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孟德成
在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30 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的现场,本刊记者见到了呼秀珍。她对记者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利用‘呼老师工作室’,继续开展‘红领巾大讲堂’讲座;二是继续用歌谣的形式,让学生们喜欢我的宣讲。”
55年:教师是一辈子的职业
2018年,呼秀珍创立了“呼老师工作室”,这是咸阳市首家“道德模范工作室”。
“孩子学习压力大,产生不良情绪,呼老师,我该怎么做?孩子不愿意和我沟通怎么办?呼老师,我家孩子早恋该怎么办?”每周在工作室的时间,呼秀珍总是不停地接听电话,尽可能地为家长们排忧解惑。
面对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呼秀珍坐不住了。她告诉记者,2020年2月3日,她向红十字协会捐款5000 元:“驰援武汉去不了,我就捐点钱吧,钱虽不多,但是我一个月的退休工资。只要能多买一个口罩,青少年就能多一份保障。”
疫情期间学校开展网上教学,呼秀珍就在2020年2月开通了抗疫助学服务热线,针对上网课的一些问题和困惑,呼秀珍认真解答每一位学生和家长提出的问题。到5月28日,热线开通100 天时,共接到来自咸阳、西安、榆林、北京、上海等全国各地的电话208 个,人人有记录,为300 余人提供了心理帮助。“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永远没有暂停键,我是共产党员,国家有难时我必须做点什么。”呼秀珍说。
呼秀珍说,她最快乐的事就是做了一辈子老师,成了学生信任的良师益友
24年:全力以赴完成两个梦想
呼秀珍的24年,是以100 岁为终点的。
只要有时间,呼秀珍就去学校给孩子开展“红领巾大讲堂”讲座。讲座上,呼秀珍与学生们分享少年榜样的故事。
采访中,呼老师向记者说起了“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张彩艳的故事:“彩艳是2000年生人,家住在北极镇北玉村。她小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改嫁,父亲赌气离家出走,一走就是十几年杳无音讯。她就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她上4年级那年,她的奶奶突发脑溢血撒手人寰。10 岁的小彩艳,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洗衣服、做饭、干农活,这些成了她每天放学后必须得做的事。别人家的小孩子玩耍嬉戏,她就在地里干活;别的孩子进入梦乡,她才开始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说到这里,呼老师的眼泪就在眼眶中打转。“尽管彩艳身负家庭重担,可在学习上,她从来没有放松过。今年她考上了西北政法大学。” 张彩艳是呼秀珍关心过的学生,如今孩子出息了,呼老师满脸是自豪和骄傲。
在“红领巾大讲堂”,这样的实例不胜枚举。从1999年到2019年的20年里,呼秀珍共作报告1275 场,听众达38 万余人。
采访中,呼秀珍向记者展示了她6 本厚厚的谈心记录本,每一页都有序号、时间、学校、班级、姓名、问题,密密麻麻的清秀字体,是她关爱工作的见证。
呼秀珍老师的宣讲在当地青少年中很受欢迎。因为呼老师的宣讲是“唱”出来的。呼秀珍编写了许多歌谣,大概分为快乐歌谣、励志歌谣、少年追梦歌谣和垃圾分类歌谣4 类。这些歌谣简单易懂,朗朗上口。针对学生的烦恼和困惑,有许多快乐歌谣:“伸个懒腰,把烦恼赶跑;听听音乐,把烦恼忘掉;睡上一觉,把烦恼全抛,调整心情,把快乐寻找!”她把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变成励志歌谣:“葵花朵朵向太阳,红领巾永远心向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成为祖国栋梁。”她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编成少年追梦歌谣:“牢记习爷爷教导,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我们一定要做到。”
采访最后,呼秀珍对记者说:“关心下一代工作是老同志继续为党的事业工作的最好选择,我愿意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漫漫长路上,和其他老同志一起用汗水和大爱呵护花香,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