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学习者口语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综述

2021-01-15 04:03:41黄成湘张晓萌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二语英语专业受试者

黄成湘,张晓萌

(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口语产出性词汇是衡量学习者口语水平的指标之一。二语学习者口语产出性词汇具有什么发展规律,存在什么样的特点,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难题,又需要从哪些方面解决问题等,关于这些问题是否已经有相关研究,研究到了何种程度,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笔者在中国知网中搜索相关文献, 选取2006—2019年具有代表性的先行研究成果进行考察分析。

一、研究概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上以“口语产出”为关键词搜索相关先行研究成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2006—2019年文献204篇。利用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旧版),将文献来源的范围限定在核心期刊第三编范畴下的外国语言,搜索同一关键词即“口语产出”,此时符合条件的文献有32篇,占符合文献总数量的15.69%,且所研究语种均为英语。

以“产出性词汇”为关键词按上述相同条件搜索,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2006—2019年文献405篇。同样地,利用知网的高级检索功能(旧版),将文献来源的范围限定在核心期刊第三编范畴下的外国语言,搜索同一关键词,即“产出性词汇”,此时符合条件的文献有28篇,占符合文献总数量的6.91%,且所研究语种均为英语。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关于二语学习者口语产出性词汇的相关研究,近年来,虽然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从发表的成果来看,无论是在质还是量上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对不同语种学习者的研究概况

(一)对英语学习者的研究

从上一节的数据中我们知道,目前,国内关于口语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还是以英语学习者为主。较早进行此项研究的有文秋芳、童淑华等学者。如:文秋芳[1]跟踪观察了英语专业学生四年的口语产出情况,详细考察了其产出性词汇的流利性,词汇多样性和词频广度这三个指标,并与本族语者对比,意在揭示受试者的变化趋势及特点。该研究可以说是我国首个比较系统全面地跟踪考察英语学习者口语产出性词汇发展变化状况的研究,对于后续的相关研究来说具有较高的参考意义。同年,文秋芳[2]对此实验受试者的口语词汇发展特点进行划分,总结出学习者口语词汇的进步模式。这为口语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即将口语词汇发展模式与学习者口语进步模式相关联,探索该类研究的实用价值。

此后,陆续有相关研究出现。童淑华[3]探究了英语专业大学生口语产出性词汇的发展轨迹,从深度、宽度和产出策略三个方面做了探讨。该研究采用纵深研究法,对产出性词汇在三个维度上进行分析。分析得出词汇广度知识中词频概貌发展呈非连续性线性变化趋势;词汇多样性呈现先下降后缓慢上升的变化特性,词汇密度呈现上升趋势。词汇深度知识呈现复杂、多层面的发展趋势。该研究还对学习者的产出策略进行了考察,这不同于以往的研究,可谓其创新之处。但关于产出策略的描述及具体使用情况未作详细说明,且考察时间相对较短,受试者人数也较少,稍显遗憾。

近几年,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尝试将动态系统理论运用到二语习得的研究当中,词汇发展研究就是其中一例。如:孙晶[4]根据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运用动态跟踪观察的方法,对英语专业学生口语的流利度、准确度和复杂度三项指标的发展进行个案研究。研究指出,受试者的口语发展能力总体呈现前进趋势,但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有“高原现象”的出现。李茶、隋铭才[5]结合复杂动态系统理论,通过跟踪六名英语学习者一年内的口语产出变化,判断其产出词汇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的发展轨迹,从而在变化中总结受试者变化模式。结果显示,受试者口语产出的复杂度、准确度都有所提高然而流利度有所下降。此类研究是基于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进行的,将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为以后产出性词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但由于该类研究属于个案研究,如若受试者人数更多一些,研究结论可能更有说服力。

除了考察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产出性词汇发展情况外,也有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考察。于涵静、戴炜栋[6]对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口语复杂性、准确性的动态发展情况展开了研究。使用复杂动态系统理论探究复杂性和准确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学习者英语口语产出复杂性和准确性均有所提高。复杂性、准确性由最初的竞争关系后逐渐转变为支持关系。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者,虽然他们在进入大学前的英语学习背景相同,但步入大学后,由于学习重心和方向地改变,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如果能够将这两者的口语产出性词汇发展做一个详细的对比,应该会是比较有意义的研究内容。

采用动态系统理论对口语产出性词汇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是一项新的研究动向。但动态视角下的研究,由于增加了较为密集的观测点,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把握学习者某个时期内的周期变化规律,但同时,数据收集非常费时费力,大规模的样本考察变得不可能,所以,主要以个案研究为主,这是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地方。而个案研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样本数量少的质疑,所以,如何平衡这两者的关系,是今后要克服的难题。

(二)对其他语种学习者的研究

前文已提到,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以英语学习者为主,其他语种的学习者口语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凤毛麟角。

第二语言为汉语的口语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相对丰富些。如:肖媛[7]采用横向研究的方法,探究了在华留学生的口语产出性词汇知识的宽度、深度和产出策略三个指标。通过研究验证了口语产出性词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石化”现象。由于此实验的实验样本有限,以及存在测试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对产出的语篇有一定的影响。张春花、陈默[8]研究了外国人汉语口语产出性词汇流利度的发展情况。研究指出,流利度的发展呈现非线性关系。该研究不同于肖媛的探究,研究对象限定在韩语母语者。而梁晓艺[9]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西班牙汉语学习者的口语产出词汇发展趋势。可见,既有不区分国别的比较泛的考察对象,也有精确到对某一国的汉语学习者的考察。从研究方法角度看,共时研究占多数,历时研究或者以动态系统理论为指导的研究较少。

除汉语外,还有日语学习者的口语词汇发展研究。如:张玉林[10]采用历时研究的方法研究了中国超高级日语学习者口语产出中的问题。该实验指出了使用词汇、句法的单一性问题、发音所导致的内容表达不自然等问题,并指出了问题的主要原因。此实验结果指出了超高日语学习者口语方面的劣势与不足,并分析了主要原因,这对于日语口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实验时间较短且受试者人数较少,会降低实验数据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该研究虽进行的是历时或者说动态的考察,但其考察的维度不同于前述基于动态系统理论进行的相关研究,没有从词汇的复杂度、准确性等角度考察。

三、结语

综观上述先行研究,我国二语学习者口语产出性词汇发展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对二语学习者口语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的质与量仍有待提高;对除英语外其他语种学习者的口语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有待加强;历时或者动态视角下的口语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有待加强;大规模样本、较长观察周期及较密观测密度这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要尽量兼顾;口语产出性词汇发展研究成果在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待加强。

猜你喜欢
二语英语专业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Ferris与Truscott二语写作语法纠错之争
国内二语写作书面纠正性反馈研究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