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负极结构为锂离子电池带来了新的发展潜力

2021-01-15 08:01靳爱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年6期
关键词:拱形负极锂离子

冲绳科学技术研究生院(OIST)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了一种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特殊内部结构。这种基于纳米技术制造的特殊结构的研究发表在《Communications Materials》杂志上,并进行了解释。大功率、便携和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是现代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中很常见。

通常石墨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但这种碳材料有很大的局限性。在石墨负极中,存储一个锂离子需要6个碳原子,所以这些电池的能量密度很低。目前,在科学研究和工业领域,探索利用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汽车和飞机动力的过程中,提高能量密度是关键。研究人员现在正在寻找能够提高存储锂离子数量的新负极材料。最有希望的候选材料之一是硅,每个硅原子可与4个锂离子结合。相同体积的硅负极材料储存的电荷量是石墨负极的10倍,即能量密度提高一个数量级。

问题是,当锂离子进入硅负极时,体积变化很大,高达400%左右,导致电极破碎并断裂。体积剧烈变化不利于电解质和负极之间保护层的稳定。电池每充电一次界面层就会跟着变化一次,直至有限的锂离子被消耗殆尽,电池寿命和可充电性能下降。

研究人员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制造出一种强度更高的负极材料,能够抵抗这些压力,容纳尽可能多的锂,确保在失效之前有足够的循环寿命。采用的方法是利用纳米颗粒构建一种结构。2017年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提到,现已解散的OIST纳米颗粒设计团队开发了一种类似蛋糕的层状结构,硅层与金属钽纳米颗粒形成三明治结构。这种硅负极结构完整性提高,防止了过度膨胀。

在利用不同厚度的硅层进行实验,观察硅层对材料强度的影响时,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现象。当硅层达到某一厚度时,材料的强度完全变了,材料随着厚度增加变得越来越硬,当硅层厚度进一步增加时,硬度反而迅速下降。研究者受到了启发,但当时还不知道发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现在的这篇论文对于在临界厚度强度急剧增加给出了最后解释。通过显微镜技术和原子水平的计算机模拟,研究人员发现,当硅原子沉积在纳米颗粒层上时,不会形成均匀的薄膜。恰好相反,它们会形成倒锥状柱体,随着更多的硅原子沉积,硅柱变得越来越粗,最终孤立的硅柱互相搭接,形成拱形结构。这种拱形结构很牢固,与土木工程中的拱形结构类似。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纳米尺度。重要的是,结构强度的增加也与电池性能的提高相契合。科学家们在进行电化学测试时发现,锂离子电池的充电容量增加,保护层也更稳定,这表明电池经得起多次充放电考验。

然而,稳定的拱形结构只会在接触一瞬间形成。在此之前,孤立的柱子不稳定,因此不能形成结构完整的负极。柱体接触后,如果继续沉积硅,就会形成一种带有空洞的多孔膜,这种结构很脆弱,与海绵类似。

这种拱形结构及特性表明,它不仅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商业化的重要手段,而且在材料科学中还有许多其他潜在的用途。高强度人工器官或储氢材料需要承受各种压力,必须采用拱形结构。所需材料的确切类型(无论软、硬,或韧或刚)都可以通过简单地改变层的厚度来精确调控,这就是纳米结构的魅力所在。

猜你喜欢
拱形负极锂离子
全陶瓷电极可用于锂离子电池
脉状负极石墨性能优于领先的商业合成石墨
快速充电降低锂离子电池性能存在其他原因
Woman embraces her“unibrow”
MXene@Sn4P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高能锂离子电池的“前世”与“今生”
对接充电系统
建筑中的数学美奇妙的拱形
拱形桥的承受力大吗?
坚固的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