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洋
(四川省都江堰东风渠管理处,成都,610081)
东风渠管理处灌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心,是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四川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四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东风渠水利工程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成都、眉山、资阳3个市、22个县(市、区)19.47万hm2农田的灌溉用水、成都市50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促进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灌区内水网星罗密布,在成都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下,建设公园城市,建设天府新区、东部新区,建设上千公里绿道,每年新建上百公里的地铁。东风渠灌区涉河(渠)工程建设日益增多,仅2019年灌区内就达到107个,东风渠管理处签订正式占用协议72份;2020年上半年东风渠管理处签订正式占用协议40份。
由于东风渠灌区地处四川经济中心位置,建设项目繁多,很多涉河(渠)项目系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工期紧,任务重。而建设单位对涉河(渠)项目审批意识淡薄,尤其是首次涉河(渠)的项目和公司,往往工程进展到涉河(渠)部分,被现场巡渠人员发现并阻拦,才意识到涉河(渠)工程要履行报批程序。在不熟悉河道管理部门对涉河(渠)工程的具体要求的情况下,涉河方案往往很难一次性通过。
正常情况下,在河道管理单位对方案进行初步审查且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上报省水利厅评审,水利厅由河管处或农田水利局安排专家组织审查,审查通过后下批文。同时要求建设单位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签订占用协议,缴纳建设保证金,再由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出具同意施工的公函,整个审批流程才算完成。一个工程从递交资料到拿到最终批复,短则两三个月,长可达1至2年。
大运会主会场东安湖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东干渠钢便桥工程,此类工程属于临时工程,仅用于施工通道,工程完工后会予以拆除,属于省级重点项目,工期紧、任务重;新都二台子社区污水管道穿越北干渠工程,属于社区自筹资金,项目小,旨在将社区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一天的工程量。但只要涉及到河渠建设,却依然要求履行报批程序。
达成线成都北至城厢段增建二线工程将会跨越毗河及北干渠,按照程序,须将两处跨越工程分开报批,准备报批资料,由东风渠管理处分两次上报水利厅,无疑增加了企业及水管单位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涉河(渠)工程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既要有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每项涉河(渠)工程的情况又各有不同,这也要求工作人员具备一定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都江堰灌区面积大,涉及范围广,对管理人员的需求量大,同时也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责任心。
水利工程管理用地确权划界不清,直接导致土地产权没有保障。新的《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适用于都江堰水利工程,条例中规定渠道按输水过流量,分别从填方渠道坡脚或者挖方渠道渠顶向外划定0.5m至8m为管理范围。事实上,东风渠灌区大量渠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并未确权颁证,甚至有些已经确权水利工程用地也存在“一地两主”的情况,土地界限不明确。同一块土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能拿出产权证证明是水利工程用地,当地居民也能拿出这块土地的产权证。
东风渠老南干渠红莲老渠道,位于天府新区正兴街道田家寺社区四组,双流国土局于1997年10月17日为东风渠管理处颁发了老南干渠全渠段国有土地使用证(编号:双国用〔1994〕字第2512020号),明确老南干渠管理范围内国有土地使用权属东风渠管理处所有,并经水利厅备案。但成都保利天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17年10月通过正规土地拍卖程序同样获取了部分土地的产权,约1.52hm2,并用于房地产开发及绿化打造,东风渠管理处并不知情,也未能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和置换。
由于河湖及渠道周边的管理范围不清晰、土地权属不明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很难管理或监督执法,而这也一定程度影响了水生态、水环境和水利工程安全运行。
东风渠管理处属于水利厅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单位性质决定了进行管理时放不开手脚。对于未经审批的涉水工程建设应依法叫停,但各管理站进行现场监督管理时鉴于身份问题有些束手束脚,就连东风渠水政科对违建项目进行执法时,执法证能不能使用都成问题,也无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只能上报省水利厅。事业单位的性质也决定了东风渠管理处不具备行政审批权,凡是涉河(渠)项目不论大小均要上报水利厅进行审批,在是否拥有执法权和审批权上定位模糊。
要提高社会对涉河(渠)工程审批管理的意识。首先要加大宣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向大众宣传,在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搞一些活动;其次,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要负起责任,要及时发现未经审批的涉河(渠)工程,并及时制止,对相关企业普及涉河(渠)工程管理要求。
制定涉河(渠)工程行业审查标准,行业要规范化,就要有标准。按照涉河(渠)项目类型、投资规模的不同,制定行业统一的技术审查标准,作为涉河(渠)项目依法审查的依据,将标准公开,作为相关工程方案的技术指导。
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规范涉河(渠)工程审批程序。通过四川省政务一体化平台,在省政务中心递件,在平台上明确审批程序及审批所需材料,让群众少跑路,在一体化平台上就能看到审批流程及进展,要严格要求,每项审批规定办结时限。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简政放权”的要求,针对不影响水利工程的临时涉河(渠)工程,比如大运会主会场东安湖片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东干渠钢便桥工程,探索将审批权限下放给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再比如,达成线成都北至城厢段增建二线工程需要同时跨越毗河及北干渠,是否可以探索将此类项目作为同一个审批项目,只走一遍审批流程,一个窗口受理,节约时间成本。
首先是制定特殊政策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进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机关的年轻人下放至基层进行锻炼,既能让年轻人得到锻炼,又能增加基层水利工程管理的活力和创造性;最后,要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要定期组织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职业能力养成的培训。
水利工程土地确权划界工作是涉河(渠)工程管理的基础,要明确管理范围,才有行使管理职责的底气。四川省自然资源厅于2018年11月6日正式挂牌之后,履行省内全民所有土地、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水、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和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负责全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制定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权籍调查、不动产测绘、争议调处、成果应用的制度、标准、规范。
要结合本次机构改革明确单位职责,加强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及成都市自然资源局的沟通,推动水利工程用地确权划界工程的开展与实施。
对于涉河(渠)工程管理来讲,制度本质是一种管理工具,它不但能约束和惩戒对水利工程进行破坏的不法企业,更能够有效地保护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体系,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要探索制定能够赋予基层管理单位和管理人员更多权利的制度,才能让他们面对违法企业时敢于及时喊停。
适应河道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河长制”,变行业管理为行业监督,更加有利于河渠管理保护。河长制是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坚持问题导向、落实地方政府领导河渠管理保护主体责任的一项制度创新,维护河渠健康生命、实现河渠功能可持续利用,可以有效处理非法侵占河道、滥挖滥采滥排等现象。
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在2019年1月15日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表示,当前我国治水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下一步水利工作的重心将转到“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上来,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的总基调。强化涉河(渠)工程建设管理,是贯彻水利工作新基调的有力举措,同时,也是积极响应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力举措。涉河(渠)工程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基层水利工作者尽心尽责地付出,更需要改革机构设置、调整审批流程、创新监督机制等一系列顶层设计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