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以档案资源的深度利用推动公安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2021-01-15 19:45:15袁建华福建省清流公安局
环球市场 2021年28期
关键词:编研公安利用

袁建华 福建省清流公安局

近年来,随着现代警务机制的创新实践,各级公安档案部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切实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及时提供高效的档案服务,推动基层档案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基层派出所档案工作作为公安档案工作的最小单元,如何进一步发挥好公安档案存史、资政、文化和教化功能,加强档案资源的深度挖掘和编研利用,不断提升公安档案文化正能量,高质量服务于公安实战需求和社会各项事业,笔者结合基层实际,谈几点粗浅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一、公安档案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利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档案史料、方便利用的有效措施,是档案部门向社会提供服务利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公安档案编研利用工作对于推进公安档案工作创新发展,更好地回应公安机关和社会群众对档案利用和公安文化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更加直观地折射出各级档案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水平。一个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程度、档案实体的完整程度、档案数字化加工的完成质量等都将在档案的利用过程中通过每年的档案利用的数量和质量逐步反映出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完整齐全的档案,就谈不上档案如何利用、如何服务了。因此,档案的利用过程就是对档案工作最好的检验,利用事例的编写和档案利用信息的编研就是对档案规范化建设检验结果的直观总结和思考。将档案建设、档案利用和编研工作融合发展,变“死档案”为“活信息”,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公安档案的信息库作用,对提升公安档案服务和实战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2.更积极地回应公安机关和社会群众对公安档案的需求。当前,随着社会各界对公安档案的需求不断增加,公安档案已成为社会需求最大、服务群众最多的一类档案之一,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工龄计算、房产继承、征地拆迁、涉农补贴、寻亲访友等问题上解决了一大批事关民生的需求和困难。档案编研利用工作,就是对档案查阅、服务和利用过程中对利用者的需求和利用效果的再分析,从而助推基层公安机关更好地利用档案为群众提供更实在的服务,提升档案利用效能和群众满意度。随着档案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公安档案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档案的利用工作已经成为联系社会、服务群众的重要纽带。

3.更深层次地感受公安档案文化蕴涵的深厚魅力和威武韵味。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紧扣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实际,挖掘整理各类档案素材,全面展示本地公安历史原貌、还原公安工作经典瞬间、研究公安工作的发展变化和队伍建设的特点规律,反映公安工作及特定人物、事件的作用和影响,积极回应形成了一批具有公安特色和较高价值的编研成果,对于渲染地方人文气息,了解公安历史、提升公安形象、服务公安决策、内化熏陶民警、推动开展公安文化、警营之家和档案文化融合建设、推进公安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等具有较强的借鉴参考价值和启发指导意义。

二、当前档案资源在深度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制约瓶颈

当前,随着档案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全警档案意识的不断增强,规范的建设体系、翔实的资料实体、丰富的数据资源在执法办案、基层基础、智慧警务等实战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各级各地公安档案部门及档案工作者在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编研利用上还存在“量”与“质”“汇”与“编”“编”与“研”三个“两张皮”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档案文化”正能量效应发挥。

1.在资源积累上重“量”轻“质”。当前,随着公安档案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级档案部门在档案资源的积累上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实体档案的门类、种类库藏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库藏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源于基层警力配置、条线考核以及各类专项工作、非警务警情等客观因素,不可否认地在不同程度上依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一些基层单位的档案工作还仅仅停留在对传统纸质档案的整理、装订、上架等基础工作上,缺乏科学、系统、长效的规范管理和利用机制,档案室形同“储藏室”,甚至有的民警为图方便省事,“抽屉档案”还屡见不鲜。一些基层单位仅重视档案室的硬件建设工作,而在资料收集上依然采取传统被动的“你交我收”的“坐、等、靠”方式,资料收集门类不全,结构单一、质量不高;一些基层单位的民警,大量精力应付于各项业务工作,往往忽视了日常实实在在的“工作留痕”,有的为了应付检查搞“突击”,流于形式,存在“滥竽充数”拼拼凑凑现象;一些单位的专职档案员力量比较薄弱,档案管理工作主要依靠协管员完成,业务知识结构单一、工作责任心欠缺,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归全率“严重缩水”,档案工作成为“空架子”。

2.在资源开发上重“汇”轻“编”。当前,还有不少基层单位对档案编研利用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把档案编研利用工作当作额外的负担,应付检查和考核而已,存在重“汇”轻“编”现象。一些基层派出所档案民警多为内勤兼任,在大量的网站信息、调研文章、宣传报道考核任务下,缺乏对档案利用和编研工作的主动性、重要性认识,平时不注重对档案利用事例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效果的回访;一些单位由于缺少日常的档案利用和编研的专业化培训,档案民警(档案员)利用意识、编研意识不强,好的利用事例不能及时整理上报,好的利用效果不能得到及时汇总分析,编报的利用事例仅仅是通过查阅档案帮助群众办户口、改名字、改年龄等单一的利用事例,素材千篇一律,内容平平淡淡。

3.在资源利用上重“编”轻“研”。一些基层单位虽然在档案的利用和编研上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在编研质量上、编研意义上和利用价值上还存在认识和重视程度的不够。一些基层单位从领导到档案民警、文员对为何编研、如何编研利用的基本常识缺少必要的认识和了解,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仍然停留在“发现问题-寻找依据-解决诉求”等单纯地为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依据的初始利用层次,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分类,结合当前公安重点工作实际,将公安档案的个案利用向综合利用拓展;在档案的编研质量上有的要素不全,有的“画蛇添足”,有的形同“流水账”,甚至还有“拼拼凑凑”“张冠李戴”应付现象。

三、以档案资源的深度利用推动公安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对策思考

公安档案的开发利用和编研工作是将静态的档案资源转化为动态的、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的加工制作过程,是变“死档案”为“活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推动公安档案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各级各地档案部门特别是基层一线单位,要建立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依托档案资源、编研档案精品、打造特色亮点,更好地满足公安民警和人民群众对公安文化的需求,感受公安档案文化的深厚蕴涵。

1.提升档案基础建设水平。一是进一步重视档案管理体制建设。要把档案工作与其它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在硬、软件设施以及复合型人员配备等档案基础建设方面,尽量做到最大程度地予以倾斜,进一步加大考核激励力度,逐步改变民警中普遍存在“重业务、轻档案”的思想。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岗位大练兵、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参观考察、业务考核、知识竞赛等形式,培养一批既有专业学历又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不断提升全警档案专业技能和拓展大数据应用技能。二是进一步重视档案载体资源建设。要科学引导和培养全体民警的归档意识,促发“工作留痕”的习惯养成。要做足“存量”和“增量”功课,对现有库藏档案全面进行整理、修复和“数字化”;对历史遗留的“橱柜档案”“纸箱档案”“抽屉档案”进行“兜底翻”“清陈账”;同时要在原有纸质档案材料的基础上,加大对具有较高的保存归档价值的磁、电、光等介质为信息载体的公安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力度,进一步丰富档案库藏资源。三是进一步重视档案利用机制建设。要规范基本利用动作,尽心尽责帮助群众解决好求助问题,耐心细致为利用者提供更加高效、满意服务;要创新档案服务,变“守摊服务”为“主动服务”,在做好日常基本服务利用的同时,探索将档案利用由“一事(案)一查档”等个案利用,向服务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等综合利用拓展,努力做到中心工作开展到哪里,档案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提升档案服务利用层次。

2.提升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一是加快数字档案建设。在警务大数据的冲击下,单纯地为出现的问题提供解决的依据,已不能满足数据时代档案服务和利用需求。各级公安档案部门要主动应对数字技术和数据时代挑战,把目光从纸质档案转向数字资源,从馆库存储转向数据仓库,从资料查阅转向数字资讯,探索从“管档案”向“管数据”拓展。要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要求,全面完成库藏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加快推进数字档案建设。二是加快关联共享平台建设。要积极顺应大数据发展要求,积极融入省厅“大平台”建设,构筑公安机关条块、层级之间信息共享空间,实现数据利用效益的最大化。要将现有警务档案系统内的各类数据进行归并整合和智慧处理,集中清理系统内大量存在的“僵尸数据”“躺平台数据”,确保档案数据的鲜活率和有效率。三是加快数据服务应用体系建设。要化静态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动态的信息传递,全力推进公安档案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要围绕中心工作、专项斗争、社会治安重点区域、重要群体、重大事件等,通过对海量档案信息的研判,开展超前服务,实现服务意识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要结合档案数据服务实战的探索实践,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各类档案信息进行关联分析挖掘,研究搭建实战数据应用模型,促进档案数据增值增效。

3.提升档案文化正能量。一是编研档案精品。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细心梳理,精雕细琢,立足“特色”和“精品”两大课题,策划更多选题好、视角新、特色强的编研项目,编写出更多的公安档案服务民生、服务实战、服务基层的典型事例和感人事迹,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档案的认识,提高广大民警对公安档案的价值认可,展现人民警察的时代风采,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要坚持汇与编、编与研同步发展,更好地为本单位、本系统、本地区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和各项工作服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彰显档案及档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二是丰富文化内涵。要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侦查破案等专题资料编研,提供高质量的编研成果,直接服务于公安工作和社会各项事业,提高公安队伍的影响力和震慑力;要坚持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文化风韵融合发展,公安特色与艺术品位并驾齐驱思路,通过凝聚和提炼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公安精神、民警核心价值观、崇尚先进等优良的文化理念,有效充实和发展公安文化的理论体系和优势资源,全面展示基层公安机关履行职能职责及自身建设发展的不平凡历程,营造浓厚的历史氛围,彰显人民警察的价值追求和公安档案文化独特的威武韵味。三是转化编研成果。要充分利用集文化墙、荣誉室等于一体的文化档案室载体,通过不断收集更多的图片、影像和文字等集中展示重要警务装备沿革、所队及民警获得的荣誉、各级领导关怀和群众工作的经典瞬间等,打造集文化宣传、历史教育、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文化阵地,内化公安民警精神追求,外化公安民警自觉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民警、塑造警察形象。要通过整合提炼文化精神所产生的强大创新动力,推动档案编研工作继续向广度、深度拓展和延伸,挖掘和提升公安档案的文化价值,培育和坚定基层公安队伍的文化自信;要利用社区警务、媒体媒介深入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感知和提升档案价值,最大限度地从不同角度提升档案服务利用效能,加快公安档案工作的转型升级。

猜你喜欢
编研公安利用
《山东档案》
陕西档案(2023年2期)2023-10-03 05:34:16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中等数学(2022年2期)2022-06-05 07:10:50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魅力中国(2020年14期)2020-12-07 15:15:25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档案编研在地铁文化中的应用
兰台内外(2017年5期)2017-06-06 02:24:10
公安报道要有度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