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晓丽
(西南政法大学 外语学院, 重庆 401120)
红岩精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结合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凝结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固底色,大学生则是坚持、传承和弘扬文化自信的中坚力量。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用优质的文化资源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于一身的红岩精神,恰是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优质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开放,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们能轻而易举地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化。西方外来文化不断入侵,部分大学生对中国文化认识匮乏,在寻找文化对象或者依赖时,倾向于把目光投向外国,如:沉迷美国文化、日韩文化,还有一些大学生在非主流文化中找到了价值认同。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相互碰撞,导致部分大学生文化信仰迷茫,一些大学生被外来文化或非主流文化吸引反而忽略中国主流文化,文化自信遭遇现实挑战。
大学生普遍认同优秀传统文化,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多停留在表面,并没深入挖掘其内涵和要义,也无主动学习和了解的动力。尤其是微博、微信公众号、快手、抖音等新媒体传播媒界的兴起,大学生更倾向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追求短平快的信息,不适应静心阅读状态,较少阅读和研究传统文化书籍,导致对传统经义、文学、伦理思想等不够了解;对传统节日清明节、中秋节等认知停留在“放假”的粗浅层面,对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不了解。对革命文化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不愿主动深入了解内涵,认为革命文化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无法指导现实生活,没有全面认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社会转型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迅速发展后信息获取的便捷高效,外来文化纷纷涌入中国。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并存,呈现出多元文化既融合又冲突的复杂状态。西方国家主要以其影视文化作品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文化渗透,部分大学生乐于观看美剧、韩剧和韩国综艺、日剧和日本动漫等,有的因为一部外来剧作或一个外来偶像而热衷甚至沉迷于该国文化,从而忽略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失去文化自觉进而无从产生文化自信。西方国家还以西方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对大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大学生群体当中存在着积极主动过情人节和圣诞节的现象。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复杂状态中,处于信息资讯前沿的大学生学习和接受外来事物的能力非常强,但又因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易受外来文化影响,从而影响其对中国文化的自信。
近年来,大学生中流行佛系文化、丧文化、躺平文化,这些带有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和色彩的文化在大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学生以“佛系”“丧” “躺平”来光明正大地逃避努力和上进,整个群体弥漫着颓废的氛围,导致颓废且怠于思考,忽视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更消解了对主流文化的自信。因此,在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不断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红岩精神以其蕴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的文化内涵,为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支撑,成为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优质精神资源。
红岩精神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所体现的“崇高思想境界” “坚定理想信念” “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都来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他们忠于国家和民族爱国情怀,担当国家和民族大义;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大志,为民族之解放,国家之新生无畏牺牲;他们拥有巨大的人格力量,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用共产党员更高、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其巨大的人格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秉承“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之信念,上下求索,为争取革命最终胜利贡献力量;他们出淤泥而不染,在纸醉金迷宛若一潭“淤泥”的陪都重庆,始终坚持党性和保持优良作风,成就“六月风荷”的政治品格。
红岩精神产生于抗战相持阶段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大背景下。1939年初,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加强国统区工作,中国共产党在重庆成立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南方局在周恩来、董必武等同志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险象环生的国民党统治区开展工作,历时八年之久。南方局共产党人在危险复杂的环境中,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工作,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了珍贵的精神品质即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革命文化中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强的党性原则、不惧困难、在逆境中奋进的精神内涵。
红岩精神产生于我国革命历史时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为远大目标,在恶劣的政治环境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凝结而成的时代精神。以红岩精神为代表的革命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当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萃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精华,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深度融合,是中华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2]红岩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独特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当代延续发展的精神资源。 红岩精神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成为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珍贵养分。大学生可从红岩精神中汲取丰富的正能量,从而摒弃崇洋媚外、颓废消极的状态,成为信仰坚定、文化自信、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一般而言,文化认知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前提,文化交流是文化自信生成的条件, 文化发展是文化自信生成的基石。[3]准确认知某种文化方可有认同感,在认同的基础上方可有自信感。首先,要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准确认知红岩精神,这是用红岩精神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要广泛推进红岩精神宣传,使大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红岩精神,形成对红岩精神的认知,为坚定文化自信奠定基础条件。
1.红岩精神进教材
红岩精神作为优秀革命文化资源,应当被写入高校思政课教材。将红岩精神的相关内容科学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让教材成为大学生认识了解红岩精神的首要渠道,也让红岩精神成为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生动素材。
2.红岩精神进校园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地,可将红岩精神融入校园物质环境中,红岩精神通过现实的物品得以具象成为大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提升大学生对红岩精神的认知。例如:在教室内悬挂红岩英烈的名人名言、在校园内安放红岩人物的塑像、在宣传栏刊登红岩精神的海报等。高校应加大投入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使教室、图书馆、园林景观、雕塑、碑铭等蕴含红岩精神文化底蕴,促进大学生对红岩精神的认识和了解。
3.红岩精神进网络
广泛推进红岩精神的宣传,要打造“互联网+”红岩精神宣传平台,将红岩精神传播到更多的大学生中。创设红岩主题网站,将红岩精神、红岩故事、红岩文化等一系列与红岩精神有关的内容做成主题网站,方便大学生通过浏览红岩主题网站了解红岩精神的主要内容。 同时,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平台,将与红岩精神主题相关的内容推送大学生中,提供大学生了解红岩精神的机会,增强红岩精神的吸引力。
4.红岩精神出产品
红岩文化产品是以红岩精神为主题提供给社会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如:红岩精神相关题材的影视制作、依据红岩故事编制的读物,以及独具红岩文化特色的装饰品等。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该馆近两年研发出了红梅系列、小萝卜头系列、智慧笔记本系列、老照片系列文创产品,这些承载着红岩精神文化内涵的产品使红岩精神得以广泛地传播出去。
红岩精神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关键是要对红岩精神有感悟和思考,只有对红岩精神及其呈现的相关形态进行一定的体验和感悟,才可能走向文化自信。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道:“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红岩精神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关键在于实践,要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切实体会和感悟红岩精神,强化他们对红岩精神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1.建立红岩大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红岩精神教育基地是围绕红岩精神开展教育的专门场所。 目前,在重庆已经形成了系列红岩精神教育专门基地,如:歌乐山革命纪念馆、红岩革命纪念馆、白公馆、渣滓洞、周公馆、红岩村、曾家岩50号等都是开展红岩精神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要建立红岩精神研学教育实践专门基地,让大学生体验红岩文化,感悟红岩精神。
2.开展“红岩”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校内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充分体悟红岩精神。以重庆某高校为例,该校自1989年开设“红岩团校”第二课堂以来,迄今为止已经持续了30余年。“红岩团校”旨在弘扬和传承红岩精神,通过讲座和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让大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中体悟红岩精神。高校还可以在其它社团实践活动中加入“红岩”元素,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学生得以广泛持续地在实践中体悟红岩精神。
3.开展“红岩志愿服务团”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可与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合作,组建“红岩志愿服务团”,让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赴红岩村、渣滓洞、白公馆等红色文化景区,为游客提供现场旅游咨询、景点引导和服务接待工作。大学生志愿服务与红岩精神相结合,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体悟红岩精神,是一次次深刻、生动的文化自信教育,它不仅加深大学生对红岩精神的深刻理解,也增进大学生对革命文化的高度认同和自信。
4.开展“红岩”虚拟实践活动
利用互联网与虚拟现实技术开辟大学生体悟红岩精神新路径。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建立了“红村掌媒”微信公众号,“红村掌媒”设置了3D全景,足不出户就可以真实感受现场情境,真切感知红岩文化、红岩氛围,它不定时地推送关于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更进一步增强影响力。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能够随时随地进入虚拟的红岩联线景点进行参观游览,更好地体悟红岩精神。
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推出了一个专门打造的“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在全国文博系统首次采用两屏三曲面全息裸眼3D成像技术, 结合AR和VR全景,真实还原《重庆大轰炸》《毛主席书写“沁园春·雪”》的历史场景。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大学生完成“穿越”,虚拟置身红岩历史事件当中,获得沉浸式体悟。
大学生文化自信生成的核心是文化认同。大学生在获取大量有关红岩精神的文化知识及进行必要的实践体悟基础上,形成一定程度的文化认同,这成为文化自信的前提。美国心理学教授费尼根据个体文化认同的发展形成特点提出文化认同形成的三阶段模式:未经核实的文化认同期、文化认同的寻求期、文化认同的完成期。[5]大学生通过宣传获得红岩精神的初步认知,通过社会实践完成对红岩精神的体悟,经过这两个阶段,往往能够认同红岩精神,实现文化认同。但文化认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它处于不断被建构、被修改、被完善的过程中。即使已经到达文化认同完成期,但个人也会因为社会环境或自身环境的变化而回归文化认同的寻求期。尤其是在文化交流频繁的当代社会,多元文化激荡碰撞,文化认同更容易被修改和重塑。
1.健全组织领导
用红岩精神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要建立组织领导机制。 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及明确领导责任,完成红岩精神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顶层设计和全局规划。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是确保红岩精神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有序开展、持续运行的首要机制。
2.完善保障机制
在红岩精神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实施过程中,需要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等保障,完备的运行保障机制是红岩精神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长效机制的核心机制,其重要功能在于为红岩精神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
3.保持创新动力
用红岩精神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应当与时俱进。要结合不同时期的形势,用新的理念和思路优化涵育路径。唯有结合实践,保持创新动力,不断提炼新经验新做法,及时对原有机制进行改进与完善,才能使红岩精神涵育大学生文化自信在动态发展中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文化自信不仅要内化于心,还要外化于行。从文化认知到文化体悟,再到稳定的文化认同,这是文化自信内化于心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能动地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信外化于行的体现,也是大学生文化自信形成的重要标志。大学生传承红岩精神,本质是基于内心对红岩精神保持自信的行为;大学生创新红岩精神,是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表达出当代大学生对红岩精神的理解和领悟。
大学生传承红岩精神,首先,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红岩精神。树立崇高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注重人格力量的培养和保持浩然正气。其次,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和弘扬红岩精神,提升红岩精神在全国的影响力。再次,创新红岩文化成果。大学生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新时代语言和技术,创作出富有时代特色的红岩产品,为红岩精神赋予新的内容、拓展新的传播渠道,提供新的展现形式。大学生积极打造新时代红岩精神,创造出属于他们的文化品格,这是文化自信的最佳体现,也实现了大学生从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