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航运业发展思考

2021-01-15 02:46□文/张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1年2期
关键词:航运业湾区航运

□文/张 丽

(广州航海学院航运经贸学院 广东·广州)

[提要] 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国家战略,绿色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入手,分析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中航运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航运的构想。

在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粤港澳大湾区”概念首次被列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层面的经济规划,正式明确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2019年2月18日,国家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湾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交通互联互通,尤其是湾区航运的快速发展和整合。如何让航运助力湾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能够保住现有的碧海蓝天,因此粤港澳大湾区航运业的绿色发展模式值得思考。

一、概念

(一)湾区及湾区经济。湾区,从地理概念上看,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目前,世界公认的知名三大湾区: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可以看出,当今世界,湾区的共同点就是,发展条件最好的、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都集中在沿海湾区。湾区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重要增长模式,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由此衍生出的经济效应被称为“湾区经济”。

(二)粤港澳大湾区及其产生。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市以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早在2009年的《大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中,广东已经把“湾区发展计划”列为空间总体布局协调计划的一环。2010年,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制定《环珠三角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跨区合作。2016年底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开展珠三角城市升级行动,联手港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构想。直至2017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最终在国家层面上确立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地位。2019年2月18日,国家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

二、粤港澳大湾区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

粤港澳三地合作,具有地理区位上的天然优势。粤港澳大湾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湾区,是与海上丝绸之路沿海国家、沿线国家海上往来距离最近的发达区域,也是全球最密集的港口群。据统计,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了10万亿元人民币,约为10.87万亿元人民币,折合为1.64万亿美元,超过了同期韩国的GDP总量。全球有60%的经济总量来自港口海湾地带,粤港澳大湾区以全国0.6%的土地面积和4.9%的常住人口贡献了我国约13%的GDP。这些数据都非常惊人,均表明粤港澳大湾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国际、国内的双重压力和挑战,亟须培养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从国际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开始推行“去全球化”的贸易保护主义模式,全球经贸投资规则和经济治理体系进入深入调整期,这对于外向型经济比重较高的中国来说,冲击极大,需要重新建立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从国内来看,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转型发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能成为区域经济的领头羊。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模式一地一城的城市发展规划,远远无法满足带来更大量级的经济增长。正是在国际、国内的双重需求和挑战下,如何让粤港澳大湾区产生湾区经济效应,湾区的规划和未来发展显得非常重要。

三、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中航运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

(一)航运业是湾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完成货物吞吐量超过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近8,000万标箱。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中,珠三角港口群成员庞大,2018年底一共有生产性码头1,77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泊位有309个,形成除陆岛滚装以外的集装箱、煤炭、粮食、石油、铁矿石、旅客、商品汽车七大运输布局。包括广州港、香港港、深圳港、珠海港、东莞港五个亿吨大港;拥有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广州港、深圳港等;拥有可以停靠30万吨大型邮轮码头——惠州港;拥有10~15万吨的专业LNG装卸泊位——深圳港、珠海港,珠三角地带港口职能完善。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吞吐量规模已达到世界级水平,世界上最繁忙的十大港口有三个在粤港澳大湾区。航运业的发展给湾区经济带来更多的活力,湾区经济的发展促进航运业更加快速发展。

(二)湾区内外各方环保绿色政策带来的压力。根据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6年)显示,在一项针对我国近海发展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在过去的10年间近海海域污染范围已超过20万平方公里,扩大了近10倍。目前,我国部分海湾和航运业海域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众多,航运业给湾区内的港口水域和大气污染等都存在较大的影响。我国“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要比2005年国际承诺的低碳目标再降低40%~50%,并要为完成国际气候变化会议中承诺的在2030年达到中长期的低碳发展目标,同时在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也制定了相应目标,以期能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也明确指出要在各港口经济带推进绿色航运发展。广东航运“十三五”规划,着重于从内河航运规划和港口规划时考虑航运业未来的绿色发展,尽可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2017年7月20日,广州港务局和广州市环保局联合召开绿色港口行动计划启动大会。活动现场,全球五大国际班轮公司和10家港航企业签署了《广州港航绿色公约》。广州海事局、广州港以及马士基航运等五大国际班轮公司共83家航运企业,总计488艘船舶自愿加入绿色公约行动,积极响应港口节能改造和船舶使用低硫燃油的倡议。深圳市相继出台《深圳市绿色低碳港口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16-2020)》《深圳市绿色低碳港口建设补贴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政策,制定并发布内地首个船舶排放控制环保公约——《深圳港绿色公约》。

从国家到地方,从总体到行业,都在政策制度层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绿色航运提出了有形和无形的要求。

(三)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定位决定。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诱发的绿色工业革命加速推进,绿色发展已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粤港澳大湾区是一项伟大的国家战略,可持续发展作为其首要目标,理应将绿色作为湾区经济发展并行的主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沿海经济带发展临港工业、上大项目时,要采用最高的技术标准、实施最严的环保要求,守护好沿海美丽自然生态”要求。而数据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世界最繁忙、最密集的港口群,其中亿吨级港口5个,深圳港、香港港、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更是位列全球前十。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湾区区域空气质量提升带来巨大压力。以船舶靠港为例,一艘中型到大型集装箱船如使用3.5%含硫量的船用燃料油,并以70%最大功率负荷行驶,其一天排放的PM2.5总量大约相当于我国50万辆国Ⅳ柴油货车一天的排放量。据调查,珠三角港口远洋船舶排放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已占到珠三角排放总量15%左右。除此之外,随着湾区内航运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来往船舶在水域内的废水排放问题也已经成为一大环境隐患。可见,航运业给湾区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可小觑,必然会影响到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定位,绿色航运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与世界其他湾区差距使然。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沿海顺河,港口资源丰富,包括广州港、深圳港、香港港、珠海港等,粤港澳港口群是目前世界上通过能力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区域性港口群,吞吐量已居世界第一。但是,就经济体量而言,粤港澳大湾区虽已超过旧金山湾区,但离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还需时日。从世界四大湾区竞争力去看,我们还应关注经济规模之外的其他方面,比如:制度建设、科技创新、人口总数和密度、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本文重点关注的航运业绿色发展方面的一些差距。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不仅重视经济的发展、航运规模和湾区建设,而且在绿色港口立法、排放控制区设立、标准制定、排放清单编制、激励政策制定及监管执法等方面都已经有相对完整的法规政策体系。而粤港澳大湾区的航运相关的法规制度方面相对不够完善,有待尽快在绿色航运相关的制度建设和规范运作方面得以提升到跟世界一流湾区相匹配的程度。

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绿色航运的构想

(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航运管理协调机制。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近几年都被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国内外各行业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得到世界多方的青睐,湾区内11个城市的各级政府部门对航运相关的战略进行了一些规划和政策上的调整。但是,总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航运管理协调机制还有待建立。与世界的其他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着其特殊性,那就是“一国两制”的特色,因此客观存在着制度不同、关税区不同、货币不同、行政及经济金融体系不同、法规制度不同等,湾区内的绿色航运相关的法规制度显然因为行政管辖区域的不同有着明显差异。其实,这几年学者都在呼吁建立国家层面的粤港澳大湾区统筹管理的机制,这不仅仅是针对航运而言的,而是整个大湾区经济发展战略部署规划和未来的统筹管理协调问题。本文仅从湾区的绿色航运的发展来看,也至少要有一个大湾区统一的绿色航运管理协调的部门和相应的职能来发挥这个作用,统一协调湾区的11个城市。

(二)对标国际,从战略层面上抢占国际绿色航运主动权。已经形成规模效应的世界三大湾区分别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从最长板的辨识度来看,大家常说纽约湾区是个“金融湾区”、旧金山湾区是个“科技湾区”、东京湾区是个“产业湾区”。那么,粤港澳湾区是否可以打造为“绿色低碳湾区”?湾区的绿色低碳,可以首先通过湾区中重点行业之一的航运业对标国际,甚至引领国际,来率先制定和实施一些绿色航运相关的制度和标准。比如:湾区排放控制区制度、绿色港口标准、船舶废气废水排放标准、湾区碳排放控制实施相关制度等。能否通过湾区内绿色航运的各项法规制度标准的建立和尽早实施,来抢占国际市场上绿色航运的主动权。而不是令我国的航运业被动地去适应别国提出的各项绿色航运的法规制度标准,比如美国的船舶靠港不按要求使用岸电的惩罚制度、停靠欧盟港口的5,000吨以上船舶需要缴纳航海碳税的制度等。

(三)增加投入,助力绿色航运技术的提升。湾区内发展绿色航运,离不开绿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从低碳环保作为全球经济未来发展主题来看,节能环保安全的“绿色船舶”开发已是航运业不可逆的趋势。而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我国的航运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都与绿色航运要求具有较大的差距,如船舶绿色化、航运活动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高,航运材料的使用与绿色航运倡导的可重用性、可降解性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应加大对这些绿色航运技术的投入,研发出更多节能技术,提高燃料利用率,或者使用新燃料的技术,并研发出相关船舶的节能设备;应用新的科技从船舶的设计、结构、机械自动化等方面来提升船舶的绿色环保性能。总之,绿色航运技术的提升和应用是影响湾区绿色航运发展速度的瓶颈环节,应加大此方面的投入。

(四)提升高端航运服务业,优化湾区内航运业的产业结构。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应将巩固及提升香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支持湾区内快速发展船舶管理及租赁、船舶融资、海事法律及争议解决等高端航运服务业。这些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既能给湾区航运业带来持续的价值增值和航运服务业增长,又能满足湾区绿色航运发展的整体规划,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应利用湾区的航运业规模、港口群优势、外贸优势,将湾区的航运业进行拓展,这不仅是体现在简单的货物吞吐量的规模上,还要让这种规模量带来其他更多航运服务业增值业务的增长和拓展。并合理利用香港、深圳、广州等城市在航运业的不同优势,进行湾区内航运业合理布局,同时实现湾区内经济增长下的绿色航运发展。

五、结语

粤港澳大湾区是重要的国家战略,是世界瞩目的世界一流湾区之一,港口群和航运业规模是湾区的绝对优势,面对目前全球日益重视的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发展绿色航运是湾区的必然选择。应从意识、战略、法规、标准、技术等层面,加快湾区内航运业绿色发展的步伐,并最终能让绿色航运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航运业湾区航运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湾区一起潮:时代中国深耕湾区22载 与湾区共成长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李万雄:湾区引擎,空港之芯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广州南拓 发现湾区新机遇
中韩海上轮渡航运时间表
20世纪初香港轮船航运业的兴起与发展
欧盟征收航海碳税对我国航运业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