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海香
(黄山学院 文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创造与传承而来的历史结晶,它是地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使地域文化特征愈发凸显的重要要素,两者是共融互生的关系。[1]作为徽州文化的发源地,黄山市非遗传承是用动态记录的方式诠释徽州文化的发展历程,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对黄山市而言是实现经济和文化双重价值的重要路径。
黄山市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现存非遗从拥有品类来看,主要有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曲艺等;从总量来看,共计1325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在全省地市中排名第一;从级别来看,国家级非遗项目共21项,省级非遗项目共63项,市级非遗项目共97 项,黄山市可称得上是非遗资源大市。[2]然而黄山市非遗名录中的绝大多数遗产并未被该地区以外的人熟知,甚至一些珍贵遗产逐渐走向消亡。
地域文化属性导致非遗技艺传承困难,如在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承方式下,黄山地区晦涩难懂的方言给各类非遗的传承设置了极高的地域门槛;而黄山地区非遗传播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各类优势要素的集合才能造就非遗传播的强劲竞争力,黄山地区自然和文化优势明显,但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传播非遗文化的产品设计很难符合大众化需求,且传播方式较为单一。若要继续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就要打破传承困境,创新传播路径,将非遗以活态融入现代社会。
非遗的传承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纯技艺的继承;第二层次是在熟练掌握相关技艺的前提下创造文化产品;第三层次是通过技艺和产品传播非遗文化,这三个层次之间是依次递进的关系,能否实现非遗活态传承有赖于各个层次逐一突破。
不论何种类型的非遗都是一门技术活,不同地域的同一门类非遗技艺既有相通性,也有差异性,相通性来源于技艺门类的相同,差异性源于地域文化的差别。例如徽州民歌作为徽州地区的地方传统音乐,从演唱技艺上来看,“滚声”唱法——哈哈腔是其独特的腔调唱法。2008年,徽州民歌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12年,时年52岁的操明花和65 岁的凌志远成为首批徽州民歌安徽省省级非遗传承人。多年来,以操明花、凌志远等为代表的徽州本土非遗传承人为徽州民歌的传承与传播奔波劳碌,采用的传承方式仍旧是师徒制,口口相传的传统方式,技艺传承范围和人数有限。[3]黄山地区非遗技艺传承难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系统教学体系以及非遗传承人的断层。
束之高阁、脱离群众的传承方式只能让非遗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非遗活态传承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发展契机。如果将非遗文化引向市场,在市场竞争的重压下,势必会找到激发地区非遗生存活力和发展动力的新途径,并成为当代继承和弘扬黄山市非遗文化的一项重要措施。黄山市景区随处可见的非遗旅游纪念品,非遗与景区合作的乐彼园彩绘壁画传习点、徽州楹联匾额传承基地等非遗文化服务内容,表明非遗文化产品既包括实物产品也包括文化服务,通过非遗文化与大众文化碰撞,提供符合现代人物质需求和文化审美的多样性文化产品和服务,既能为盘活地方经济作出贡献,又能增添非遗活力。
黄山市非遗的产生和发展与徽州文化紧密相关,对非遗的传承与传播将成为密切联系非遗传承人与地域文化的情感纽带,使人们找到强烈的文化归属感。黄山市非遗凝聚了徽州人民的心血,是他们的智慧成果,是自然与人文的高度融合。非遗传承的初级形态是技艺的传承,中级形态是产品和服务的产出,只有打破地域限制、传播徽州文化、达成文化认同,才能实现活态的非遗传承。
1.接天线,搭建数字化的非遗资源库
地域性导致非遗文化的传播受限,从空间上看,黄山市非遗传承人目前主要传承方式是面对面传授,非遗传承形成空间隔膜;从时间上看,非遗传承人往往是同一家族、同一地域间的人。以徽州目连戏为例,戏班子里的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同一部戏,经过多年的累积,个别的经验等同于时代经验,生活在同一地域背景下的非遗传承人,只需借助语言向年迈的师傅习得经验即可,不需大费周章用文字传承技艺,久而久之非遗传承形成时间隔膜。要想打破非遗传承的隔膜,拥有更多的非遗传承人和非遗文化认同者,就要有系统的学习与教学体系。
非遗实现系统学习的第一步是要有内容丰富的、提取便捷的、能够实现立体展示的数字化非遗资源库。从技术层面上来看,数字化保护既能通过扫描将以文字、图画等为代表的二维平面遗产资源进行永久性存储,又能通过声音交互和图像捕捉实现立体的、动感的或者有声像的遗产资源重新编排。[4]
首先,要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实现黄山市非遗技艺和作品的数字化存储与立体化展示。目前,受经济能力的限制,作为非遗资源库重要方式之一的黄山市各个非遗博物馆尚未达到全覆盖、体验感一流的数字化要求,以规模较大的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为例,虽然引进了多功能数字触控显示墙实现了零接触、零耗损、360°展示文物真实信息的状态,但并无更多的数字化技术,仍旧以文字、图片等静态方式展示为主,因实景表演与再现的缺失,趣味性、互动式体验不足,观者体验感较差,因此实现非遗资源库动态化、立体化、互动式的数字化建设是黄山非遗相关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方向。
其次,非遗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建设要紧随而上,将非遗作品的技艺程序、创作要素等分门别类记录在库,辅以通俗化语言的解读,便于学习和教学。物态化非遗作品不可再生性以及非物态化非遗技艺的易消逝性导致非遗各项资源的永久性保存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以徽州三雕为例,大多数作品是某古建筑构件之一,保存困难,建立“徽州三雕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将现有作品的技艺程序、材质、规模大小、建造年代等要素分门别类的记录在库,便于长期保存和信息提取。
再次,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各项非遗网站以及各类新媒体宣传平台的建设,实现无缝链接,达到互联互通。非遗网站和新媒体平台是与现代人接触的最直接的沟通窗口,非遗文化的地域隔膜要求宣传平台的建设要符合现代人的性格特点和审美趣味,融合大众文化展开宣传。非遗主管部门可以建设非遗项目宣传官方网站,将相关资料上传至网站,供网民浏览学习,借助网络渠道推动非遗项目走出当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另外还可积极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借鉴故宫博物院以趣味化的方式设计非遗展示APP,借助新媒体提高传播效果。
2.接地气,联合地方高校构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体系
人是实现非遗活态传承必不可少的主体,由于非遗的特殊性,对非遗传承人提出了特殊要求,即坐“冷板凳”,一是要耐得住寂寞,长期钻研专业;二是要守得住清贫,打好持久战,这与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截然相反,因此非遗传承后继无人让各类非遗传承一度陷入困境。根据《安徽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0 年省级文化类资金的通知》可知,安徽省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政府补贴由每年4000元提高到7000元[5],补贴总数虽有大幅度提升,但对致力于非遗传承工作的传承人来说仍旧是杯水车薪。要想扭转局面,除了政府加大补贴力度外,还要提高非遗的市场化程度,实现更多渠道的创收。
学校是实现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驱动力,安徽省内高校已陆续加入非遗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事业,培养出既懂艺术又深谙市场之道的复合型非遗传承人,地方高校非遗人才培养体系分两个方向,一是将学生打造成非遗人才;二是非遗传承人进高校“充电”。从第一个方向开展情况来看,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雕刻艺术与工艺、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以及茶艺与茶叶营销等专业,旨在培养非遗新生代传承人,而黄山学院积极建成竹艺轩雕刻实训基地、徽州目连戏实训基地等,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从第二个方向开展情况来看,2016 年起,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参与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培计划,先后举办了徽菜、绿茶、歙砚等黄山非遗技艺培训班,成功培养上百名学员,非遗传承人通过系统学习,用新技术新观念提高非遗传承水平。
受地域限制,非遗线下宣传的范围有限,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非遗传承空间上的地域隔膜,使得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另外新媒体融文字、画面及音频为一体的丰富表现形式更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其及时性与交互性打破了非遗信息的单向传输和滞后性特点,提高了传播效果。2018 年,黄山徽乐古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设“徽州民歌”公众号,截至目前仅发送原创内容17篇;2017年,徽州三雕传承艺术总馆开设公众号,于2018年5月停发文章;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也罕见有关黄山非遗的宣传。可见,黄山市非遗新媒体传播工作还需加强。
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给非遗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契机,同时对传播主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不同传播主体来看,第一,非遗博物馆、剧院等机构要敢于尝试新事物,同时要聘请或培养既懂新媒体技术又懂黄山市非遗文化的人才,如从与黄山学院联合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中招纳贤才。第二,搭乘现有舆论领袖的快车传播非遗文化,在文化传播活动中,舆论领袖能够将非遗文化更清晰准确地传播给外部受众,加快受众对地域文化认知和认同的速度。[6]2020 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央视主持人尼格买提联手淘宝主播李佳琦进行“把非遗带回家”的线上直播,推销各地非遗小吃、香包、绢扇等非遗文创产品,相对小众的非遗通过大众平台打破了地域限制,既卖出了非遗相关产品,又大规模地传输了非遗文化,黄山市相关官方机构也可积极探索与舆论领袖的合作,借助新媒体平台为非遗文化不断发展和传播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劲的动力。第三,非遗传承人要勇于破冰,转变传承观念,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打造“非遗明星”,自主培养舆论领袖以提高传播效果。如京剧老生王佩瑜在其抖音账号分享京剧演唱片段,以趣味化的方式记录京剧生活,收获大批年轻粉丝。师从老一辈非遗传承人凌志远、操明花等人的非遗新生代传承人要担负起重任,通过培训学习非遗传播新技术、新手段及新观念等。
文化遗产与旅游是一组互助共生的关系,文化遗产为旅游行业注入灵魂,旅游为文化遗产提供传播的载体。非遗文化的游离性和活态性使得它的传承与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这个载体正是非遗文化传播打破地域限制的关键。黄山市非遗旅游主要由五种模式构成,包括旅游节庆、博物馆静态展示、生态博物馆、旅游商品以及演艺展示等。[7]“安徽黄山:搭建非遗与景区深入合作平台”项目入选2020年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秀案例,这是对黄山市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极大肯定,但其合作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第一,商业化大于文化传输目的。2011 年,黄山市屯溪老街入列全国首批生态博物馆示范点名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屯溪老街商铺林立,商业气息浓厚,游客来此仅是为了打卡一游或前来购物,对老街的历史渊源和非遗文化一知半解,商业化应该是非遗文化传输的手段,若本末倒置结果会两败俱伤。第二,非遗旅游体验性较差。除实体博物馆的体验性较差外,其他非遗旅游模式中这个问题也十分突出。以旅游节庆为例,2020年为深入贯彻文旅融合发展理念,黄山市在多地举办“徽州非遗购物节”,活动现场售卖茶叶、歙砚、歙墨的商人居多,展示茶叶与歙砚、歙墨制作技艺者较为少见,非遗体验性项目更是少之又少,走马观花式的旅游模式很难让游客对地域文化形成认同。第三,非遗资源开发不够深入,从非遗旅游文创产品来看,无论是屯溪老街还是非遗购物节现场,随处可见设计简单甚至毫无创意的原始加工产品,千篇一律的伪民俗产品泛滥。
既深挖非遗文化又紧密联系市场是非遗旅游融合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打破游客与地域文化隔膜的有力武器,更是建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非遗文化传播的关键。黄山市非遗旅游要立足自身特色,着眼现存问题,提出并实践非遗旅游新战略。第一,坚持商业化与文化传输的平衡,非遗旅游开发必须以传播非遗文化为出发点,以经济带动文化为切入点,以促进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为落脚点,例如提高屯溪老街和黎阳in 巷等徽文化街区的商铺准入门槛,增设更多非遗文化宣传活动等。第二,加强非遗旅游的体验感。心理研究表明,运动记忆形成的记忆更加深刻,不易遗忘,开发互动式、参与式、体验性旅游产品能够充分调动游客的兴趣,对非遗技艺与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和认同,达到非遗文化传播的目的。如前文提到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再如在旅游场所开发徽墨、徽砚、绿茶制作、徽州竹编等非遗体验项目,由非遗传承人向游客传授技艺,满足游客的多重感受与体验。第三,深入挖掘非遗的地域特色内涵。感受地域文化差异是游客产生旅游消费动机的心理需求,因此开发极具个性化和多样性、特征突出的旅游产品更容易受到游客的青睐。以传统民居为例,徽派建筑、蒙古包、四合院等受地域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影响而成,对地域内涵差异的深层次开发能够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而地域文化形成的传播隔膜则要靠游客能够读懂的现代化设计来打破。
非遗的地域文化特点是一把双刃剑,这是其存在的价值以及被市场接受的关键,同时也是形成传播膈膜和消费门槛的重要原因,如何充分发挥积极作用、抑制消极作用是实现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方向。今后的非遗传承应当根据黄山市非遗的地域特点以及现存各类问题,利用各种新观念、新技术、新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承与传播的现代化设计,实现徽州文化的大规模传播,促进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