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实例

2021-01-15 15:42张俊友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有机氯不端农田

张俊友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水生态学杂志》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79)

学术不端是严重失信行为,对个人、团体、组织、单位、国家的学术诚信度会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甚至阻碍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国内外已报道了诸多学术不端的事件和案例。如“撤稿观察网站”(https://retractionwatch.com)统计,全球论文撤稿量已从2000年前的每年不足40篇,上升到2018年的约1400篇,其中约60%与学术不端有关[1];2017 年4 月,Springer Nature撤回107 篇中国学者发表在《Tumor Biology》上的论文,这些论文存在第三方评议环节造假[2];2018 年10 月,哈佛医学院Anversa 教授在《NEJM》《Nature》《Cell》《Lancet》《Physiological Reviews》等刊物发表的31 篇研究论文被全部撤稿,其原因是存在数据造假、图片伪造[2];2019 年2 月,《The CRISPR Journal》撤回了贺建奎发表的文章“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伦理草案”,该文违反国际公认的生命伦理规范和地方法规[2]。

科技期刊出版工作是国家科学技术工作和出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以刊登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综合评述为主要内容的属性,学术期刊在发挥学术记载、学术传播和交流等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是学术不端的高危载体。“学术期刊应充分发挥在科研诚信建设中的作用,切实提高审稿质量,加强对学术论文的审核把关。”[3]《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174—2019)》[4]将学术期刊学术不端分为论文作者学术不端、审稿专家学术不端和编辑者学术不端,其中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包括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违背研究伦理、其他学术不端行为等。2019年,《水生态学杂志》发表的1篇论文与他刊发表的另一篇论文重复比例高,涉学术不端。本文报告编辑部对该涉学术不端论文的处理过程,并根据调查核实情况提出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

1 问题由来

2020年8月,主管单位在审读《水生态学杂志》2019年出版的刊物时,发现2019 年第1期(1月25日出版)发表的《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与《生态环境学报》2017年8月发表的《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重复率达48.5%,要求编辑部开展自查,对此次提示文章高复制比出现的原因、编辑部判断的途径方法等进行具体说明,并提交自查报告。

2 问题调查

编辑部收到主管单位的情况通报后,查看了主管单位提供的材料,发现该篇论文检测的时间是2020年8月2日 21:41:50,使用的是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编辑部立即向主办单位主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并着手进行调查核实。调查核实主要从稿件处理过程回溯、与作者联系、与《生态环境学报》联系、与知网联系等方面进行。

2.1 稿件处理过程回溯

《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于2016 年11月18日投至《水生态学杂志》,作者是梁某、杨某、张某、刘某。编辑部11月21日利用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进行了检测,稿件经专家评审、作者修改、专家再审后,于2017 年3月2日退稿,退稿理由主要是论文的试验方法与公认的方法不同而作者又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2017 年5月6日,作者再次原题投稿,编辑部5月8 日利用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经专家评审、作者修改、专家再审和终审,于2017 年11 月14 日采用。2018 年11月22日编辑部向作者发出版面费收费通知,11月27日作者汇出版面费并按要求在采编系统上登记了相关信息。2019 年1月14日,编辑向作者发出稿件PDF 校核,当日作者即校核完毕;1 月25 日,该论文出版。

2.2 与作者联系

编辑部与《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第1作者梁某进行了联系,说明了主管单位对该论文的查重情况,要求尽快答复。梁某以邮件进行了回复。梁某回复内容有2方面:一是论文在投稿前通过网络查重、某宝付费检测,结果均为重复率低,不排除在此过程中出现文章研究方向和内容泄漏的情形;二是2017 年12月发现《生态环境学报》发表的《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与自己论文内容高度重复,已责令《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作者撤稿。

2.3 与《生态环境学报》联系

编辑部与《生态环境学报》进行了联系,询问《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的相关情况。《生态环境学报》回复该文于2017年5月6日收稿,论文作者是何某、李某、张某;论文于2017年8月发表,但已在学报网站和知网撤稿。

2.4 与知网联系

与《生态环境学报》联系并得到回复后,编辑部在该刊网站和知网进行了检索,均未检索到《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8 月11 日,编辑部再次利用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检测《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仍能检测到《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鉴于此,编辑部联系了知网有关部门,询问《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已在知网撤稿但为何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仍能检出,回复是知网学术库已撤销《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但学术不端检测库与学术库是2个独立系统,如撤稿需要单独申请。

3 问题结论

经过所有环节的调查,编辑部掌握了《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内容高度重复的相关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3.1 论文作者不存在学术不端

《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与《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的作者完全不同,排除作者一稿多投;《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虽在《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之后发表,但在作者要求下,《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已于2017年12月撤销发表,说明涉嫌学术不端的论文是《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故《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不存在学术不端。

3.2 知网检测库未与学术库同步撤稿

由于知网仅在其学术库中删除了《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检测库中未同步删除,以致论文虽撤销发表但利用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仍能检测到,并导致《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涉学术不端。

4 建议

国家对学术不端问题的处理,已制定或出台了相关制度或规定,如“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存在违背科研诚信要求情形的,应对相应责任人严肃处理并要求其采取撤回论文等措施,消除不良影响”[4]。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草案(征求意见稿)》[5]中也规定,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对学位申请人可以不授予或撤销其学位,对已经获得学位者由学位授予单位撤销学位并收回或者宣布学位证书无效。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学术不端的论文作者也得到了相应处理,如撤销学位[6]、取消导师资格[6]甚至被开除等。

职称评审或考核等相关制度因素是形成学术不端及其边缘行为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7]。学术期刊在成果评奖、职称评定、论文答辩等活动中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8]。因此,学术期刊要加强防范论文学术不端。根据本案例,作者提出以下建议。

4.1 编辑部要慎重处理涉学术不端

如果学术期刊发表了学术不端论文,尽管该论文会被撤销发表,但也会对期刊的声誉造成严重影响。然而,如果对涉学术不端论文处理草率,不深入调查核实,作出的结论不符合客观事实,造成的负面后果可想而知。本案例,《水生态学杂志》编辑部没有仅依据主管单位提供的材料作出结论,而是对与该论文相关的各环节进行了调查核实,形成了以事实为依据的完整证据链,从而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维护了本刊、本刊论文和论文作者的正当权益。

4.2 作者要慎重进行论文自检

许多作者在向期刊投稿前会对论文进行检测,以防学术不端,这是对自己负责的行为,但要注意检测的渠道,以防论文内容泄露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本案例, 《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作者在投稿前通过网络、×宝付费进行了文章检测,可能会造成文章内容泄漏。建议作者通过知网、万方数据等正规渠道检测文章。另外,作者2017 年12 月就发现了另一篇发表的文章与自己的论文高度重复并已责令撤销发表,维护了自身权利和利益,但还应主动告知《水生态学杂志》编辑部,便于编辑部掌握相关情况,维护杂志和作者的权益。

4.3 知网需改进相关工作

知网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高校、科研机构和出版单位应用广泛。编辑部和一般的作者并不知晓知网的学术库和检测库是2个独立系统,也不清楚论文撤销发表需要向学术库和检测库单独申请。如果《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研究》在知网学术库撤稿的同时同步在检测库中删除,就不会出现《九龙江流域农田土壤有机氯农药残留污染特征》涉学术不端的问题,编辑部也就不会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处理。建议知网改进工作,优化办事流程,在学术库撤销论文发表的同时同步在检测库中删除该论文,防止再出现类似本案的涉学术不端问题。

猜你喜欢
有机氯不端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关于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声明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农产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超标危害与检测技术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食品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检测的研究进展
论文作者学术不端行为类型
《中国粮油学报》关于学术不端稿件的认定和处理办法
QuEChERS—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15种有机氯及菊酯类农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