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绒棉桑皮纤维混纺段染色织面料的开发

2021-01-15 02:37王曙东张宽长王梦圆
棉纺织技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张力工序染色

马 倩 王 可 王曙东 张宽长 王梦圆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纺织品的功能性和美感等要求越来越高,服装面料的多样化、功能化已成为发展趋势。为适应市场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以长绒棉、桑皮纤维为原料开发了一款段染色织面料,其既具有抗菌抑菌功能,又具有独特的外观,适合春秋衬衫。

1 原料选择和产品设计

选用的新疆长绒棉主体长度37.5 mm,马克隆值4.0,断裂强度4.1 cN/dtex,断裂伸长率5.0%,短绒率6.9%,含杂率2.4%,回潮率6.6%。桑皮纤维是对桑枝剥皮、脱胶等处理后开发的一种纤维素纤维,其不仅具有纤维素纤维吸湿透气、手感柔软、可生物降解等优点,而且具有麻类纤维凉爽、透气等特性,其中含有的黄酮类、酚类等天然抗菌物质使其具有天然抗菌抑菌功能。选用的桑皮纤维线密度(2.2±0.2)dtex,长度(23.6±2.7)mm,断裂强度(6.23±0.46)cN/dtex,断裂伸长率(3.81±0.38)%,回潮率 9.4%,抑菌率(81.32±3.46)%。

选择长绒棉/桑皮纤维50/50 14.6 tex 单色纱和长绒棉/桑皮纤维50/50 14.6 tex 段染色纱为经纱;长绒棉/桑皮纤维50/50 14.6 tex 单色纱、长绒棉/桑皮纤维50/50 14.6 tex 段染色纱和长绒棉/桑皮纤维50/50 27.8 tex 竹节纱为纬纱。其中,单色纱包括亮白色纱、浅蓝色纱、浅灰色纱,用A、B、C 表示,段染色纱包括天蓝色纱、藏青色纱,用D、E 表示;竹节纱包括浅蓝色纱、浅灰色纱,用F、G 表示。经纱排列为1E16A1D222A,纬纱排列为5B5C1D+(4B3C1F3B4C1G)×16+4B3C1F1E。织物组织图如图1所示[1-2]。

图1 织物组织图

产品设计定位为春夏高档衬衫面料。选用纬重平组织,同时结合单色纱、段染色纱和竹节纱的颜色和风格差异,合理进行经纬纱搭配,使织物表面呈现竹节效应、麻织物风格等独特外观。段染纱是以分段形式染色并染有两组以上不同颜色的纱线。段染纱改变了传统的单色染纱方式,织成的织物风格在无规律中显示出独特风格,在平面中凸显出立体感,可以满足设计与审美需要。

设 计 织 物 经 密 425 根 /10 cm ,纬 密287 根 /10 cm ,幅宽161.5 cm,总经根数6 866根。其中,亮白色纱6 736 根,天蓝色段染色纱29根,藏青色段染色纱29 根,72 根与地经相同的亮白色纱为边纱。每花240 根,全幅28 花+74 根。筘号 197 齿/10 cm,筘幅 174.4 cm,每筘2 入。布边穿综方法:(3、4、5、6);布身穿综方法:(1、3、4、5、6)×4+2+(3、4、5、6)×55+(3、4)。

2 纺纱工艺要点

先将长绒棉加工成精梳条,再与桑皮纤维预并条过三道并条后经粗纱、细纱和络筒。桑皮纤维预处理:将FD-ZY06A 型给湿油剂、FD-ZY06B型软化油剂、水按照1∶0.5∶5 配比制成溶液,在给棉室喷雾加湿,放置48 h 以上,使其回潮率在12%左右。桑皮纤维在开清棉采取“少打多梳,充分混和”的工艺原则,并加大开松隔距,降低各打手速度,减少纤维损伤。桑皮纤维卷设计定量为368.6 g/m,棉卷设计定量为350 g/m。桑皮纤维长短差异较大,为有效减少纤维损伤和棉结,梳棉采用紧隔距,在提高梳理效果的同时,减少纤维在两针面之间的浮游、搓揉。适当降低刺辊、锡林、道夫速度,以利于纤维转移,减少刺辊返花。桑皮纤维生条定量18.9 g/5 m,总落棉率7.3%。棉纤维生条定量21 g/5 m。长绒棉精梳条定量19.4 g/5 m。桑皮纤维预并条采用“轻定量,低速度,重加压”的工艺原则,且采用稍紧的罗拉隔距,加大后区牵伸倍数,有利于提高纤维的伸直度。桑皮纤维预并条定量18.5 g/5 m。混并工序采用“慢速度,轻定量,小牵伸,小张力”工艺原则,以改善纤维结构,提高混和条纤维伸直平行度,提高条干均匀度水平。头并、二并、三并定量分别为17.5 g/5 m、16.9 g/5 m、17 g/5 m,出条速度均为165 m/min。粗纱采用“大隔距,重加压,适当捻度,小张力”的工艺原则,选择偏大的捻度和卷绕密度,以提高粗纱强力,减少断头。粗纱定量5.2 g/10 m。细纱工序采用四罗拉集聚纺技术,遵循“重加压,大隔距,大捻度,低速度”的工艺原则。使用高弹性低硬度胶辊,有效控制纤维运动,提高成纱的条干均匀度。络筒工序在清除纱疵的同时减少毛羽,采用较小的络筒张力和络纱速度,并选用金属槽筒[3-4]。

生产的长绒棉/桑皮纤维50/50 14.6 tex 纱质量指标:重量CV1.4%,单强CV6.0%,单纱断裂强度15.7 cN/tex,条干CV14.3%,细节16个/km,粗节44 个/km,棉结 78 个/km,毛羽H值 4.5。为了突出最终面料的特殊纹理,以竹节纱作纬纱,要求节距小、节粗大、节长短,具体质量要求:节长3 cm~4 cm,节粗+150%,平均节距6 cm~7 cm。细纱工序采用加大钳口隔距、后移上胶圈、加大后区牵伸倍数、降低速度、选用通道大且抗契性好的宽边弧面钢丝圈等措施。络筒工序尽量控制非竹节疵点,采用“低张力,慢速度”的工艺原则。主要工艺参数:络纱张力18 cN,速度 500 m/min,短粗节+260%×0.3 cm,长粗节+50%×5 cm,长细节-70%×7 cm[5]。

3 染色主要工艺技术

3.1 单色纱染色工序

长绒棉桑皮纤维混纺纱和竹节纱的染色包括松式络筒、前处理、染色、皂洗、固色和柔软整理等工序。松式络筒采用GA014SF 型槽筒式松式络筒机,车速1 000 r/min,卷绕密度0.38 g/cm3,筒 子 质 量 900 g/只 。 染 色 选 用DB211 型高温高压筒子染色剂,采用氧漂煮练酶182 和双氧水进行前处理,除去混纺纱中杂质,并改善手感,增强白度和亮度。前处理工艺配方:1.5 g/L 螯合分散剂20p,2 g/L 四合一煮练剂TID,9 g/L 质量分数 27% 双氧水,0.3 g/L 双氧水稳定剂 W-320,4 g/L 氧漂煮练酶 182,1 g/L 质量分数98%醋酸,0.2 g/L 酵素除氧酶KDT。工艺流程:进水升温至40 ℃→加1.5 g/L 螯合分散剂 20p,40 ℃处理 5 min→加 0.3 g/L 双氧水稳定剂W-320 和9 g/L 质量分数27%双氧水→升温至100 ℃,处理60 min→降温至80 ℃以下,排液→进水,升温至80 ℃,处理15 min→排液→进水,升温至40 ℃→加1 g/L 质量分数98%醋酸,40 ℃处理15 min→排液→进水,升温至80 ℃,处理15 min→排液→进水,升温至45 ℃→加入0.2 g/L 酵素除氧酶KDT,处理15 min→降温至30 ℃→排液→待染。

活性染料具有工艺简单、色泽鲜艳、色牢度好等优点。浅蓝色纱的染色配方:0.1 %(omf)100%活性黄EF-2R,0.6%(omf)100%活性艳兰EF-2G,1.5 g/L 螯合分散剂 20 p,1.5 g/L 棉匀染剂 L-450,80 g/L 元明粉,20 g/L 纯碱。浅灰色纱的染色配方:0.21%(omf)100%活性黄EF-2R,0.32 %(omf)100% 活 性 艳 兰 EF-2G,0.17%(omf)100% 活性红 EF-6B,0.5 g/L 螯合分散剂20p,1.5 g/L 棉 匀 染 剂 L-450,60 g/L 元 明 粉 ,25 g/L 纯碱。

工艺流程:进水升温至30 ℃→加螯合分散剂20p,30 ℃处理5 min→加棉匀染剂 L-450,30 ℃处理15 min→加染料,30 ℃处理20 min→加40%元明粉,30 ℃处理15 min→加60%元明粉,30 ℃处理 20 min→加 20% 纯碱,30 ℃处理 15 min→以1 ℃/min 升温至 60 ℃,处理 15 min→加 40% 纯碱,60 ℃处理 20 min→加 40% 纯碱,60 ℃处理20 min→保温60 ℃→对样→排液。注意:为防止色花和层差产生,分两次加入元明粉,分3 次加入纯碱。

为充分洗除染色后筒子纱中残留的浮色、元明粉、纯碱等,并提高色牢度、改善手感,筒子还要经过水洗、醋酸中和、皂洗、固色和柔软等后处理。后处理工艺流程:进水→升温至30 ℃,水洗2次,每次5 min→排液→加1 g/L 质量分数98%醋酸,升温至40 ℃,处理15 min→排液→进水,升温至80 ℃,处理15 min→排液→进水,常温水洗15 min→进水,加3 g/L 中性皂洗剂,升温至98 ℃,皂洗60 min→对色→排液→进水,升温至80 ℃,水洗15 min→排液→进水,升温至60 ℃,处理15 min→对色→排液→进水,升温至50 ℃,加1.2 g/L KAB 固色剂,固色30 min→对色→排液→进水,升温至40 ℃,处理15 min→排液→进水,升温至45 ℃,加1.5 g/L螯合分散剂20p,处理5 min→加入1.5 g/L 柔软剂 AM-15、2.5 g/L 平滑剂PW-13,45 ℃处理15 min→对样→排液→出缸→脱水→烘干[6]。

3.2 段染纱染色工序

目前,段染的加工方法主要是借鉴织物直接印花方式,将绞纱摊平后喷印上一段一段不同的颜色。为使段染部分颜色清晰,不渗化,需将染料配成“喷印”色浆,通过段染机械轧喷印的方式印到绞纱上,再经过汽蒸,使染料固色,然后水洗、皂洗、烘干得成品。段染常用的染料主要有涂料和活性染料。涂料段染色谱齐全,配色方便,色光稳定,不易渗化,轮廓清晰,工艺简便,但手感偏硬,因此选用活性染料对长绒棉桑皮纤维混纺纱进行段染。在选择活性染料时,染料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溶解度、稳定性、扩散性和固色率,而且直接性不能太高,以防止皂洗时未反应的染料和水解染料造成白色色节沾污,因此选用印花用K 型染料进行段染。该染料较传统纯棉纱线染色用KE 型活性染料反应活泼性稍低,在水洗时未反应的染料和水解染料不易沾染纱线,染色效果较好。

采用YD-5-8 型八色绞纱段染机进行段染。原糊工艺处方:5 g/L 六偏磷酸钠,3 g/L 纯碱,48 g/L 海藻酸钠。糊化温度65 ℃,时间3 h,pH 值7~8。天蓝色纱色浆工艺处方:0.012 g/L活性黄 K-RN,3.6 g/L 活性兰 SPR,50 g/L 尿素,15 g/L 小苏打,200 mL 原糊。藏青色纱色浆工艺处方:4%(omf)活性藏青 K-BF,80 g/L 尿素,25 g/L 小苏打,200 mL 原糊。工艺流程:退煮漂后的纱线→喷印段染色浆→汽蒸(105 ℃,10 min)→后处理(水洗、皂洗)→烘干(100 ℃,10 min)→成品。工艺参数:色节长度3 cm、5 cm、7 cm 交替,轧印 8 次,留底中心距 16 cm。注意:在段染过程中,轧色纱必须在20 min 内蒸纱,以减少深色泳移,且皂洗后的纱线必须充分烘干,以免造成搭色、沾色,产生疵纱[7]。

4 织造主要工艺技术

4.1 整浆工序

为保证经纱色纱排列,采用ASGA236 型整浆联合机进行整经浆纱,筒子架的容量为640 只,整浆速度控制在45 m/min~55 m/min。全幅14绞 ,第 1 绞 为 2 花 根 数 480 根 加 36 根 边 纱 ,宽 度12.5 cm;第 2 绞~第 13 绞每绞为 2 花根数,均 480根,宽度 11.6 cm;第 14 绞为 2 花根数 480 根加 74根加头(1 根藏青段染色,16 根亮白色,1 根天蓝段染色,56 根亮白色)加36 根边纱,宽度14.3 cm。为确保片纱张力均匀,生产时需要集体换筒,并分区配置张力:1 排~8 排上 4 层、中 2 层、下 4 层分别为 8 g、9 g、8 g;9 排~16 排上 4 层、中 2 层、下 4 层分别为 7 g、8 g、7 g;17 排~24 排上 4 层、中 2 层、下 4 层分别为 6 g、7 g、6 g;25 排~32 排上 4 层、中2 层、下 4 层分别为 5 g、6 g、5 g。

为确保绿色环保,调浆配方选择无PVA 的淀粉浆。浆料配方:75 kg TM8010 马铃薯醚化淀粉,37.5 kg 磷酸酯淀粉,25 kg ADC,4 kg 蜡片,0.35 kg 防 腐 剂 ,2 kg 抗 静 电 剂 ,2 kg 柔 软 剂 。 调浆工艺:定积780 L,含固率(15.5±0.5)%,供应桶温度不小于 98 ℃,黏度(9±1)s,pH 值 7.5,使用时间3 h~4 h,覆盖系数44.6%。采用预湿上浆,以提高浆液对纱线的浸润能力和均匀性,使浆膜完整、均匀,并有助于贴伏毛羽。浆纱过程中以贴伏毛羽为主,并注意小张力、小伸长、两高一低和保伸耐磨。具体工艺:浆槽温度不大于90 ℃,并保持在85 ℃~90 ℃之间,黏度(9±1)s,压浆辊压力20 kN~22 kN,预烘烘筒温度140 ℃,烘燥温度 125 ℃,浆纱上浆率(14.5±0.5)%,回潮率(9±2)%,伸长率不大于0.8%。亮白色、天蓝段染色、藏青段染色原纱平均断裂强度12.5 cN/dtex,平均断裂伸长率4.36%,浆纱平均强力15.8 cN/dtex,平均断裂伸长率4.69%。

4.2 织造工序

采用GA747-180 型剑杆织机进行织造。该织机常用的开口时间为295°,但长绒棉桑皮纤维混纺段染色织面料经密大,开口过早会增大经纱之间、经纱与钢筘之间的摩擦,纱线断头较大,因此推迟开口时间至315°,同时将车速降低至200 r/min,以减少经纱的张力和摩擦,减少断头。由于GA747 型剑杆织机的打纬角小于90°,纬纱处在上层经纱的上方被推向织口,抬高后梁高度至8.5 cm,可以减小上层经纱张力,利于钢筘将纬纱推向松层经纱。引纬时间的调整要保证剑杆头在筘座中央正确交接,进剑时间65°,接剑时间180°,回剑时间与开口时间几乎一致,设为308°,可以有效避免断纬和缩纬产生。由于织物经纱根数多,为使开口清晰,应适当加大上机张力,为此在织机送经机构两侧的张力重锤杆上,各配置一只5 kg 的张力重锤,并顺时针旋转张力弹簧手柄。为了减少大张力可能引起的经纱断头,应延长后部梭口的长度,将停经架移至高度4 cm、前后8 cm,以降低经纱开口瞬间和梭口满开张力,避免断经,并保证停经片与经纱浮接,减少生产中因张力变化造成的跳动。此外,边撑要居中,与钢筘前后距离1 mm~2 mm,上下距导轨片距离2 mm 左右;纬纱剪刀放在轨道片的第3 档,距离钢筘1 mm~2 mm;经常检查轨道片、剑头、剑带等部件是否起毛、有无松动情况,并及时修整,以免毛刺挂断经纱;挡车时要防止接头纱混淆。采用上述工艺后,台时经纱断头少于3 根,台时纬纱断头在1 根以下,织机效率达87%,下机一等品率达89%。

4.3 后整理工序

为提高布面的平整度、光滑度和光泽感,除一般整理工艺外,后整理中增加烧毛处理。工艺流程:烧毛→退浆→烘干→柔软整理→成检。采用LMH003F 型气体烧毛机对面料正反两面进行烧毛,减少布面的短绒,提高布面精细程度,烧毛车速100 m/min。采用LMA280 型松式退浆煮炼机退浆,工艺配方:4 g/L 淀粉酶 BF-7658,8 g/L NaCl,1.48 g/L 渗透剂 JFC,pH 值 6.5。工艺流程:50 ℃二浸一轧,轧余率120%→60 ℃汽蒸,50 min→80 ℃一格水洗→70 ℃一格水洗→50 ℃一格水洗→二格冷水洗→轧水。注意:淀粉酶要在60 ℃左右的热水中充分溶解化开、过滤后再加入轧槽,以防布沾污;淀粉酶在超过70 ℃时会失去活性,所以汽蒸时要严格控制水温。采用MH634A-180 型三层短环烘燥机烘燥,无附加张力,车速45 m/min。采用M988 型柔软整理机对面料进行柔软整理,工艺配方:6.5 g/L 亲水性氨基硅油AM-30 柔软剂,1.2 g/L 醋酸;工艺流程:50 ℃一浸一轧,轧余率为80%→150 ℃烘干1.5 min。开发的长绒棉桑皮纤维混纺段染色织面料实物照片如图2 所示。

图2 长绒棉桑皮纤维混纺段染色织面料实物照片

5 织物性能测试

对开发的织物进行常规性能检测,主要技术指标:织物单位面积质量113.2 g/m2,耐皂洗色牢度变色4-5 级、沾色4-5 级,耐干洗色牢度变色4-5级、沾色4-5 级,经向耐摩擦色牢度干摩4-5 级、湿摩4-5 级,纬向耐摩擦色牢度干摩4-5 级、湿摩4-5级,耐光照色牢度4 级,耐酸汗渍色牢度变色4 级、沾色4-5 级,耐碱汗渍色牢度变色4-5 级、沾色4-5级 ,耐 水 色 牢 度 变 色 4-5 级 、沾 色 4-5 级 ,pH 值6.6,无异味,未检出邻苯二甲酸酯、甲醛和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等有毒物质。

GB/T 2660―2017《衬衫》优等品色牢度要求:耐皂洗色(变色、沾色)不小于4 级,耐干洗(变色、沾色)不小于4-5 级,耐干、湿摩擦不小于4 级,耐光不小于4 级,耐酸、碱汗渍(变色、沾色)不小于 4 级,耐水(变色、沾色)不小于 4 级。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B类要求甲醛含量不大于75 mg/kg,pH 值4.0~8.5,色牢度:耐水(变色、沾色)不小于3 级、耐酸、碱汗渍(变色、沾色)不小于3 级,耐干摩擦不小于3 级。对照可以发现,开发的织物相关性能均达到或超过上述两个标准的要求[8-9]。

测试开发的面料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的 抑 菌 率 分 别 为(67.4±3.6)% 、(62.9±4.2)%。开发的面料抗菌性能优于同规格苎麻棉混纺段染色织面料,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抑菌性能。

6 结语

我们以桑皮纤维和长绒棉混纺纱为原料,对纺纱、织造、染色等工序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攻关,开发了段染色织面料。段染工序采用直接性不太高的K 型活性染料,以防止白色色节沾污;轧色纱在20 min 内蒸纱,以减少深色泳移;纱线充分烘干,以免造成搭色、沾色;采用整浆联合方式,合理配置张力圈,保证整经片纱张力均匀;采用无PVA 淀粉预湿上浆,贴伏毛羽为主,并注意小张力、小伸长、两高一低和保伸耐磨;织造工序适当加大上机张力,保证开口清晰;后整理工序通过烧毛、柔软,提高了布面精细程度。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长绒棉桑皮纤维混纺段染色织面料常规性能可以满足GB/T 2660—2017 优等品色牢度要求和GB 31701—2015 B 类要求,其抗菌性能优于同规格苎麻棉混纺段染色织面料,可用于高档衬衫面料。

猜你喜欢
张力工序染色
把握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在张力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无限路及其笛卡尔积、直积的孪生α-距离边染色
巧测水膜张力
基于B/S 架构的钻井全工序定额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关于路的k-方图的邻点可区别-边全染色和第一类弱全染色
浅谈SDS脱硫技术在炼焦工序中的运用
读古诗,你喜欢张力还是逻辑
论张力
△(G)=8且不含有三角形,4—圈的平面图的完备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