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博
摘要:对妇产科护理当中经常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展开探究。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45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护理期间的安全事件展开深入分析,对其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加以总结,同时将此当作依据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消毒隔离、药物、护理技术、护士以及孕妇自身都会导致护理期间出现一些安全事故。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当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这些隐患比较多,而且边角复杂,需要从很多方面强化安全管理。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5--01
妇产科护理属于综合性学科,由于产妇情况十分特殊,所以护理难度比较大,对于护理人员具有的专业知识以及技术水平提出很高要求。一般来说,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母婴安全存在紧密关联。有研究表明,进行妇产科护理期间存在不少安全隐患,除了极易诱发一些不良事件之外,同时还会影响产妇实际满意度,有时甚至引发护患纠纷。为此,本次主要对妇产科护理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相应防范措施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45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年龄介于23-35岁之间,平均年龄是(28.97±2.25)岁,孕妇孕周为30-36孕周,平均孕周是(34.42±1.15)周,且初产妇与经产妇的比例是32:13。
1.2方法
对我院妇产科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45例患者展开深入调查与分析,归纳总结引发安全事件的具体安全隐患,同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1.3观察指标
把安全隐患的实际占比当作本次实验研究的观察指标。
2结果
消毒隔离、药物、护理技术、忽视以及孕妇自身都会导致护理期间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在45例患者当中,3例是隔离消毒因素引发的安全事件,6例是药物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15例是护理技术这种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14例是护士因素引发的事故,还有7例是孕妇自身原因引发的事故。
3讨论
3.1妇产科护理期间的安全隐患
3.1.1孕产妇的因素
根据表1可知,进行妇产科护理期间,孕妇自身引发的事故占比为15.56%。据了解,多数孕产妇处于妊娠期间,普遍出现程度不同的负面情绪,比如抑郁、恐惧等。即将分娩之时,负面情绪还会继续放大,这样一来会让患者出现一些应激反应,给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不利影响,极易诱发相应的安全事故。
3.1.2护士因素
护理工作当中,护士主要扮演参与者与实施者的角色,一直在忙碌工作,所以需要具备过硬素质以及能力。然而,就实际情况看,在妇产科当中,一些护士不具备过硬素质与能力,同时缺乏工作经验,缺少责任心,进而导致其在工作期间忽略了安全管理,这对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不利影响,有时还会引发纠纷事件,极易导致护理工作出现相应的安全隐患。
3.1.3护理技术的因素
对孕产妇进行护理期间,护士应当运用严谨与规范的护理技术,这样才可确保护理工作得以安全、有序展开。就本次研究而言,护理技术这种因素共引发15起安全事件,占比为33.33%,在所有影响因素当中占比最高(P<0.05)。在妇产科当中,护士需要对各种护理技巧以及设备运用技术加以掌握,可以应对各种突发或者异常情况。而且,护士还需具备良好医护沟通与配合能力,可以协助医生完成相应的护理操作,如果不具有上述能力,极易引发相应的风险事件。
3.1.4药物因素
产妇分娩期间,需要用到很多药物,同时还需对产妇生命体征的具体变化加以密切关注,对药物剂量与药液注射速度加以适當调整,这样才可对患者安全加以保证。就当前情况而言,妇产科当中的护理工作非常繁忙,流程十分复杂,极易影响护理工作。所以,护理期间,一些护理人员会因自身缺乏观察力,忽略一些药物影响,进而导致护理出现隐患。通常会在产妇手伤害以后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这就加大了产妇的风险性。
3.1.5消毒隔离的因素
一般来说,良好环境管理能够提升护理整体安全性。就调查情况来看,隔离消毒同样是导致产科护理出现安全隐患的一种因素。产妇分娩期间会进行相应的侵入操作,如果没有严格消毒医用设备与器械,极易引发感染,这对产妇与新生儿安全产生威胁。而且,新生儿出生以后极易遭受空气当中的微生物侵袭,所以分娩之前,需把隔离消毒工作做好。
3.2防范措施
3.2.1建立风管小组
如今,需对产科护理进行安全管理。首先,管理部门需建立风管小组,在科室当中选择一些具备较强专业素质及能力的护士组成风管小组,同时选出组长与副组长。由于护理工程十分繁忙,而且涉及面非常广,所以在风管小组当中,还需建立消毒隔离、药效与设备仪器小组,分别负责相应的护理工作,确保护理工作具有协调性,同时各小组之间能够相互监督,一同进步。
3.2.2构建风险管控这一体系
进行护理工作期间,需对风险管控这个体系加以完善,就调查情况而言,妇产科当中存在不少安全隐患,这和风险管理这一体系不完善存在紧密关联。现阶段,需根据实际情况构建风控体系,把实际情况当作依据,设立质量管理、核查与风险预见这些制度,构建健全的风管体系,进而确保护理工作得以高效开展。
3.2.3强化环境管理
产科护理期间,需对环境进行严格管理,比如针对待产孕妇,应对病房设置与环境加以合理布置,保持适宜的湿度与温度,每日注重室内采光与通风,严格打扫病房卫生,尽量为产妇创设一个舒适、温馨的病房环境。同时,针对即将分娩的这些产妇,需把隔离消毒工作做好,同时从术前、中与后展开针对性的隔离消毒工作,对感染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参考文献:
[1]马二丽.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隐患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5):99-100.
[2]郑君驰.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探究[J].心理月刊,2019,14(19):120.
[3]刘晓慧.妇产科护理常见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