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银,杜佳荣,唐忠春,罗太桂,文兴国
(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西藏 拉萨 850000)
1)地缘政治特殊。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和生态安全屏障,是抵御西方反华势力遏制分裂中国图谋的前沿阵地,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重点地区[1-3]。在西藏抓发展,要肩负政治责任、社会责任,把维护稳定放在第一位,兼顾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把环境保护理念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把维护稳定、增进民族团结时刻放在心上。因此,纪检监督工作要把握政治监督这个重点。
2)能源发展迅速。西藏是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占全国四分之一,太阳能技术可发开发量居全国首位,是天然的清洁能源基地[4]。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是集团公司工作目标。西藏公司将积极推进新能源资源开发,当前正在建设的大古水电站等项目得到中央财政大力支持。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提出,要坚决查处政策支持力度大、资金密集、资源集中领域和环节腐败问题。因此,盯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止高速发展下萌发的廉洁风险,至关重要。
3)工作难度较大。西藏属于我国边疆地区,自然条件复杂、生态敏感脆弱、产业基础薄弱、人口密度偏低。西藏公司所属水电、光伏等项目地处偏远、高寒缺氧,通讯不畅、人员办公分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难度极大。监督执纪工作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宽严相济,做到“三个区分开来”,保护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做到“纪律不松、标准不降”,努力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因此,更加考验纪检监督人员的智慧和能力。
1)重点领域存在廉洁风险。在廉洁风险高的领域,权力一旦得不到有效监督和制约,很容易发生违规违纪问题。西藏公司属于艰苦边远企业,同时也属发展中企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风险管控还不够到位。公司所属企业和项目具有人员分散、地处偏远等特点,加上近些年处于新能源大力拓展建设时期,廉洁风险进一步加大。虽然公司成立以来,未发现严重违纪违法行为,但是历次巡视、审计、专项检查等,仍然发现不少违规问题。
2)“大监督”形成合力不够。构建协同配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格局还有差距。“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到位,重业务、轻监督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业务部门“第一道防线”作用发挥不够,对业务开展过程中的风险防控意识不足,分析风险点不够彻底,风险应对措施不够全面有效;有的职能部门对制度执行情况监督评价不够;基层企业纪委对同级党委监督不够,失之于软;监督检查同巡视、审计、专项检查等监督力量信息共享、成果共用不够充分。
3)亟待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西藏公司当前面临生产运营、工程建设、项目发展等繁重任务,干部员工长时间远离家人,孤身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高负荷工作。西藏是藏族自治区,有其自身文化特色,在开展业务交流、沟通衔接过程中,难免碰到这样那样的难题,干部员工在推进工作中,有可能会在先行先试中出现错误,或特殊条件限制下的因公之过。如果严管之下没有厚爱,很容易挫伤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当前,“三个区分开来”实践较少,干部员工较为期盼。
4)落实“三转”要求存在差距。为让纪检干部回归主业,“轻装上阵”,中央纪委要求各级纪委落实“三转”,把主要精力用于主责主业。在实际工作中,个别企业和人员对“三转”理解不到位,或表面“三转”实际落实不够到位。部分管理干部倾向于将监督执纪人员纳入业务环节,导致管理流程冗长,甚至要求监督执纪人员对有些业务问题给出标准或答案,增加“保险系数”。
5)监督执纪力量较为薄弱。艰苦边远企业在交通、通讯、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差距,在企业内部政治生态良好、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较少情况下,开展警示教育、履行日常监督、开展常规性监督执纪工作问题不大。一旦企业政治生态恶化,或区域内信访举报、问题线索增多,甚至出现立案调查情形,监督执纪工作将难以顺利推进,可能会出现效率低下、人员紧张、工作质量不高等问题。
1)重点领域存在廉洁风险的原因。一是个别从业人员业务技能有待提升,对管理制度不够熟悉,未严格执行制度或履行程序。二是个别从业人员存在惯性思维,以前都这么干、别人都这么干,习惯按经验办事,程序意识和制度意识不强。三是个别人员没有认清“越往后越严”的反腐败形势,身子进入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十八大前,甚至为了某种目的故意开天窗、留后门。四是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监督主要依赖巡视、审计、专项检查等发现问题,自主开展监督的措施不多、力量不足。
2)“大监督”形成合力不够的原因。一是各类监督力量协助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方面措施、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对于“三道防线”风险防控意识和技能还需提升,需持续健全监督检查考核激励体系,并严格执行。执纪监督人员自身业务技能提升不够。三是各种监督力量还需加强沟通交流,各级纪检监督机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不够。
3)亟需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原因。一是免责机制尚未健全。推进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离不开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员工,艰苦边远企业更是如此。目前“三个区分开来”制度下发不久,集团公司即将下发免责细则,尚无执行经验可借鉴。二是激发动力亟需免责条款。当前公司新能源建设、发展快速推进,干部员工存在想干事又怕出错心理,亟需理顺“三个区分开来”执行机制,为担当者担当。
4)落实“三转”要求存在差距的原因。一是对“三转”宣传解释引导不够,职工群众对“三转”要求的知晓度、关注度和支持度不高。二是部分管理者对纪检监督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认为经济效益是企业的主要工作目标,纪检监督工作有时会阻碍企业发展,内心不理解或排斥纪检监督工作的实施。三是部分干部对“主体责任”表面认账,实际上对“主体责任”主动履责较少,导致纪检监督人员被动“大包大揽”,“三转”落实不到位。
5)纪检监督力量较为薄弱的原因。一是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艰苦边远企业地理位置普遍偏远,有些光伏企业海拔4 500 m以上,外地进藏人员常会出现高原反应现象,加之当地设施条件有限,严重考验从业人员的身体状况、个人意志和奉献精神;有些地方通讯薄弱,信号时有时无,甚至根本没有通讯信号,给正常工作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二是纪检监督人员少且不稳定。艰苦边远企业规模较小,定员相对较少,人员招聘困难,更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监督队伍不够稳定,监督执纪从业人员经验也存在不足。
1)强化政治监督。持续强化监督对党忠诚,践行党的性质宗旨情况;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情况;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践行“两个维护”情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情况;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依规依纪履职用权、担当作为、廉洁自律等情况。重点做好对落实国企改革、新能源发展、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疫情常态化防控等工作的监督。
2)加强关键监督。“一把手”及其班子成员,对一个区域、单位的工作起着统领全局和风向标的关键作用,艰苦边远企业因为“天高皇帝远”,这种特点就更加明显。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防止监督“源长流断”,领导干部“野蛮生长”。加强对“一把手”监督,将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等向“一把手”聚焦,加强对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监督检查,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作为专项督查的重点内容;加强同级领导班子监督,对违规干预干部选拔任用、招投标和工程建设等问题的,如实记录,及时报告。建立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的监督台账,促进同级班子加强对关键岗位的管理监督;加强对下级领导班子监督,综合运用检查抽查、指导民主生活会、受理信访举报、督促问题整改等方式,加强对下级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狠抓重点监督。当前,清洁能源低碳转型为区域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期,资源富集的区域新能源项目开发速度快、资金投入大、竞争特别激烈。在这一背景下,要在起步阶段就注意发现和防范廉洁风险点,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管理,确保管控能力、治理水平与发展速度、规模相适应。要加强对项目前期、工程建设、招标采购、物资管理、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检查,促进业务、职能监督发挥作用。项目前期方面,重点针对勘察设计、立项决策、前期费用等环节,监督是否存在伪造文件数据、前期费用高估冒算等问题;工程建设方面,重点针对安全管理、工程物资管理、造价控制等方面,盯住风险、程序、转包分包等开展监督;招标采购方面,重点围绕采购计划、方式、过程规范性方面,监督是否存在未严格执行法规制度要求、虚列虚增采购计划、应招未招、未招先定等问题;资金管理方面,围绕资金支付管理、票据管理等方面,监督是否存在违规留存资金、大额资金使用未严格履行“三重一大”决策程序等问题。
4)做实日常监督。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强调,要做深日常监督,推动监督下沉、监督落地、监督于问题未发之时。监督的关键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分析研判政治生态。各级纪委通过企业党委会、执行董事办公会等决策会议,了解掌握企业党委班子成员履职尽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二是督促“一把手”针对领导干部在思想、工作、作风、生活等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约谈或提醒谈话,抓早抓小,红脸出汗。三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针对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情况加强监督。四是结合巡视审计、专项检查发现的问题,用好纪检建议书、监督工作联系单等,提出意见建议,督促问题整改,注重工作实效。五是加强选人用人监督。坚持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从动议酝酿开始参与并全程监督干部选拔任用,做好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六是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主体作用,畅通来信、来访、来电和网络等举报渠道,及时受理检举控告,持续推动整合基层监督力量,发挥群众监督作用,让群众知道监督、参与监督。
5)突出作风建设。在艰苦边远企业抓纪检监察工作,要更加重视作风建设问题,防止出现因环境条件艰苦,滋生松一点宽一些的不良思想。西藏公司干部员工经常长期一人在藏工作,远离家人和亲友,可谓一人工作、全家付出,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和亲友。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提高工作标准要求,注意防范“四风”问题滋生蔓延;更要在干部员工中塑造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铁军形象,越是艰苦越向前,让干部员工看到一个团队良好的精神风貌,建立团队干一件事成一件事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干部员工把心思和时间用到干事创业上,用响亮的区域品牌和优异成绩,展示艰苦边远企业干部员工良好素养和奉献精神。
1)落实主体责任。全面从严治党,党委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对全面从严治党负总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对分管范围内的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承担主体责任。要建立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定期监督检查清单任务落实情况。针对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逐一制定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提示卡,及时提醒党委书记切实扛起“第一责任人”职责,提醒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将“一岗双责”落到实处,切实把廉洁风险防控融入分管业务,做到经营风险和廉洁风险同步查找、共同防控,针对性健全制度、完善流程,形成防范风险的长效机制。
2)整合监督力量。针对艰苦边远企业监督力量普遍薄弱的特点,借助各种监督力量,强化监督执纪效果。整合内外监督力量,将巡视、审计、专项检查等外部监督力量与内部纪检监察结合,发现问题,及时督促问题整改,提高监督效能;将内部法律监督、财务监督、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干部监督、群众监督等监督力量与纪检监察结合,实现信息沟通、成果共享,推动监督由“单兵作战”向“系统集成”转变;强化战线沟通,加强同集团公司纪检监察组、监督部及派驻监督中心的请示汇报,求得指导和帮助。同时,强化区域之间沟通、交流纪检监督工作经验、心得体会,共享学习培训资源。
3)筑牢监督防线。艰苦边远企业纪检监督力量偏弱,要在有效发挥“三道防线”作用上做足文章。业务监督是第一道防线,弄清楚业务流程的薄弱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是做牢廉洁风险防控的基础。职能监督是第二道防线,要主动检查有关业务领域的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督促整改提升,堵塞管理漏洞。执纪监督是第三道防线,要发挥好“监督的再监督”作用,督促业务部门、职能部门履行好各自职责,对发现的问题严肃处理,形成震慑。每年度拟定《部门大监督工作计划》,明确各道防线监督职责,解决“三道防线”“防什么”的问题;对监督职责履行情况开展月度检查、季度汇报、半年总结,及时讨论纠偏,解决“三道防线”“怎么防”的问题;将监督防线监督效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绩效考核细则》进行考核激励,解决“三道防线”“消极防”的问题,从制度上增强廉洁风险防控主动性和积极性。
1)把握三个要点。追责问责过程要注意把握事件性质、当事人动机及危害程度。一要把握事件性质。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就按什么性质对待,既不能片面夸大,也不能人为缩小。要准确把握政策界限,老问题适用老规定,新问题适用新规定,不能用新规定去认定老问题。在条款适用上,要具体到某个规定某条某款,做到有据可依。二要把握动机目的。定性问题不能静态地、孤立地、片面地看,而要历史地、辩证地、全面地看。要区别主观恶性大小,看是明知故犯还是无心之过,是肆意违规还是试错之过,是蓄意谋私还是因公之过。考虑各种因素,作出合纪法、合情理的判断。三要把握危害程度。要综合考虑行为的危害性以及发生的时间、补救措施、认错悔罪态度等因素。坚决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腐败分子,重点查处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如果被调查人具有一贯表现良好、初次违纪、危害轻微、积极认错悔罪等情节,应当酌情从轻、减轻或者免于处分。
2)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重要思想,合理划分正常经营与失误错误、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对失误容与不容的界限。做到“六看”:一看主观动机,是无心之过还是有意为之;二看客观条件,是履责过失还是失责失职;三看用权轨迹,是民主决策还是任意妄为;四看错误性质,是工作失误还是违纪违法;五看危害程度,是轻微影响还是严重危害;六看应对措施,是主动纠错还是放任无视。根据职权关联程度、因果关系远近、过错责任大小,准确界定问责对象。结合集团公司相关制度和尽职合规免责事项清单,将“三个区分开来”嵌入问责程序,教育引导干部员工熟悉适用“三个区分开来”的情形,并敢于提出容错申请。同时坚持以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法律法规为准绳,准确认定失误错误行为性质,恰当予以处理,防止混淆问题性质、拿容错当“保护伞”、搞纪律“松绑”,确保容错在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内进行。
3)规范执纪问责。各级纪检机构要分级负责监督执纪工作,并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对于线索处置、谈话函询、初步核实、立案审查、案件审理、处置执行中的重要问题,经集体研究后,报纪检机构相关负责人审批。由于艰苦边远企业纪检监督人员有限,将公司两级纪委委员、纪检监督及审计部门人员充分利用起来,结合实际建立案件管理和监督检查、执纪审查、案件审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履行批准程序,恰当采用谈话、查询、勘验检查等措施,开展追责问责。严格遵循规定的时间、程序、安全、保密、回避、文书及归档等要求。处理处分作出后,按规定做好宣布、送达及监督执行等工作。
1)丰富教育载体。纪检监督工作要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把自己岗位和担负的任务与信息化要求联系起来,不断学习网络和信息知识,使纪检监督工作与时俱进,充满生机活力。首先,应用信息化平台把公司系统处于各层级、各地区的纪检干部链接起来,非涉密的周知性的文件、工作安排、注意事项、方法措施等第一时间扁平化送达,打破层级壁垒和区块壁垒,通过高效沟通和部署,实现思想、行动、步调“三统一”。其次,完善设备装备,充分利用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钉钉视频、华为welink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多种方式,开展经常性的线上沟通、线上教育,减少交通不便带来的影响。另外,声光图像警示教育效果往往好于文字教育,充分采用警示教育片、抖音短视频、PPT、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丰富警示教育形式,增强学习效果。
2)助力监督执纪。艰苦边远企业最大的特点是地理位置偏远,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成本较高、机会较少。要拓展电子监察范围和信息化沟通交流手段,让信息多跑路,让人员少费神。纪检监督人员要用好用活案管系统,及时准确填报相关数据,为纪检监察系统数据共享提供支撑。要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工作,努力拓展干部员工参与反腐倡廉渠道,利用干部员工常用的载体和平台,拓展信访举报、信息共享渠道,让干部员工有地方说话、方便说话、愿意说话,形成人人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
3)规范业务流程。西藏公司因特殊地理环境,本部人员根据工作安排不定期回内地办公以减少对身体的伤害,基层企业实行定期轮休制度,人员通常呈多地办公状态。推动信息化办公和审批模块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办公效率和规范性。大力推动公司系统业务平台、审批模块、审批流程的线上应用,实现业务流程便捷化、可留痕、可追溯,减少线下、纸质流程和审批渠道。重点关注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物资管理、“三重一大”审批等模块流程设计和应用,确保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风险可控在控。
1)把住入口标准。纪检监督工作是一个非常考验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专业,要求从业人员自身政治素质好、作风过硬,还要做到表率示范,要求别人做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尽职履责的同时,自己首先要担当负责。纪检干部一方面既要公道正派,同时还要有爱民情怀,不能黑脸无情,也不能和稀泥当“老好人”。
2)全面提升素质。首先,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围绕现代化建设大局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位,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不断提高“政治三力”,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地见效。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集体决策、请示汇报等制度,提高纪委依规依纪、科学决策能力。其次,全面提升业务本领。深化全员培训,持续开展政治理论、纪检监察业务、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学习培训,不断强化法纪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采用送出培训、轮流当老师,参与区域审计、监督中心案件办理等方式,提升理论和实战能力。
3)塑造过硬作风。培育干部担当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对违纪违法行为敢于亮剑,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大公无私、事业至上,在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项目发展等监督工作中履职尽责。艰苦边远企业具有定员较少、工作量大、环境艰苦等特点,纪检干部要在公司系统带头践行“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工作作风,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奋斗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力争每一项工作都成为精品。自觉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坚决防止家人、亲属利用纪检干部影响谋取私利,持续整治“灯下黑”。真心关爱、有效激励,营造健康向上、正气充盈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