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绍竹,焦金波
(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是广大青年中的佼佼者,是党和人民发展事业的生力军,关注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关乎到祖国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
2014年1月13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四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中青联发〔2014〕2号)[1],并选取北京等6个省(市)、中国人民大学等10所高校为试点单位,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启动和广泛开展“三走”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以下简称“三走”倡议)。2015年1月23日,四部门再次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指导意见》(中青联发〔2015〕4号)[2]。意见中肯定了“三走”倡议自启动以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进一步提出了推进“三走”倡议广泛开展的指导意见。
2020年9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67.0%,网民规模9.4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9.32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2%[3]。其中,以95后、00后为主要组成部分的青年大学生可谓是土生土长的网络原住民,他们完整经历了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呈现出空前上涨的发展态势。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均患有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如网络游戏瘾、网络关系瘾、网络信息瘾等,主要表现为过度迷恋网络和逃避现实生活[4]。究其原因,既涵盖大学学业压力骤减、高校管理制度自由、网络服务链条发达、信息传播技术更新等客观性因素,又存在大学生个人逃避现实生活压力、消极应对人际交往、乐于沉迷虚拟幸福、自律能力严重欠缺等主观性因素。当前,以无线网络技术、数字压缩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主要支撑体系的数字化新媒体的高速崛起,更是成为加速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依赖网络的重要助推器。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所谓人的社会属性是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现实的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要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处在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中,没有一个人是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然而,互联网不断改变着大学生的信息交流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心理活动方式和社会行动方式,其社会属性正面临着急剧退化的严峻挑战。首先,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人的存在形式表现为冰冷的符号,“人—机—人”虚拟社会交往代替了生动鲜活的“人—人”面对面现实社会交往,网络社交关系呈现出虚假、脆弱、疏远等消极特征。其次,互联网用户的姓名、性别、职业等基本信息的真伪难以鉴别,科学全面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尚未形成,网络诈骗等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青年大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弱化现象严重。最后,自媒体门槛较低,从业者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网络信息发布质量良莠不齐,极易引发负面网络舆论的“滚雪球效应”和“羊群效应”,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剧烈冲击。
当前,“宅”已经成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宿舍宅族”的大学生数量呈现出持续急剧增长的发展趋势,教室、宿舍、网络可基本构成全部校园生活的“两点一线”。有学者调查研究发现,在不考虑课堂学习及睡眠时间的前提下,45.8%的大学生宅居宿舍的时长约为每天3~5 h,15.3%的大学生甚至达到了每天6 h以上[5]。长期宅居宿舍的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心胸狭窄、视野短浅、格局狭小等消极特征,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成长。
首先,大学相对宽松的管理环境和允许学生自主选课的安排为“宿舍宅族”的出现提供了客观条件。在学校没有专业课程及必要活动安排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更倾向于选择长时间滞留在空间狭小、四周密闭、环境幽暗的宿舍格子间里,很少主动出门参加各类文化、体育等社会实践活动,难以在广阔的实践天地中探索和发展个人的潜能,极度缺乏对国情、党情、民情的深度了解;加之宿舍内常常伴随着舍友们嘈杂的、碎片化的、缺乏营养的聊天,“宿舍宅族”的独立思考空间必然受到极大的压缩,其独立思考能力、科学判断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缺失与退化。在终日“躺尸”的宅居生活中日益丧失奋斗的激情和动力,缺乏长远人生目标和战略性的格局视野。
其次,在庞大的网民数量背后隐藏着一条日益壮大的互联网服务产业链,这进一步加剧了青年大学生“宿舍宅族”比例的提升。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可以满足线上交流、网络购物、订购外卖等基本生存需要,亦可实现在线学习、关注新闻、娱乐放松等高质量生活需要。“宿舍宅族”的青年大学生几乎终日与网络为伴,一方面,他们极易受到伪科学、社会谣言、明星绯闻、西方庸俗价值观念等海量网络垃圾的负面影响,导致其难以形成对世界、历史、社会的正确认识;另一方面,他们对国际新闻、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视线始终局限在个人狭小的生活圈子里,难以培育家国视野和全球思维。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国民体质变化状况却不容乐观,其中尤以青年群体的体质逐年下降现象最为严重。这不仅折射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缺乏持续体育锻炼的弊病,也反映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时代挑战。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体质亚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身体运动能力下降、身体机能过早衰退、缺乏体育锻炼自觉意识等。根据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的速度、耐力、爆发力等持续下降,体质健康状况并不乐观[6]。长期缺乏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更容易患上颈椎酸痛、腰肌劳损、脊椎关节受伤等生理性病症,加之缺乏每日必要的体力输出,其身体机能面临着过早衰退的严重风险。究其原因,结束状态紧绷的高考备考期后,大部分学生在身体和心理双重层面上都松懈下来,其课外活动的主流选择大多集中于新鲜刺激、形式多样、轻松愉快的多元化现代娱乐活动,如K歌、看电影、轰趴等,极少部分学生会主动选择需要付出较大体力消耗的体育锻炼活动。除此之外,高校体育必修课课时占比偏低、兴趣类体育社团设施不完善等外界客观因素的存在,也进一步削弱了青年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体育运动成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避之不及的“身体折磨”和“魔鬼训练”。
当前,我国青年大学生因缺乏持续体育锻炼而造成的体质亚健康问题还在不断地滋生蔓延,未来将对生产生活、国家建设、国防安全等事业造成一定的威胁。
“三走”倡议出发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落脚于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现实需求,其科学性在学理上体现为以人的本质是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根本保障三大理论为支撑。
关于“人的本质”这一哲学概念,马克思先后做出两个界定。第一个界定出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7]。”在此“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特指劳动,因此也可以理解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类本质是对人的总体属性的高度概括,是所有人共同具有的一般本质,是划分人和动物的清晰界线。第二个界定出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这一界定将“实践”作为逻辑出发点,首次将人的本质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人的社会关系本质是对人的个体属性的具体概括,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人所具有的特殊本质,是划分不同的人和人的清晰界线。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人的本质是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建立在现实社会关系中的亲社会行为是人的本质的具体表现。亲社会行为是指行为主体在社会交往中主动、自愿发生的使他人乃至整个社会获益的行为,呈现出互动性、互惠性、利他性等显著特征[8]。从青年大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亲社会行为是其对人的类本质的占有状态,即表现为“自由”“自觉”的主体能动性;从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角度出发,亲社会行为是其对人的社会关系本质的占有状态,即表现为合作、互助、分享、友爱、谦让等美好品质。只有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中,青年大学生才能不断培养和完善自身的亲社会行为,才能真实感受到主宰个人命运、追求人生目标、实现个人价值的快乐,从而体验到社会归属感、社会参与感和社会认同感。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电子化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不再简单地局限于现实生活之中,新兴的网络社交关系逐渐在大学生群体中风靡盛行。然而,网络社会交往的虚拟性、隐匿性、随意性,极大地催生和加剧了人的本质的异化现象,具体可表现为主体异化、道德异化、信任异化、责任异化等。青年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受到严重削弱,极易引发孤僻自闭、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等若干性格问题,并造成现实情感链接淡化、现实人际关系紧张、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等负面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我伤害、焦虑抑郁等非理性意念症状,“时代空心病”“成年巨婴症”等现代文明病症持续激增,与人的本质背道而驰。
1) 抗ABTS自由基。准确吸取维生素C和纯化液各2 mL(二者浓度均为0.012 mg/mL)分别置于不同试管中,然后在每个试管中加入7 mL ABTS标准工作液振荡摇匀,在常温避光条件下静止反应10 min后测其吸光度A1。3次重复。以2 mL 60%乙醇(溶解该样品的溶剂)+7 mL ABTS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反应得到的溶液作为空白对照,测其吸光度A0,由于本底组数据接近于0,故不考虑本底组,然后计算清除率。
“走下网络”这一倡议以人的本质是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为理论支撑,其主要目标是引导青年大学生从虚拟的网络世界回归到真实的现实世界,在现实的人际交往活动中逐步完善亲社会行为,在具体的、现实的各类社会关系中不断加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人的社会属性的提升。
实践是人类生存及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9]。实践之于人类认识活动的决定性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点。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就知识的本源而言,任何知识都无法离开因实践活动而产生的直接经验。青年大学生只有通过参加现实的具体的实践活动,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认识。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既能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也能为认识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还能改造人的主观世界,以此不断推动认识实现新的飞跃。大学阶段是青年大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本定型期,实践活动对于其主观世界的改造作用尤为重大。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其最终目的是指导人类更好地参与到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青年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其认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程度的重要因素。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的真理性,是青年大学生获取真知、拓宽眼界、发展创新的重要途径。
在任何历史时期,青年大学生的认识水平、眼界广度、视野格局都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竞争实力。当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走出宿舍”这一倡议正是以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为理论支撑,其主要目标是引导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走出密闭、拥挤、昏暗、狭小的宿舍空间,积极投身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去。通过亲身体验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不断推动自身形成对世界、历史、社会的正确认识,把追求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真正肩负起国家主人翁的使命和责任。
1982年,中国体质研究分会对“体质”一词做出了相对权威的定义:“体质,即为人体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及获得性的基础上呈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该定义表明,体质健康不仅特指身体形态健康、身体机能健康、运动能力良好,还包括心理发育健康和精神状态健康。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和发展,体育锻炼之于增强体质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当今,我国体育锻炼已然从“政治工具”“经济工具”发展成为融强身健体、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娱乐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活动项目。
体育锻炼之于增强体质的根本保障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体育锻炼具有强健体魄的功能。首先,就身体形态而言,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类身体的生长发育,保持体格、体型、体姿的良性发展。其次,就身体机能而言,体育锻炼能够改善和增强人体系统及各个器官的功能,其中尤以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最为受益。最后,就运动能力而言,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类身体的肌肉力量、敏捷性、耐久性、爆发力、平衡性、协调性等。第二,体育锻炼具有调节心理的功能。首先,体育锻炼具有休闲娱乐功能,人们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趣味性体育锻炼,可在不同程度上缓解工作及生活的紧张压力,达到愉悦心情、情绪调适、注意力转移的功效,降低抑郁、焦虑、自我伤害等非理性意念症状的发生机率。其次,体育锻炼具有人际交往功能,有学者指出,体育能够帮助人们消除孤独寂寞、增进情感交流、拓宽社会交往[10]。通过参加群体性体育锻炼,可增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频率,学习与他人沟通、合作、竞争等人际交往技巧,在获得社会认同的同时,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更好地推进个体社会化的进程。第三,体育锻炼具有磨练意志的功能。“迎难而上”是体育锻炼活动的特别之处,每一场充满汗水的刻苦训练背后都是咬牙坚持的结果,长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更是要克服重重困难,在此意义上,体育锻炼对于提升人的自觉能动性、培养拼搏精神、增强毅力、磨练意志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
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生理健康水平和精神面貌状态对一个国家的国民体质构成产生重要影响。在未来,青年大学生还是社会生产战线、国家防卫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健康体魄是服务人民、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重要基础。因此,青年大学生的健康体质不仅是个人实现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更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宝贵财富。“走向操场”这一倡议以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根本保障为理论支撑,其主要目标是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思想自觉及行为自律,为我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国民体质、凝聚伟大国防提供重要保障。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大方面均良好的一种状况,而非仅仅是身体无病或体质健壮。”其中,社会适应性良好是健康的最高标准,社会适应性良好即社会适应力良好。社会适应力是指人类根据外界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所进行的自我实时调整的能力,其实质是获取个体发展与周围环境变化的动态平衡能力[11]。其中,社会交际能力是社会适应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12]。因此,是否拥有现实的、和谐的人际交往关系是衡量社会适应性良好的重要参考标准。高校应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走下网络”,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逐步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力。
第一,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科学使用网络。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评析、甄别、应用、传播各类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各类媒介信息服务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能力[13],其核心构成为网络技术、网络道德、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守法自律以及引领他人参与网络建设的能力[14]。各高校应针对部分青年大学生所存在的网络媒介运用行为失范、网络信息甄别能力薄弱、网络道德法律意识缺失等负面问题,多平台、分阶段、有步骤地构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生态系统。如通过开设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必修课程和举办网络媒介素养知识宣讲会等形式,有效提升青年大学生对不良网络信息的自律能力、免疫能力以及对优质网络信息的传播能力、扩散能力,减少其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不当使用现象,使其扮演好新时代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人翁角色。
第二,尊重学生主体现实特点,开展校园群体性学生活动。当前,95后、00后是青年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长期同时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中国信息时代高速发展时期、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时期,具有追求行为独立、竞争意识强烈、个性张扬鲜明等显著特征,极易引发其性格上的孤僻感、受挫后的心理疾病、社会交往中忽视他人感受等负面问题。高校应在充分尊重“95后”“00后”现实性格特点的基础上,依托开展主题班会、党日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打造一系列高质量的高校校园群体性品牌学生活动,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群体性活动参与频率,帮助其克服现实人际交往障碍,优化现实人际交往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不断调整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认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舍友关系及恋爱关系,有效提升青年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于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关键性作用。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走出宿舍”,到广阔社会实践活动中锤炼品质、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高远站位和广阔视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育青年大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主要表现为主体对其所处的政治共同体、所处国家、所处民族、所处社会的高度认同感和强烈使命感。高校应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 “走出宿舍”,使其在丰富的校园文化体育活动中重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广阔的社会公益志愿活动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庄重的主题党日及团日活动中熟知党史、国史、团史,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关注国家大事、民族发展、社会民生。不断推动青年大学生形成社会认同感、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和政治认同感,使其“常怀爱民之心、常思兴国之道、常念复兴之志”,把对个人幸福生活的追求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伟业中。
第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育青年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视野是指站在全球的广阔角度上,运用全球眼光和开放意识去了解世界历史和国际社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则[15]。放眼当今世界,全球各国正共同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格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不可避免。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不仅要“走出宿舍”,还要“走进世界”,在积极投身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的同时,紧密关注世界经济、全球治理、人类命运发展道路上的新增问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梦”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使中华民族更有力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大学生的强健体魄是建设国家的基本前提。高校应正确引导青年大学生“走向操场”,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体育锻炼价值观念,提高其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以改善我国大学生体质的总体状况。
第一,唤起青年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自觉意识,引导其树立为国家而强健体魄的观念。高校应结合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革命精神教育等开展一系列体育运动,推动青年大学生形成“为建设祖国而自觉强身健体”的责任感和大局意识。同时,辅之以健康知识讲座、体育运动科普、设立主题宣传月等形式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正确生活理念。有效实现“应试体育”向“终身体育”的转变,积极推动高校体育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及社会的发展,确保青年一代在其人生热情最高涨、身体精力最充沛、社会经验最丰富的时期里全身心投入到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中去。
第二,依托基层开展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提高青年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总体水平。高校应大力鼓励以学院、年级、专业、班级、宿舍、实验室等为群体性参与主体,充分依托共青团组织、体育兴趣社团、学生联合会等多样化活动载体,组织举办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少数民族特色体育活动、大型体育赛事志愿活动、趣味性体育竞赛活动等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吸引更多的青年大学生参与到健康向上的体育锻炼中来。积极推动“走向操场”这一倡议转化为覆盖面积广、持续时间长、影响效果强的群众性体育锻炼活动,在提高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的同时,引导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提高主观能动性,并从中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和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