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评促改推动地方高校交通工程专业内涵发展★

2021-01-15 15:11聂利青王凤云
山西建筑 2021年5期
关键词:内涵式交通学科

聂利青 王凤云

(1.安徽建筑大学 建筑健康监测及灾害预防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0 引言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明确要求:“实现中国高等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1]。这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而建设教育强国,正是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只有高等教育实现了内涵式发展,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学科建设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平台和手段。开展学科评估有很大必要性,不仅有效的促进了学科建设的不断完善,而且借助学科评估可以明确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正向推动专业学科内涵式发展再步新阶段。

1 交通工程专业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和要义

1.1 内涵式发展概念

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首次全面提出了内涵式发展[2],随后,2017年高等教育“十三五”计划,“高校支持内容的发展,提高质量”,再到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3],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4]。由上可知,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逐步积累的过程[5],实现内涵式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和办学质量,使我国从人才大国变为人才强国[6]。

1.2 交通工程专业内涵式发展要义

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须以实现专业学科内涵式发展为基础,而交通工程是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是保证社会活动平稳开展的基础条件。当前,我们正处在交通设施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因此,交通工程专业的内涵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到2015年,我国一线、二线城市共建地铁线路长度达到2 259.84 km,覆盖22座城市,投资高达8 820.03亿元;除了常规铁路,轻轨和城际铁路同样作为国家鼓励发展的交通运输形式。此外,到今年我国基本建成了国家高速公路网,公路网的通车里程近10万km。但是,快速发展的交通工程设施建设将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的紧缺现象更加凸显。因此,必须把人才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的人才,把运输工程专业的教育和人才培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式发展的关键节点,新的形势发展要求就是我们把意识和力量进一步凝聚起来,以专业学科发展为立足点,让办学育人的智慧源泉充分涌流并显示全新的局面。

2 以评促改推进专业学科内涵式发展

学科评估为学科提供诊断和检测,为内涵式发展提供保障,促进和提高高等教育的学科内涵发展。借助专业评估了解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短板和瓶颈,凝练自身文化内涵,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并据此制定科学化的发展策略。因此,通过详细的对交通工程专业评估材料中相关要素指标的分析,可以为交通工程专业内涵式建设提供有力参考依据,显著推进交通工程专业内涵式发展。

3 交通工程专业评估中发现的问题

3.1 外延式发展弊端

我国家发展十分迅速,教育部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已超15万所,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截至2020年,该数据虽未有明显增加,但没有下降趋势。就高等学校教育发展来说,2020年毛入学率可以达到5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时该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需朝着内涵式发展方向努力。而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使从大众化发展阶段到普及化发展阶段仅仅用了18年时间,足以见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但是也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例如盲目追求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物资和人员投入的比例,而忽视了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等对于学生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又如,过分强调课程,课程内容,课堂的数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的合理程度;再如,盲目追求学术毕业率、升学率、就业率,而忽视了学术身心发展水平、综合素质、技能培养等方面,以上外延式发展留下的弊端在专业评估过程中暴露无遗,亟待得到合理解决。

3.2 同质化现象严重

“双非”(非211和非985高校)高校的专业设置往往参照211或985高校,甚至是照抄照搬,普遍存在专业设置不合理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目前对高校的考评体系造成的,导致高校不顾自身实际和现状,为了更多的教学和科研资源,盲目去满足考评条件,出现了“千校一面”的局面。本次工作收集了交通工程专业的评估材料,同质化现象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育模式等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首先是学生培养目标的同质化,几乎都是“培养实现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交通领域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前面的计划甚至不仅可以用于交通工程专业,还可应用在几乎所有专业中,并不能体现高校特殊,可谓是“千校一面”。类似的同质化现象不胜枚举,这给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资源负担,而且难以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不利于高校自身发展, 也有悖于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3.3 教学科研衔接薄弱

在交通工程专业评估材料中,不难发现,已配备的师资队伍中教授占比接近20%,接近10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而且在科研成果中,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师均接近1篇/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师资队伍具有相应的科研能力,但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却丝毫未体现科研成果对教育的反哺作用,科研和教学衔接薄弱,呈现以下两种端元现象:在某些研究型大学中,由于职称和聘期的压力,一部分教师过分在意科研成果,一门心思写论文申专利,忽视了本科教育,对上课抱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在某些地方高校,以教学为主[7],科研条件不足,科研缺乏核心竞争优势,上述两种极端现象都使得“寓教于研、学研融合”机制难以落实,教学科研脱节。

4 交通工程专业内涵式发展路径探索

通过对学科评估材料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本文总结了上述三类制约学科内涵式发展的问题,并在本节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这些措施都是建立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国家发展所需的人才,前提是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因此教育学生扎根祖国、报效人民的情怀,教育水平才能实现百年树人,一树百获的实效[8]。下文重点阐述通过专业评估对专业内涵式发展的探索。

4.1 将数量优势转变为质量优势

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升办学育人质量。目前我国已发展到外延式教育的瓶颈期,亟待由量变变为质变,以外延式发展为基础,进行内涵式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达到既定数量目标的基础上,聚焦质量建设,实现以人为本的内涵式人才培养方式,既要注重知识的接收和能力的培养,又要关注创新、思辨的引导,既要完成通识教育的传授,又要开始不同方向的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注重思想教育的具体化和融入性,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满足专业课程的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增强社会主义责任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性循环。 在教育活动的各个实践环节中,让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2 加强学生培养过程质量监控

加强学生课程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教学过程监控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针对交通工程专业,教学监控的具体方法有:第一,教学过程的组织管理必须制定与交通工程专业相吻合的制度、方案和实施细则,只有这样,组织和管理措施才能真正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例如可以增加过程性考核管理方式、实践环节实施方案等。其次,形成性考核必不可少,是教学质量检查和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形成性评估是必要的,是教学质量的检查和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性评价直接反映了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对学生的学习实施有效的跟踪和反馈。例如计分作业、专题讨论、学习笔记等方法,对于学生使用的程度,自主学习能力和能力的知识进行绩效评价。

4.3 凝练交通工程专业自身文化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化既是民族的血脉,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是提升高等教育内涵的重要路径。在建设文化内涵时,要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形成自身办学特色,同时,专业学科发展也要关注地域文化,凝练独居特色的自身文化内涵。只有以学科为有力抓手,才能攻下大学内涵式发展的高点。内涵式发展要毫不动摇的坚持以学科为基础,自觉在学科建设中彰显中国智慧和地域风格,追求特色化发展。对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优化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结构,打造一批高水平学科,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也是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所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

4.4 契合地区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专业内涵式发展离不开当地特征,抛开地区特色只讲高校自身内涵式发展不现实,也走不远,高等教育区域化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的内涵式发展必须一方面为区域发展培养人才,在另一方面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9]。这需要高校解放思想,大胆尝试“服务型高校”的普通高校新分类和新定位,从办学思想顶层设计上突出强调社会服务职能,树立“社会服务”意识,此处主要指狭义的社会服务,主要职能有三方面:一是技术咨询和服务,即为经济发展建设和社会生活需要服务,通常的考核指标是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二是举办继续教育和过程教育,为社会各级教育服务。三是文化传播、科普活动,为社会文化导向而服务。在社会服务中建设为教学服务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双向服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使学生的素养更贴合实际岗位要求,契合地区专业人才需求,推动区域发展。

4.5 促进教学科研协同育人

在教学、科研协同育人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内涵式发展提供长足动力。人才培养管理模式改革是高等学校文化内涵建设的核心,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难点和关键点。高等教育目前的培训模式也大致遵循了传统的方式,联合办学机制落实不到位,成效不明显。应该鼓励本科生尽早从事与科研相关的工作,如加入教师实验室,或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融入科研氛围,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立项,广泛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毕业生和学科竞赛。实行充分的学分制,畅通发展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结课渠道,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学习机会,倡导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为本科生讲授科学前沿知识,引导教师把自身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工作。大力推进合作研究和教学育人,促进教学科研互动,将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结合,造就高素质人才。

4.6 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

国家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政策前提和发展动力。高校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 是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的聚集地,只有积极融入国家创新驱动的战略,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才能营造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具体措施包括:实施学分制管理,实行3年~8年弹性学制,学生可以较为独立自主的选择专业课程和老师,科学合理安排学业;跨专业辅修课程达到规定要求后,可授予辅修专业证书,以培养具有学科交叉背景的创新型人才。同时,也要引进创新型人才,落实更加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在重点发展领域聘请或引进创新型人才,通过引进创新型人才对学生言传身教,正向刺激学生的创新意识。倡导人人都可以创新成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

5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等教育总体呈现快速增长的发展,高峰学科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各个领域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在高水平人才培养、高质量科学研究、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等方面日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交通工程专业评估材料,有利于向社会展现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显著成就,有利于展示交通工程学科发展与国家大建设的相辅相成关系,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我国学科发展模式、发展建设成就的高度自信,激励高校更有信心更有决心地投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猜你喜欢
内涵式交通学科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繁忙的交通
小小交通劝导员
“超学科”来啦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外延式”与“内涵式”
浅析综合类高校音乐艺术管理的“内涵式”发展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
阅读理解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