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凯 姜麒燚 王洋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供应链”一般指由制造商、供应商、仓库、配送中心等主体构建起来的物流网络,而供应链管理是以供应链最优化为目标的管理模式,从采购环节开始,到满足客户的需求截止,整个过程都被纳入供应链管理的范畴。在供应链背景下,整个管理活动都需要围绕核心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管理需求,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对经营活动涉及的资金、物流、信息等进行全面控制,并将管理工作的视域扩展至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成形、配送至消费者的整个过程[1]。结合既往的实践成果分析,企业将供应链管理思想融入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控制,至少具有几下意义:(1)提高最终产品的交货效率,提升客户的满意度;(2)实现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的有效控制,减少最终产品生产的消耗,规避库存问题,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3)实现“流程品质”的最优化,有效解决物流网络中的错误成本问题。从本质上看,供应链管理属于典型的集成管理方法,对企业生存环境的改善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改善上游、下游供应链的关系等方面,供应链思想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从石油行业的发展趋势看,钻井企业正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采购管理工作的滞后,或者企业管理层未重视采购环节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没有从实际条件出发构建适宜于市场新环境的采购战略,钻井企业的生存环境很容易遭受重创,甚至被淘汰出局。在全球化背景下,开拓国际市场对石油企业的发展壮大有突出意义,而石油行业的创新发展需要以配套的商业运行模式为支持。立足于供应链管理思想,钻井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业务能力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将主要精力放在竞争力的培育上,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以及运营机制的完善,保障关键业务的有序开展[2]。以应对激烈的竞争为目标,钻井企业需要正确认知协同竞争、协同商务等原则的内容,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商业模式。同时,企业需要摸索多主体构建合作伙伴关系的实践思路,逐步在客户群体、产品研发中心、物资生产单位、经销商等主体之间构建完善的物流网络。
根据钻井企业正常生产对各类物资的需求拟定采购计划,是物资管理的重要开端。加强采购计划制定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联系,确保采购计划的合理性,能够有效避免物资的供需矛盾,维系钻井企业的生产进度。而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完善的信息为支持,即需要从以下问题入手,广泛采集相关信息:(1)需要采购的物资有哪些?(2)各种物资需要采购多少?(3)在何时完成所有的采购计划?(4)以怎样的形式实施采购?在供应链模式下,钻井企业与其他物资采购相关主体的联系得到加强,依靠完善的物流网络,钻井企业能够第一时间知晓上述问题的相关信息,以及物资市场的基本供应情况[3]。因此,供应链模式下采购计划的制定适宜使用准时采购,在恰当的时间与地点,以恰当的方式,采购数量与质量均能够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物资。相较于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准时采购的优势在于:(1)实时满足企业生产对各类物资的需求;(2)减少物资的库存量,降低物资仓储的成本;(4)缩短物资采购的周期,避免采购不及时对生产进度造成消极影响。
在物资采购中,合理选取供应商,不仅能够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与物资供应的及时性,还能够有效减少供应商管理、物资采购的管理负担。从既往的经验来看,供应商的资格认证以及绩效评估信息,能够帮助管理人员甄别资质不足的供应商,继而为物资采购提供保障。而选择资质、能力等均符合要求的供应商,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还能够为采购单价的商榷创造可能性。因此,在资格认证上,钻井企业需要依靠供应链管理的优势,从上游、下游广泛收集与供应商资格认证有关的信息,结合供应商提供的信息,完成资格认证。
在供应链视域下,物资采购管理并不仅限于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完成供应商的选定、合同签订以后,运输与仓储阶段的物资管理,也应适当纳入物资采购的范畴。考虑到运输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对物资质量的影响,以及物资运输中转过程中仓储的环境不当对物资品质的负面影响,在采购管理阶段,管理人员需要着眼于运输条件的有效管理,根据采购物资的特殊性能,以及对应物资的运输、仓储管理办法,初步拟定运输条件的管理方案,尽可能规避运输条件不当造成的损失。
在钻井企业面临激烈竞争的背景之下,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控制采购成本以及物资采购过程的各类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以供应链发展为契机,钻井企业应当抓住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优势,在供应链模式下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有序落实物资采购各个环节的管理职能,切实发挥采购管理的重要意义,缩减物资采购的成本,为企业经营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