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自然”理念的特色小镇景观概念性规划设计——以卓尔小镇为例

2021-01-15 07:55:10胡斯艺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桃花景观理念

孙 皓,胡斯艺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湖北 武汉430068)

1 “近自然”理念、作用及意义

1.1 “近自然”理念

“近自然”理念主要在人为环境中增加亲近自然,并通过自然的保护、维护、恢复来提升人们身心与自然界的联系[1].近年来,景观设计师逐渐关注“近自然”理念,并将该理念引用设计中.

“近自然”设计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经过几十年的研究,目前“近自然”的设计理论为三个主要方向,分为十四个具体的设计模式.三个主要方向为:1)空间里的自然、类自然事物以及自然的空间.十四种设计模式包括:可见的自然联系、无序的自然刺激、气温与气流的变化、水在近自然设计中的表现、复杂性与秩序性设计模式等[1].

1.2 “近自然”作用及意义

2 “近自然”理念的研究现状

“近自然”理念最早在我国江南古典园林的选址、布局等园林各要素方面上均以体现.我国园林自产生起一直以自然山水方向发展.80世纪后期,城市迅速发展,出现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现象,人们开始反思这一现状.达良俊(2004)提出了应用生态型绿化法建设近自然群落是城市植被恢复的一种新途径,奠定了“近自然”理念研究的基础[2].祁新华等(2005)针对国内园林建设的反自然现象,提出“近自然园林”的新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3].高娜等(2006)将“近自然林业”、景观生态学等相关理念运用到景观规划中[4].张文杰(2008)在“近自然林业”理论研究基础上,增加多自然型河流治理等相关理论,提出“近自然”城市园林设计概念和特点[5].孙延军等(2010)提出合理应用乡土观赏植物,营造“近自然”植物群落景观,是当今园林绿化的发展趋势[6].近十年国内近自然的设计案例较多,例如:俞孔坚(2014)在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中将城市休闲游憩与河道生态环境的建设相结合,建立连续的慢行网络,并改造断面形式,创造更多的亲水空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团队(2019)在长沟泉水国家湿地公园设计中,针对高维护成本的自然景观现象,提出“参与自然过程的设计”理念,该理念强调尊重、谦逊的参与态度,强调设计过程中的自然而然,旨在为场地植物的生长、材料的腐蚀以及人的行为活动预留时间与空间,让人自觉而主动地参与自然过程.

近自然思想起源于欧洲,英国在十八世纪以后建设的风致园和狂野公园对其他欧美国家的影响较大,后来各国开始在该领域开展研宄,研究成果主要为“近自然林业”与“近自然河道”理论.“近自然”理念对西方园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提高园林生态功能、促进城市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自19世纪中期,一度兴起生态公园建设的浪潮.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与日本相继对滨水改造提出了“近自然”和“多自然”型河流的建设理论[7],这种滨水景观可以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以便于人们很好的融入其中进行观赏、游憩,使得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

3 案例的启示

“近自然”理念在如今设计案例中得以应用,如:中国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美国罗得岛州小康普顿家庭农场、法国佩尔勒马恩河岸等.

中国五垒岛湾国家湿地公园[8]项目内的香水河段规划设计中运用了“近自然”理念.该河段由于受到地形及天气的影响,现状的生态极其脆弱、敏感,河岸绿地斑块较为分散,缺乏大的绿地斑块来维持该区域生态,无法形成完善的生态廊道系统.“近自然”理念主要应用在河流生态修复、栖息地营造、植物缓冲带.以合理的尺度和功能的规划原则,因地制宜,发挥河流湿地的功能,以达到改善自然环境.香水河河道景观单一,部分河道为未硬化的天然河道,根据现状采用复式断面,在增加水体容积的同时为人们提供亲近水体的平台,结合石块等自然的铺设材料设计浅滩,同时根据不同的生态岸线),以植物、置石、木材、石笼等护岸形式,营造自然且丰富的河流横断面,增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对香水河植被缓冲带修建时,运用乡土植物,营造防护林群落及水生植物,恢复湿地生态系统,达到生态效应最大化.

美国罗得岛州小康普顿家庭农场占地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以水为边界,拥有沿海地区森林、池塘和草坪的景观特征,极其展现其自然朴实的农业特征.该项目是以对建筑和景观在最小干预的,使之于现有资源相结合,营造出清晰明朗的景观结构.景观设计师以尊重基地历史和自然美感为前提进行少量的景观干预.以历史情怀为主的设计风格随处可见,场地内主要以石材垒砌围墙和铺装道路,均为当地石材,同时,展示了历史悠久的农场.利用自然地形的优势,景观设计师采用雨水分级设计策略有效降低了水系对场地的侵蚀,增加了水流量,降低了径流速,从而保护了沿海流域的环境.植物的选择是维护成本较低的本土植物,植物选择突出季节变化,并能适应当地沿海的恶劣气候.丰富的落叶树木和常绿蕨类植物,蓝莓和漆树围绕建筑群.一方面,种植在建筑附近的植物为建筑提供了阴凉,另一方面,它也充当了建筑和植物较少的开放空间之间的过渡.农业用地形成大面积草场与建筑物的小面积草地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为聚会等活动提供了场地.

法国佩尔勒马恩河岸[9]项目主要是对马恩河在佩尔勒市的局部河流进行生态重建及景观设计.设计目的是将城市居民和马恩河流域的动植物迁移到该流域的大生态系统中,实现人与动物共享生态环境.引用“近自然”理念,弱化水与城市的界限,混凝土防护转变成植物防御,抵御洪水泛滥,扩大环境功能.河岸被改造成多样景观,人们被水景吸引,增加居民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相互联系.项目最大程度的复原了河道的景观形态及生态功能,在“近自然”理念下,对人性化进行考量,设计出多样的景观休闲场所,为城市居民提供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城市空间,唤起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

上述案例中设计师对整体定位把握较准确,整体的自然式风格鲜明,自然景观得到最好的保留与深化处理,硬质景观材料的选择也是以自然材料为主,很多设计的理念及细节的处理是值得在研究中借鉴与学习.

4 “卓尔小镇”景观概念性规划设计

4.1 项目概况

项目区位分析.本项目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介于东经114°02′^114°10′,北纬30°58′^31°06′之间.处于孝感市东北方向大别山的南麓、孝感市与武汉市接壤的东部边陲.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境内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热充沛,是中国光、热、水条件配合较好的地带(图1).

伴随着产业的蓬勃发展,其中炒作概念、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夸大宣传的现象频频出现,也使得国内一部分消费者对富氢水失去了信心及兴趣。但同时也有一些企业为我国氢健康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比如,北京活力氢源饮品有限公司。北京活力氢源饮品有限公司拥有体动力式超声波雾化器技术的知识产权,相应国家资质齐备。从2013年起率先将富氢水健康理念引入中国,先后推出了富氢源、福氢品牌的袋装及罐装等多品类的富氢水。该公司因掌握纯物理特殊技术及使用特殊包材,在检测中发现,该公司氢水中的氢气含量及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图1 区位分析图

现状分析.由于该地气候兼有南北之优,土地肥沃,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桃花品种繁多,远近闻名,每逢春暖花开时节,只要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桃花就会开得格外的旺盛,连绵数十里粉红色的桃花像一望无垠的绯云.

场地分析.乡村道路狭窄,道路工程质量较低,多数乡村道路是在自然形成的毛路上改造建设的,这就使得乡村道路总体布局呈现出小范围封闭运动的特点,缺乏总体规划;同时,农村土地荒废严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梯田和鱼塘存在缺少高差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图2).

图2 场地分析图

4.2 设计原则

笔者采取的基本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图3),较少的干预,对于小镇景观规划设计中尽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少,环境更新的设计方案应与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早在1998年,英国景观设计师特纳就指出“景观规划应当为环境公共利用服务”,并提出“环境影响设计”的概念;尊重景观本身所固有的多样性,在充分理解自然的前提下,以较低的成本及对自然环境干扰较小的情况下进行环境更新设计[10].

图3 现有资源分析图

依据这一原则,笔者充分利用了当地特色的桃花产业,进行设计桃花溪主题民宿、桃艺工作坊、桃花剧院,由此升华桃花文化.其次,把握场地现有的自然元素,现场具有大量的芦苇以及独特的梯田风光.在唐代就有将芦苇当做江南秋色的重要景观这一说法,芦苇和水生植物是江南地区用来吸引鸟类的重要资源[11];场地内有大面积的鱼塘,以“近自然”理念的滨水景观具有亲水性、多样性以及自然性等多种特点.孝感市杨店镇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赏桃、品尝桃花制作的美食,以此为契机,使活动范围更进一步扩展,赏桃花、制作桃艺品、观水生植物和鸟类、体验采摘、游芦苇等.

4.3 “近自然”理念下的景观概念性规划设计

在项目开展的前期对现场进行了大量的深入调研.通过文献阅读、分析场地概况等方式,为项目的环境更新方案提供较为成熟合理的理论前提.卓尔小镇是以“近自然”理念为指导,集文化功能、产业功能和旅游功能三位一体的公共场所,在设计前期,笔者对小镇环境作了一个规划方案的定位和分析,将此地打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色小镇.

4.3.1 自然的空间自然的空间是指自然中常见的空间布局[1].根据场地地形和主路的方位等要素,最终确定该项目的景观轴线是以西北至东南的走向,考虑到场地内自然斑块分布不一,因地制宜将地块的空间分布由北向南过渡递进,分别划分为城市空间、半城市半自然空间、自然空间(图4).相比城市空间,后期对自然空间的规划偏向于保护型.

图4 空间划分图

4.3.2 空间里的自然空间里的自然是指在某一空间中直接的自然[1].为便于人们直接接触自然,在该小镇规划了游览观景区、观光风景区、农业体验区及健康疗养区.

其中,游览观景区的提升主要是基于天然的鱼塘,以“近自然”理念的滨水景观,首要任务是确保其亲水性和开放性,方便人们随时亲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12].在鱼塘的外围种植以乡土植物为主的开放性绿带,增加亲水区,以此强化与其他区域空间的过渡,同时,鱼塘东侧的梯田景观,天然的高差形成自然过渡空间,从而减少干预设计.在设计鱼塘的两侧坡道时考虑到亲水的安全性,种植枫杨、枫香等乡土树种防止水土流失.另外,鱼塘被划分为两个区域,为私密区和开放区,以满足亲水游客在近自然环境中的庇护感和观望感.私密区域中间重视亲水构筑物的建设,在较为中心的位置设计生态浮岛,方便游客和滨水民宿的住客在此观鱼垂钓,半包围的浮岛上增加小木亭及其他公共设施,进一步强化亲水的舒适氛围,同时,半包围的自然空间能给游客天然的庇护感.在开放区域中设置亲水平台,达到增加亲水空间面积的效果,石材与木材相互交错的材质使用,增强亲水氛围的趣味性.相对开放的自然环境能使游览者在欣赏碧波浩渺景色的同时疏解压力,放松身心.考虑到亲水的游客长时间停留会导致水质受到污染这一问题,此处未设计大量坐凳、雨棚等公共设施供游客长时间停留,同时,引入乡土芦苇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水生植物不仅可为鱼类提供较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还可吸引水鸟等动物,进一步丰富近自然的生态环境(图5).

图5 游览观景区

观光风景区和农业体验区的原自然面貌保存良好,未在该区域有太多干预设计.在观光风景区原有的梯田地形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在对该区域的环境规划主要以保护自然系统为前提,保留原有梯田肌理,延续农作物的种植(图6),解决土地大面积荒废的问题.随着各样的农作物、不同的缓坡、季节气候的变化,景观的季节性得以呈现,天然形成的良好景观,有利于视觉等其他感官的放松,对身心健康有所帮助.桃花艺术文化节可以在此开展;农业体验区以原有的种植物为基线,开展生产园艺作物、花卉、茶叶等采摘项目,游客可以参与生产、管理、收获等环节(图7),适当的近自然活动,可缓解压力,对心理及身体诸多方面有调整作用.

图6 观光风景区

图7 农业体验区

对健康疗养区的规划是在原有的芦苇林上扩展改造,将健康养生的活动与乡土自然景观有机结合,运用保留原景的方式,生态自然满足功能性的同时兼具景观的优雅型,营造出令人舒心的景观环境.该区域从休闲度假角度出发,着力在颐养方面上,添加打坐、禅疗养等亲近自然的活动(图8),此外,芦苇植被有进化水体、恢复野生湿地、增加自然斑块及促进自然生态的修复等功能,以达到改善环境的效果.

图8 健康疗养区

4.3.3 类自然事物类自然事物是指有机的、非生物的、能够间接地唤起与自然的联系[1].这一概念可在非生物体的建筑中体现,建筑本身可从形态、构造和关系等方面汲取自然或人为环境所带来的灵感,与周围的文化、地景所融为一体,碰撞出一个别样的新共享空间.杨店镇是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镇,以万亩桃花驿而闻名,以此作为切入点,设计建造与桃花相关的桃花溪主题民宿、桃花剧院和桃艺工作坊.

桃花溪主题民宿的位置选取是整个小镇相对中心的位置,使游客去到每一个区域都很方便快捷.民宿群顺地形而坐落,每栋建筑都有独立的院子和阳台相互错落摆放,有聚有散,利用木栈道连接又能形成互通有无.建筑以群落建造,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增加移步异景的布置手法使民宿体验者像是身处大自然,周围的桃树林和河水能让游客充分感受桃花风光与田园美景,为民宿提供一个天然舒适的环境.民宿内部设置桃花展览馆,展览与桃花有关的诗歌和产品,让游客从另外一种角度更加了解桃花,进而促进桃艺工作坊和桃花剧院的发展(图9).

图9 桃花溪主题民宿

桃艺工作坊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游客在观赏娱乐之余,体验一个具有自然创意的手工艺术坊.游客可以在此制作桃花酒、桃花茶、桃花糕等等与桃花一系列的食品,干燥桃花装饰品是工作坊的一个特色产业,游客可以通过采摘桃花、悬置倒挂法、干燥剂法、文艺压花法等技术,在制作的过程中亲近自然,体验不同的干桃花制作工艺,最后将干燥桃花制作呈各式的装饰品,具有一定的近自然意义(图10).

图10 桃艺工作坊

桃花剧院经常会请话剧演员表演与桃花题材相关的节目,作为特色来吸引游客,能展现杨店镇独特的桃花文化.除了传统的表演,院内还设计LED大屏等具有高科技的声光电设备,通过现代科技手法更为真实的将世外桃源呈现在游客的眼前(图11).

图11 桃花剧院

5 结论

以卓尔小镇设计方案为例,论述了“近自然”理念在卓尔小镇景观概念性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本设计以“自然的空间”“空间里的自然”“类自然事物”理念为依据,以“较少的干预”“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规划设计原则,将使用者的景观体验作为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通过营造不同的近自然环境,增加人与自然的互动空间来改善游览者的身心机能,从而适应都市人群追寻的生态空间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猜你喜欢
桃花景观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景观别墅
现代装饰(2021年6期)2021-12-31 05:27:54
火山塑造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桃花琐话
文苑(2019年14期)2019-08-09 02:14:18
清明,又见桃花红
海峡姐妹(2018年4期)2018-05-19 02:12:45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桃花纷飞,曾许你一眼万年
桃花千朵惹蒹葭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