统文化教育中,隐性教育方式还是主流,要使传统文化健康有效地融入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需要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发挥积极作用,是显性学校教育的必经途径。

猜你喜欢
隐性传统专业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