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其珂
(南通理工学院基础教学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合作学习具有创意性和实效性,能够改变传统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合作学习的实践应用当中可以发现,一些学校的合作学习还流于形式,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小组合作是合作学习的形式,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达到学习的实效性。为使合作学习能够实现形式和效果的统一,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思考、探究和总结。
在教师设计的分组活动中,学生根据特定的学习主题,分担各自的责任,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知,提高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把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效突出,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学生在合作当中,一起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能够对重点知识进行深度理解和掌握,使认知结构不断得到完善,使思维得到优化和发展,使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学生不仅在学科方面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还能促进非认知品质的提高。基于此,合作学习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运用,并逐渐变为一种比较主流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对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1]。
高等数学是大学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其把基础性和应用性融为一体,能够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得到培养,为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提供基础知识平台。高等数学的概念和内容比较抽象,以变量作为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静止的观点,把运动和辩证法引入到了对数学问题的研究当中,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高等数学的知识点较多,通常一节课会涉及较多知识点,缺乏对知识的复习,下节课又紧接着学习新知识。高等数学普遍课时较少,使得教学任务有些紧张,不能给学生留出更多巩固复习的时间。这些特点使得学生学起来有些困难,再加上教师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乏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学习兴趣偏低,学习能力不足,使得教学效率很难提高[2]。
A.科学合理进行分组。不同能力的学生在一起学习时能产生良好的互补性,异质的学习小组能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能有更多去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还有利于将学习的知识放到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上进行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探究能力,增强对知识的记忆效果。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分组时,要遵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优势互补原则来进行,每个小组的人数在4~6人为宜。小组内的异质便于组内进行良好的合作,小组之间的同质能够使小组的竞争更加公平。开展合作学习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思维能力等进行全面了解,从而在分组过程中形成比较互补,使合作学习小组更具竞争力。科学合理的学习小组有利于学困生的有效转化,还能使学优生在知识思考探究过程中形成知识体系,提升学习能力。分组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保证组内分工的合理性、明确性,便于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任务的完成当中。可以采取分工轮换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便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促进小组的共同发展。
B.制定合作目标。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之后应该掌握哪些重要内容,能够提升哪些能力,根据教学重点内容,将其分解给各小组,以学习任务的形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教学目标,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3]。
C.明确合作小组的任务。在进行合作之前,教师需要对合作学习的任务进行精心设计,明确小组和个人需要完成的任务,并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后进行检查,这样能够促使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得到明显提高。例如,在学习“特殊位置平面的方程”时,教师要在上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从而根据重要内容设置出合作问题:平面对于坐标系有特殊的位置关系,这时它对应的方程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经过学生思考和讨论后,从中分析出来几种解决问题的情形。教师要根据学生分析出的内容明确各小组任务,并尽可能让每个成员都有任务,从而有效增加每位学生的参与度,促进每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4]。
D.利用微课加强预习。合作学习会使学生合作的时间和空间得到较大幅度提高,而教师讲课的时间会相应缩短。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能够更好地利用上课时间,教师需注重学生的预习。实践证明,高等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做好预习,把预习作为教学的必备环节来进行。教师可利用微课来进行课前预习,微课短小精悍,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让学生知道该怎样去预习,使预习变得有方向、有目的,这样更便于学生接受新知识,更准确地把握重点内容。学生预习后,教师的授课会更有针对性,能有效解决因合作学习导致讲授时间短的问题,使教师能有比较充分的时间来辅助合作学习,让合作学习和课堂教学能够更好地融合,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有助于提高高等数学的教学质量[5]。
E.加强合作过程的监控和指导。教师要作为合作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协调者、指导者、检验者来组织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合作学习对教师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等有了更高要求。在合作过程中,教师要融入到学生的讨论探究当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关注学生存在的疑问,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关注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对合作的进度和质量要做好随时监控,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对学生合作中产生的思维火花要进行及时捕捉,做好充分调控教学的准备。例如,在学习“特殊位置平面的方程”时,在合作开始,教师发现学生在平行于坐标轴的平面这种情形中存在着学习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从而使合作学习能够更顺利进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F.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合作学习完成后,要高度重视评价工作,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合作学习质量和效果的重要保证。评价要把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进行有效结合,要更重视对合作学习过程的评价,还要注重把合作小组的集体评价和小组内的个人评价进行结合,这其中要更重视对小组集体的评价,这样能够让学生更重视集体荣誉感,能够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可以通过客观记录、教师评分、组内和组间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评价方式来进行,从而使评价更加科学合理[6]。
在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科学合理进行分组,制定合作目标,明确合作小组的任务,利用微课加强预习,加强合作过程的监控和指导,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合理评价,从而激发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思维,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促进高等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