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思豫 高凡宁
摘要: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国家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要求更加严格,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土木工程建筑进一步创新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技术创新的重点,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主要材料就是混凝土,混凝土的配比与添加顺序对到混凝土材料性能和强度有着重要影响。文章研究内容针对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技术开展,结合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因素,对施工技术要点进行详细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材料配比;振捣频率
引言
混凝土材料在耐压和抗旱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材料中。但是在混凝土配置、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各种外界因素变化(温度、机械设备参数影响、施工技术)都会对混凝土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容易导致混凝土项目出现裂缝等病害。优化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病害问题的出现,提高混凝土工程项目的质量。
1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因素
混凝土施工涉及很多环节,很多因素的存在都会对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温度变化、混凝土配比以及混凝土浇筑方式,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最终成形和浇筑质量。很多建筑项目在投入使用一阶段之后就容易出现裂缝等病害问题,大部分原因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相关的影响因素,在混凝土配置、浇筑以及振捣环节施工出现问题。另外,原材料配置比例不合理、搅拌不均匀、浇筑不均匀等问题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同时将质量较差的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容易造成裂缝问题的出现,因此制备质量优良的混凝土也是混凝土施工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2 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 混凝土的混合拌制
混凝土是多种建筑材料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它主要成分包括石子、沙、水等物质,需要根据施工项目的不同来进行合理配置。在具体配置混凝土配置过程中,需要结合相关的设计方案以及实际项目制订合适的配比方案。不同的结构对于混凝土的硬度要求是不同的,一旦混凝土的配比出现偏差,就可能影响项目最终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实际进行混凝土的混合拌制过程中,需要做好试验工作,保障配置的混凝土能够更好地满足项目的实际需求。只有保障混凝土混合拌制合理,才能更好地为后续浇筑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地防止裂缝等病害问题的出现
2.2 使用科学方法控制混凝土结构温度
混凝土结构浇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温度控制,充分考虑多方面的主客观因素来制定土木工程的施工方案,避免不利因素对于混凝土结构整体质量的破坏性影响。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之中,施工团队应当充分结合施工经验以及施工目标的特点,不断优化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施工团队在建设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过程中,明确施工标准和技术规范,按照施工温度需求来落实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施工现场的数据和信息来设计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方案,实现更加合理、协调的材料选择、科学配比、温度控制措施,必须加强土木工程混凝土配比和浇筑方式的管理、落实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实现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高质量进行。土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重点监控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安全性,全面提升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建设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功能。
2.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是将配置好的混凝土浇筑在相应的模板当中,从而使得混凝土凝固为相应的形状,该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在开始混凝土建筑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对搭建的模板以及钢筋位置进行充分的检查,重点检查钢筋的位置是否安装合理,这样能够防止在混凝土浇筑前后,钢筋位置出现偏差,造成钢筋裸露在混凝土的外侧。与此同时,在开展浇筑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做好准备工作,确定浇筑具体的技术、浇筑高度以及混凝土隔板的相关方案。只有确定了相关的工序,才能够更好地选择相应的振捣工具。在具体开展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结合具体的项目合理设置浇筑时间和浇筑混凝土的量,从而一次完成浇筑,减少浇筑次数。多次浇筑会导致混凝土凝固成型不均匀,容易产生裂缝。并且为了减少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还需要尽可能地缩短混凝土浇筑的时间,从而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混凝土浇筑环节,需要保障模板和钢筋位置处在正确的位置,密切注意模板以及钢筋的位置,从而防止钢筋错位或者挡板错位的情况。
2.4混凝土振捣
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确保在结构中均匀的分布混凝土,因此提高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随后施工方组织工人严格依照设计要求规范的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处理,该项技术的主要作用是消除混凝土内部的空隙,最大限度的改善整个结构的安稳性、。在混凝土振捣阶段,施工人员需要合理操作设备,顺利开展振捣工作。因为振捣工作具有较大的工作量,施工单位需要发挥设备的作用,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 施工单位需要结合振捣要求确定振捣半径,严格开工至模板和振捣器的距离,在实际实振捣阶段,施工人员要注意远离钢筋等材料,根据规范要求向混凝土中插入振捣器,混凝土插入深度要在 50mm 以上,保障栈道的充分性。施工人员要合理利用表面振捣器,避免暴露振捣边缘位置。在使用附着式振捣器的过程中,要主要提前演练实际情况,提高振捣工作的精准性。 完成混凝土铸造作业之后,施工单位需要立即开展后期养护工作,加强控制混凝土饱水状态,避免过快的蒸发混凝土水分,施工人員要定期洒水,为混凝土结构补充水分,避免引发收缩裂缝。压实处理混凝土表面之后,施工人员需要立即落实覆盖处理措施,保障混凝土结构的湿润度。
结束语
因为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重视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保障建筑企业的综合效益。施工单位在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提高技术应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需要提出质量控制措施,从而可以推广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推动我国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峰.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J].砖瓦,2021(03):116+118.
[2]陈源.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1(02):108-109.
[3]杜娟.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居舍,2021(0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