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昆鹏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切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力建立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以及人力资源的联合发展的产业体系。科技创新是新时期经济竞争的重点所在,同时也是新常态下国家经济实现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动力。而金融则是当前经济的重要构成,更是达成科技创新驱动的一个重要条件。科技和金融相结合,健全金融支撑科技创新的新方式,有助于科技型企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并且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也依赖于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来推动,以此达成全方位的创新推动,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科技金融体系包括市场性与政策性科技金融,集合了政府、银行、企业以及风险投资等多方面的力量,使新兴产业发展获得了资金支持。新兴产业其实就是指高新技术产业,这是基于新兴技术衍生出的一个经济部门,可以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科技金融体系的功能对其起到了重要作用,确保其蓬勃发展,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1.种子期:政府提供财政支持
此时期的新兴企业更多的是进行产品研发,对资金的需求量并不大。然而企业存在较高的融资风险,主要是由于此阶段企业各项目都刚刚起步,风险较大,极易半途失败,同时企业还没有获利。所以,此时期的新兴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且较少,主要是自身筹集的资金,难以保障企业长远发展。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就成伟此时期新兴企业的一种途径。通过政府财政科技扶持和创立创业基金这类方式,有效扩大新兴企业的融资路径,支柱新兴产业发展。
2.创建期:政府财政支持和创业风险投资
此时期的新兴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不断提升,然而这个阶段的企业本身外部融资条件还不够完善,还是依赖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企业可以获得政府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并且此阶段的企业初具规模,一些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开始发现新兴企业具有的发展空间,而对企业投入资金。另外,风险投资家也有着较丰富的经营管理知识,能够补充新兴企业以技术人才为主的现状,促使企业采用现代化经营管理模式。
3.成长期:科技贷款
当新兴企业迈进此时期后,对资金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大。为拓展市场发展规模,企业就需要研发新产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而这需要更多资金。此时期中,企业积攒了大量资金,财务和盈利情况也相对稳定,能够得到来自银行的贷款,自身还能通过新产品与新技术进行抵押贷款。此时期的企业是通过市场科技金融供给源获得主要资金,以往的公共科技金融不在占据主导地位。
4.成熟期:科技资本市场
当企业迈进成熟期后,其经营状况基本稳定,内部管理制度与治理结构相对完整,产品种类丰富,经营模式相对标准,资产规模比较大,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投资风险比较小,能够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主要是发行股票、债券及股票增发等方式。新兴企业上市能够结合本身情况合理选择创业板或者主板上市融资。
1.资本形成作用
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有较多的资金,若缺少长久的资金支持,企业将会陷入发展困境,甚至面临生存问题。完善的科技金融发展体系能够连接资金需求者与供求者,各种金融机构把社会上空闲的储蓄整合,研发更多金融创新产品,有效增强资金使用率。特别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出现的余额宝、p2p这类互联网平台,可以通过较低的市场搜寻成本,聚集社会上闲置资金,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2.风险分散作用
新兴产业的高风险和高收益共存,企业可以将风险转移到金融市场,比如远期合约与期货合约这类金融工具都有助于企业对冲风险,现代科技金融体系还能独立设计与企业需求相符的产品。
3.信息揭示作用
金融中介相对寻常投资者而言,有着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更大规模,能通过搜集专业人员和识别信息,准确把握新兴企业的投资价值,节约投资者的时间和各种成本。资本市场还要求企业公开自身信息,有助于投资者了解企业财务、资产及盈利等各方面的信息,从而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而风险投资机构的专家具备充足经验与专业知识,能合理评估新兴企业的价值。
4.激励监督作用
科技金融发展体系可以为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外部监督激励。金融机构在审判贷款之前会先展开深入考察,主要是考核企业各方面情况,从而选择发展前景最好的企业。一旦签下信贷合约之后,企业必须按期对银行上报自身资金应用情况。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使得企业不得不按期对外披露自身信息,并对自身加强监管。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科技金融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积极推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科研资金投入和科技金融贷款方面防止出现滞后性影响,经费投资应及时高效。所以,需要指导财政支出、金融资本以及企业资金投入等针对科技领域加大投资,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应用率,并加强健全科技金融融合机制,增强科技金融发展速度,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第一,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的管理能力与科研能力,加速推进科技金融发展;第二,政府需要加大科技财政支持,企业则需要加大内部资金支持,以此促进科技金融发展,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则需要成立对应的科技金融部门,为具备高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科技贷款支持,同时实施一定的优惠,化解企业资金紧缺问题;第三,企业需要充分发挥科技金融成果,利用专利等成果提高竞争力,通过技术市场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从而让科技金融成果转化成发展动力。
我国东部地区有着较高产业结构水平,应起到领头作用,突破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发展阻碍,对中西部地区加大产业投资;中西部地区则应加强健全产业发展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东部地区的发展潜力高、产值高的企业,深化区域间的合作,构建良好的互动机制与共享机制。并有效发挥科技金融发展所具有的空间效应,也就是低科技金融发展地区应该采用高科技金融发展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成果,把科技金融成果转化成发展动力。同时,高科技金融发展地区需要为低科技金融发展地区提供人才支持与科技资金,进一步提高该地区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促使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针对科技活动增加政策激励与优惠力度,同时对财政科技投资构建相对完善的连续投资制度,对市区两级财政科技投资强化整体部署。调整财政科技经费投资形式,让政府引导基金的撬动作用能有效发挥,真正提升资金的运作效率。同时积极探索更为高效的科技保障方式,设立专门针对科技融资的保障资金,为科技企业担保业务提供优惠,带动并指导担保机构扩增有关科技企业担保专项资金。促使科技保险进一步发展,构建指向科技企业的保险补贴体系,合理分散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推进科技产业更好发展。
结合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多而有形资产少的特征,对无形资产质押融资、供应链融资等模式进行创新。采用创业基金、创业投资及融资租赁这类金融形式,为种子期和萌芽期等各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达到科技企业多元化投资与融资需求。并激励企业通过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等渠道进行融资。
作为科技创新与研发的主体,企业是加速工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切入点。通过对以往科研资金来源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企业本身投入占比更高,而科研经费来源不可以存在迟延情况。所以必须加强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加大科研资金投入获取力度,构建研发机构与实验室,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出产品关键技术,有效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促使产业结构升级。
创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合作研发和转让技术等形式,提高科技研发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且鼓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一起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机构,让新产品与新技术可以快速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其实是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过程,唯有加强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科研产品应用于现代高端产业发展上,才可以推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趋向以往领域融合发展,最终让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
为政、银、企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推进银行服务和科技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政府应指引金融机构自主针对科技企业设置配套的融资政策。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的服务体制,构建对应的金融服务专家库,加速构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便于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顾问、技术咨询以及人才培育等服务。强化构建科技企业信用体系,做好科技企业征信与信用评级工作,促使政府、金融机构及科技企业信用信息实现共享,有效化解信息不互通问题,让科技企业和金融资源加速连接。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达成双赢,需要金融从业者具有金融专业知识,还要求可以了解先进科技,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如此才可以为企业研发出有更具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并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所以,需要有效利用当地高校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和东部地区有关机构创建投资培训机构,对从业者加强有关于科技企业的专利风险评估与防范、项目风险识别与防范、风险防控等各方面的培训,培养出更多具备科技行业背景、金融科技人才,从而在金融服务科技企业的同时,让知识变成资本。促使科技企业进一步发展。
综上,历经几十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后,国家经济发展增速从高速发展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体现出了国内产业结构尚存一些不平衡与不协调问题。所以,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紧急任务之一。而科技金融这个新兴产业,是提升国家全要素生产率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核心,可以改善我国产业结构,促使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发展。因此,需要对科技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