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钊
(中南民族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74)
同行评议(Peer Review)从广义上说,是指某一领域的专家共同对一项知识产品进行评价的活动。Peer是指具有相同能力、资格或地位的人,Review是评价、鉴定性质的检查与审视。学术期刊普遍采用同行评议来评价论文的学术价值,即收到作者来稿后,期刊的邀请专业人士,对同行的研究工作(即来稿论文)的原创性、可靠性、稿件质量及潜在影响等进行客观、公正、科学的评议过程。学术论文的发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期刊编辑部组织的同行评议结果,所以它是学术期刊遴选优秀论文、保障期刊论文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规范学者的学术行为、捍卫科研论文可信度的基石。
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科研性专刊《哲学会刊》,期刊在印刷出版之前,将组织好的稿件交由这一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评定和提出意见,此法比主编自己决定的一言堂要公平得多,开创了在学术期刊领域引入同行评价方式的先例,《哲学会刊》也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同行评议期刊。而同行评议为我国学术期刊采用是始于1972年唐大烈创办的《吴医汇讲》[1]。至21世纪,为促进我国学术期刊进入国际权威的检索系统,同行评议是“走出去”一个基本的指标,2002年《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首先尝试建立完全国际化的同行评审制度[2],实行一篇稿件至少一个国内、一个国外审稿人的评审制度,并对有争议的稿件进行三审或四审,以确保稿件质量上乘。近年来,同行评议也在与时俱进,在开放科学的大背景下, 随着学术出版在OA 出版、开放数据等领域的创新,现在和未来的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正朝着流程更透明化、形式更多元化、技术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最早的同行评议形式是单盲评议,随着科研成果发表压力的增大,逐渐出现了双盲评议和三盲评议。单盲评议是指作者不知道是评审论文的专家的信息,但是评审专家知道作者姓氏名谁,即评议人的情况是向作者保密的形式;双盲评审是指作者和评议人双方互不了解对方的信息,只有主编或编辑对双方知根知底的形式;三盲是指编辑、作者和评审人三方之间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信息的评审形式。据研究统计,我国学术期刊约有97%采用的是盲审形式(单盲评议占比53.02%,双盲评议占比41.38%)[3],可见当下我国学术期刊的主要评审形式是盲审评议。
虽然是匿名评审,但是如果评审专家和作者都来自同一研究方向,有的评审专家可能因为自己太熟悉这个领域的研究内容,而考虑避嫌,选择放弃评议论文的机会,因为评议的结果如果太好,则有自吹自擂之嫌;而如果有批评的负面意见,则会因为作者和专家可能都相互了解,顾忌情面而不予表达真实的意见。此外,还有的评审专家是因为论文本身的质量问题,比如缺乏创新性、实验设计不合理、结果数据不充实、推导有误等,评审者可能已经发现了论文中的硬伤需要退稿处理,但是担心不好的评审意见传递给作者以后会得罪作者而直接拒审论文。
虽然同行评议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改善科研文献质量的价值,它也同时存在只对有根基的思想和体系有利,而扼杀创新思想的问题。《PNAS》上曾发表文章指出:同行评议专家常常推荐接受平庸论文而拒绝有开创性贡献的论文[4];同行之间的竞争会导致更多不公平的评议、降低评议意见的一致性,以至于把不少高质量的工作拒之门外[5]。这意味着,有时候高创新性工作在初期均难得到同行认可和支持,这种论文的创新程度越大,则越“离经叛道”,初期被别人理解的难度也越大。同时,同行评议也会受到审稿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审稿人会因作者的地位、名气、利益冲突、竞争关系等而对稿件作出非客观公正的评价;而随着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出现,评审专家的学术水平可能无法完全满足稿件客观评审的要求,就会因为对论文涉及领域认识的局限性而使评审意见有失偏颇。
同行评议的报告是评审专家通过认真审读和反复推敲论文而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一份完好的评审意见不仅包含语言文字、符号、体例等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了对科研实验过程、统计学分析是否完整正确的细致甄别,这是评议人员智慧的结晶,但是如果这种评议的积极性得不到相应的激励,也很难激发评审专家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评审。这种激励措施不仅是物质上的奖励,更应包括评议得到作者或学术界的赞誉从而使评审专家良好的学术声望[6]。
此外,在同行评议中,专家被赋予较大的评审权,可以说,专家的意见决定了稿件的去留,然而却忽略了专家的责任,或者说编辑部或学术界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来评价或制约专家的审稿行为。这使得同行评议可能成为学术腐败或利益寻租的温床,缺乏公众的监督,就无法判断审稿结果是否给出了客观公正的评审报告。而在欧美学术界,同行评议造假的性质虽然没有伪造论文数据严重,但一旦发现,该同行评审人将再无立足之地。
2015年,BioMed Central 撤销了43篇生物医学论文,Springer撤销了64篇论文;2017年,由于同行评议过程受到不正当的影响,Springer Nature旗下的《Tumor Biology》撤销了2012-2016年发表的107篇论文。据调查,被撤销的论文是由于作者或第三方中介在投稿后推荐审稿人时,伪造了一位不存在的评审人或推荐真实的专家,但提供的是自己注册的Email地址,当编辑将稿件投递到该邮箱进行审稿时,这些影子审稿专家就会为论文提供正面的评审意见,这种虚假的审稿意见直接或间接干预了同行评议的过程,属于科研诚信失范行为,严重程度不亚于论文剽窃或篡改,导致《Tumor Biology》被SCI除名。据网站Retraction Watch统计,因为同行评议造假而被撤稿的论文有324篇。
就学术期刊而言,初审由责任编辑负责,一般在投稿后的五个工作日内完成,为减轻同行评审的压力,国内外很多期刊都严格把控初审这一关,比如对《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初审退稿率超过90%,国内的《航空学报》初审退稿率为33%,《中国天然药物》的初审退稿率为40%[7]。在初审阶段,原创性是最基本的要求,编辑可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进行学术不端检测,查看稿件是否有一稿多投或者侵权行为;接着编辑需要根据论文的学科特点,全面审查稿件内容、实验方法、语言、学术价值等。若论文研究角度新颖,材料方法结果等符合同类期刊刊发要求,则初审通过,可进入复审阶段;若发现稿件内容平淡陈旧,样本量不足,数据单薄,论证佐证不充分,技术方法缺乏新意,逻辑推导存在误区等,则需要给予退稿处理。这类稿件在初审阶段就宜直接退稿,不进入同行评议阶段,但在退稿时要求需要编辑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功底,不宜采用格式化或过于简单的退稿信,而要如实地告知作者论文在哪些方面未能达到期刊的具体的修改意见是什么,是否可以大修后重投或者改投他刊等,做到退之有据,让作者感受到期刊对他们来稿的重视。
在整个同行评议的过程中,最为重要和困难的一步是为论文匹配合适的评审专家,即“小同行”,随着学科门类的日益细化,同一专业的大同行可能对某些学科方向缺乏了解,而学术期刊要求的审稿专家不仅能对稿件总体作出客观、公正的评判,更需要专家具体指出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给出细化的修改意见,如哪些地方表述不严谨,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完善实验数据,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统计学分析等;从某种程度上讲,审稿专家能胜任作者“导师”的角色,他能敦促作者对论文进行修改和完善。而编辑只有找到细分领域的小同行,才能有效实现论文学术质量的把关和提升。为此,编辑可以提前定期整理审稿专家库,统计积累评审专家擅长的研究领域、审稿意见的返回周期、评审意见的认真程度等,以做到准确、高效地送审,提高“小同行”审稿人的匹配度。还可以通过数据库中按照论文主题或关键词进行查找,以及从文后相似文献、学术搜索引擎(如http://scholar. chongbuluo.com/)和社交网络平台等挑选合适的评审专家。
在同行评议的过程中,作者一般对于审稿专家提出学术上的问题较难把握,有时因为评审专家研究方向与所审论文不很一致,专家审稿时对稿件内容把握不准,较难提出有建设性的高质量的意见;抑或所邀请的审稿专家兼有多重身份工作繁忙,疏于对稿件进行细致的审读,常常给出一些过于笼统、模糊不清的评审意见;有时是编辑的责任心不强,撰写退修意见时未能具体化,而进行简单的“复制”“粘贴”,这些都可能令作者对论文修改无从下手,影响了同行评议中评审意见转达的效率。这就需要编辑在日常工作积累中,提高认真阅读研究并转达专家评审意见的能力,将其内化为一种智慧和艺术。一份好的评审意见转达单不仅包含了对专家评审意见的如实准确的转达,还应包括经编辑部共同探讨发现的审稿专家未提及的学术问题,以及论文的写作规范等[8]。编辑在转达时应首先肯定论文的闪光点,其次把需要作者修改的地方逐条落实到论文的段落中,尽量详细地罗列出论文应该补充的数据资料等,注意语气委婉,避免使用专家比较严厉的措辞。在转达之后,编辑可经常通过QQ或微信与作者沟通,关注稿件的修改进度,对有争议的问题及时探讨,使作者逐步明确写作、修稿的技巧,并从专家意见中获益,培养科学严谨的作风;这不仅有利于弥补同行评议的局限性,构建和谐的作者-编者关系,还能提升期刊的信任度和美誉度。
国内同行评议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未能建立较为严密的评审标准,学术期刊应制定详细的评审细则,用以规范同行评议的标准和尺度,同时可以对评审专家开设如评审意见范例、评审标准判定、利益冲突处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同行评议的质量。这种对评审专家进行的在线培训在国外期刊种非常普遍,如《British Medical Journal》(BMJ)在审稿者资源下的培训资料中就包括了在BMJ已发表论文的3份评审意见,以及由资深专家撰写的作为范例的高质量评审意见作为参考[9]。《美国医学会会刊》也专门在网站上设立了审稿人培训指南,介绍稿件处理流程及审稿人要负责的内容、操作方法及审稿注意事项等[10]。
同时,一份制作精良、设计科学的审稿单不但能体现期刊的专业程度,还可以引导评审人进行有效的同行评议。审稿单就是评审专家从编辑手中接过的一把标尺,只有标尺精准规范,审稿人才能运用专业知识进行量体裁衣。国内学术期刊的审稿项目一般分为选项式、判断式、记分式、问答式和自述式[11],其内容包括:(1)稿件的总体评价,包括稿件内容与期刊的相关性、内容的原创性、选题的重要性和新颖性、研究工作的创新性、学术性、实用性、稿件在本学科同类文章中的排名等;(2)稿件的细节评价,包括稿件组织结构是否合理规范、稿件的写作表达是否清晰流畅、引言部分对研究目的描述清晰与否、方法设计是否合理、结果是否由充分的数据支撑、图表内容是否与文中解释一致等;(3)是否存在利益冲突或道德伦理问题等[12]。对这些稿件的评价指标既可以定性处理,如在优、良、一般、差之间进行选择,或者用文字补充说明理由,也可以赋予这些不同的指标以不同的分值,让专家对其进行打分,由编辑部综合几位专家的意见,再对稿件进行相应的处理。
随着Web3.0时代的到来,学术成果的获取和评价开始转向网络和社交媒体,这为公开同行评议提供了可能。公开同行评议是指将科研成果先发布于网上,经过审稿人或公众透明、公开的评审方式,完成作者对论文的修改完善并发表,并将这一互动的过程呈现给公众的过程,其本质是作者、审稿人及审稿过程的公开。稿件的快速在线公开发表提高了同行评议的时效性,公开评审的透明性使作者和审稿人的地位平等,增强了审稿人的责任感,激励其为论文提出无偏见而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利于审稿的客观公正;而作者-读者-审稿人-编辑的互动交流不仅改变了学术信息封闭单向的传播方式,也使公众能了解学习科研论文发表的全过程,从中获益。
目前学术期刊的公开评议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13-14]:(1)署名审稿,即对作者和审稿人的背景信息相互公开,如BMJ从1999年开始采用署名审稿方式,即作者知道评审者的身份信息。(2)发表前记录公开,即作者将自己的原始稿件、审稿人对稿件的评价、自己对修改意见的回复及各版本的修改稿等资料完全展示给公众。如英国生物医学中心的医学系列的期刊,将发表前记录的链接附在所发表论文中,读者可针对论文的评审修改提出问题,作者也可以随时修改完善自己的论文。(3)网络公开审稿,即作者将论文提交给预印本数据库后先接收数据库用户的各种评审意见并修改论文中的问题,待论文正式提交后,再进行公开的同行评议并修改至最终发表,如2001年《大气化学和物理》。(4)发表后公开评议,即论文发表后由读者对其进行评判,代表期刊是PLoS One,论文在线发表后,读者可以在线提交对论文的问题和评议,作者也可以在线回复,这使得评审过程延伸到了论文发表后,产生了持续评议的效果。
在学术期刊的周围,以期刊为平台,聚集了认可该期刊的作者、读者、编辑、编委、审稿专家、相关的行业专家、期刊界同仁等一系列群体,这些人形成了围绕期刊的学术共同体。所以,期刊编辑完全可以从这个大的学术共同体中遴选一部分思想活跃、学术水平较高、具有奉献精神的专家成为期刊同行评议的审稿人,通过网上投稿系统或微信群、QQ群组建一个网络审稿的学术交流平台[15]。这个平台既可以是针对某一篇论文而形成的一个在线交流小组,也可以是针对某一个主题或专题的小的“学术共同体”,还可以是相关专业的专家的学术社群。编辑在这个网络学术小组中,需要留意各位评审专家擅长的审稿领域、审稿特点风格、细致程度等,组成不同的专业或研究方向同行评议专家群。编辑依据来稿的专业方向将其投放到对应的专家群里,组织最贴近稿件方向的3名左右的专家进行评审;如果专家意见有分歧,或者在某些问题上需要重点讨论,就可以直接在群里抛出问题,集合群里专家的智慧,集中进行讨论,以达到学术共识。这种类似于头脑风暴似的讨论,参与评审的专家越多,评审结果就越真实准确,而且大家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就同一领域的问题进行探讨,畅所欲言,有效避免了学术单干和学术评议不严谨的弊端,增加了评审的透明度,提升了同行评议的公正性。
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后期论文发表后,还可以以二维码的形式将这个讨论群发布在论文纸质版或电子版的合适位置,让所有关注这篇论文或感兴趣的学者都能扫码入群,以实现对这个文章或该专题的学术交流和探讨,将评议延伸到发表论文之后,建立专题型的“学术共同体”[16],推动学术创新和发展。
在我国,在稿件的评审过程中,审稿人为了对论文提出中肯的建议,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读论文,指出细节上的问题、逻辑上的错误,甚或是研究方案的不足等,但是这些工作随着论文的发表被隐匿了,很难得到承认。而在国外,越来越多的期刊对同行评议进行认证,期刊或者将允许审稿人署名的同行评议报告随着论文一同发表,或者出版完整的同行评议报告,甚至为单个的同行评议分配DOI号(如F1000 Research、Peer J),将其作为一种科研成果。还有较为知名的同行评议认证平台如Publons和Elservier,Publons不仅对专家评审过的文章和所撰写的评审报告进行记录,同时编辑在向平台提供审稿报告时,可以为报告打分,分数较高则可以被认证为高质量同行评议,获此认证的审稿人个人信息页面呈现特殊标识[17];平台还可为审稿专家申请新的职位、课题甚至技术移民提供专业的证据,现已有21 000多种期刊、超过60万份评审报告、11多万个评审专家在Publons中获得认证[18]。Elservier认证平台则根据评审人的审稿数量等颁发“杰出审稿人”奖章、认证证书和Elservier网店折扣等不同形式对同行评议的审稿人进行奖励。
Publons等平台的兴起,旨在对审稿人的学术贡献进行记录、认可和嘉奖,有效规避了虚假评审等弊端,还允许更多的合格的科研人员自愿加入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大大提高了审稿人的审稿意愿,使评审更快、更及时。我国是科研大国,也应制定并完善评审人的贡献认证和激励机制,将评审报告作为一项学术资源,纳入科研评价体系中,同时认可评审工作在审稿人的申报基金项目、获得学术荣誉、晋升职称、申请工作的重要地位,给予审稿贡献突出者更多形式的褒奖。
在同行评议的过程中,专家外审是是核心,但是由学术编辑或学科编辑所承担的稿件初审也同样重要。一方面由于审理太差的稿件浪费了审稿专家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有限的专家库也无法全部负担所有稿件的评审工作。这就要求期刊的学术编辑不仅拥有单一的文字处理能力,更应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如学术敏感度、责任感和学术鉴别力)、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稿件处理经验。学术编辑是论文质量把关的第一人,也是学科知识走向专业化和期刊专业化办刊的客观要求,他在遴选稿件时主要审查的重点有[19]:(1)论文是否符合期刊的办刊宗旨;(2)有无学术不端的现象;(3)论文是否具备有创新性或一定的学术价值;(4)是否经过设计合理的实验过程得出可信的结果;(5)论文中的结论或观点是否达到了发表的要求;(6)语言写作和排版格式是否规范等。只有初审通过了的稿件才能由合适的同行专家进行专业评审,而对影响力较大的期刊而言,每年约有30%~50%的稿件不经过外审直接被拒掉。如针对一篇查重都过关的文章,一位《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版)》学术编辑能具体知晓是谁在何时已经提出并发表过改方法的论文,最后拒了这篇伪创新论文[20],学术编辑要能都具有如此出色的学术鉴赏能力,必能担当起所出作品都为精品,规范引导学术期刊质量的重任。
除了学术编辑的初审以外,编辑部召开结题讨论用稿制度对于维持同行评议的客观公正也大有裨益。如《NEJM》,对通过初审和同行评议外审的稿件,仍召开审稿会。在审稿会上,主审的编辑需要准备论文的材料(摘要、图表和相关文献)并向主编汇报稿件内容、编辑评价、该领域的学术进展、外审评议结果等;而主编则围绕《NEJM》审稿的五大要素——Originality、Importance、Quality、Possibility of Error和Ethics——对稿件进行发问,只有真正高质量的稿件才能通过主编的终审并在修改后发表,足见用稿的严谨性和严肃性。这种集体讨论用稿制度更有利于主编、学科专家、编辑之间的互动交流,发挥各自的学科专长,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评议的透明度。
同行评议制度是学术期刊进行论文质量评审的重要制度,当前我国同行评议制度主要存在论文易受专家拒审、评审意见存在偏倚、评议缺乏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有造假的漏洞等方面的问题。同行评议实施的环节中,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编辑初审的作用、小同行的选择和评审意见转达的艺术,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同行评议专家的培训并制定严密的审稿标准,尝试公开同行评议模式,打造学术共同体并组建网络学术审稿平台,积极评价审稿贡献并提升同行评议的认证和激励,推行学术编辑遴选稿件和编辑部集体讨论用稿制度等,以此充分凝聚作者、编辑、评审人、读者等各方力量,探索适合我国的同行评议制度,并促进其公正、客观、科学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