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曼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城市景观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通过对以往城市景观建设的分析,发现其存在诸多不足,不仅降低了景观建设的质量,而且损害了景观工程的综合效益。对园林施工的技术要点和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要点;管理对策
1园林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园林工程施工前,设计师需要科学地选择园林工程施工场地。选址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这项工作完成后,专业人员需要对景观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放样,并对景观工程的施工量进行估算,这也是景观施工技术控制的重点。景观建设的发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施工区的气候因素和环境因素。因此,如何营造园林景观,种植什么样的植物,植物的层次划分是园林建设阶段技术控制的重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建设除园林植物种植外,还涉及假山等园林装饰物的建设。技术人员需要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对建筑材料的特性进行分析,以保证所用材料不会过早风化,并能很好地保持其稳定性。结合园林工程施工区的气候特点和环境特点,种植适宜的植物,是园林工程施工阶段应用控制的技术要点。
2园林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前期准备问题
景观工程施工前的有效准备是景观工程有序发展和合理推进的关键,对整个景观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如果做好景观建设工程的前期准备,景观建设工程已经成功了一半,这对提高城市绿化水平非常重要,对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就广州市许多景观工程的施工过程而言,景观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性不足,三者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且项目施工前施工意见未达成一致,严重影响景观建设前期高效准备工作的开展,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景观建设思想的核心和主要目的不能完全落实到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具体工作中,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需求和问题得不到有效及时的反馈,管理人员的计划整改令不能有效下达和执行。
2.2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景观施工的具体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配备一支由具有较高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组成的施工队伍,一支能够设计科学合理的景观施工方案并及时优化调整方案的设计队伍,以及有效管理各参建单位对工程建设全面监督管理的管理队伍。然而,在广州市一些地区的园林建设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施工工艺不当、园林技术不配套、技术和工艺使用不当等是因为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园林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2.3工程验收问题
园林工程建设项目要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园林工程完工后,不仅要能够提高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因此,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价值、观赏价值以及工程的质量等方面都是验收阶段需要重点关注的。但是在一些园林建设的验收阶段,验收人员通常会因为园林建设工程相关信息与数据的不全、对园林施工技术与设备的了解不深、在开始验收之前没有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等问题造成验收结果不能真实、准确的反应园林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对于后期的灾害的预测与防止,工程内容的维修与养护等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园林工程的验收更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员,选择更加科学、更加合适的验收方式,采取科学合理的园林工程评价标准。
3园林施工管理对策
3.1控制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园林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以从如下方面做内容上实施具体的管理。第一,园林的具体施工人员需要了解园林建设的主旨,并安排园林建设设计人员勘察施工现场,了解实际施工环境,从而设计出与实地施工环境相符的图纸,具体的勘察内容包括施工现场及周围的环境、现场施工条件、施工中电源情况、交通情况以及施工周围的生活环境等。其次,从项目部的角度考虑景观建设技术。园林施工质量管理是项目部的一项重要工作。相关制度的建立需要建立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并随着园林建设的实施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同时,实行项目责任制,把园林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交给具体的工作人员,由他们专门负责园林施工质量管理。另外,园林施工指挥部全面负责施工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实行全员质量管理,加强园林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控制;景观建设目标需要按照岗位职责层层落实,确保景观建设的各个环节和施工过程都有专人管理。三是加强景观工程设计人员、技术人员和实际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使他们相互了解工作环境和工作要点,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施工前的技术控制能力,从而准确运用园林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园林施工,提高园林施工质量,保证城市园林绿化效果。由此可见,控制施工前准备是提高园林施工技术水平的关键措施。
3.2核对施工图
专业人员核对施工图是进行园林施工的基础和前提。能够理解和掌握设计理念和意图,对后续施工具有指导作用。如果实际施工情况与设计图纸有冲突,应加强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的沟通,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开展设计变更工作,避免影响施工进度。在施工图审查中,除了设计单位的资质外,还要保证图纸的合理性,满足园林工程的施工要求。
3.3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是工作的基础和指导,可以提高园林建设的规范性,保证每个施工环节有章可循,提高园林工程质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施工人员进行资格审查,确保持证上岗。建立健全责任机制,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和义务,出现问题能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审查施工队伍的资质,确保其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在企业内部,要根据自身发展实际,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监督管理制度的落实,确保制度细则在具体施工中的落实,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
3.4提升人员素质
在园林建设当中,绿化施工是一项重点内容,施工人员除了要对施工技术与工艺进行把控外,还要及时纠正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严格监督技术的执行过程,确保清理与检验工作符合施工标准与规范。对于相关施工资料进行汇总和保存,为质检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定期培训施工人员,使其掌握园林施工的先进技术与工艺,规范设备的操作流程,明确施工中的难点与重点。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工种的不同实施分层培訓,差异化的培训方式与内容,可以针对性提升其专业水平。结合会议、材料指导和实操培训等多种方式,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考核,防止培训工作出现流于形式的问题。
3.5确保物资质量
在进行材料的采购时,应该提前做好市场调查,保障其合理的性价比,防止价格过高对施工成本造成的影響。选择节能环保的施工材料,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防止对周围环境的破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运输建筑材料时,应选择专业运输车辆,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防止材料在运输中损坏。对施工材料进行现场抽样检测,确保其规格、质量、数量满足园林施工需要,杜绝使用不合格产品。在材料的存放上,要做好防潮工作,检查机械设备的关键部位,防止施工中突然出现故障,保证施工的连续性,减少对施工进度的影响。花草管理也是工程质量的关键。要全面调查当地气温、土壤、水质等情况,对花卉移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防止大面积死亡。
结束语
为了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需要加强景观建设的质量控制,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环境需求。施工中要做好准备,严格控制表土回填、定点放线、苗木移植等技术要点。审查施工图时,要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设计与施工的有效衔接,完善管理制度和责任机制,提高施工规范化水平。同时,注重人才的专业培养,提高其综合素质,逐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通过规范化的技术要点和管理对策,景观建设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绿化效果能够满足当前城市建设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敏.看世博:园林人的骄傲[J].园林.2019(11).
[2]章锦涛.浅析城市园林精细化管理对园林建设的影响[J].现代园艺. 2020(15).
[3]黄健清.新城镇化视角下智慧园林建设路径解析[J].中国住宅设施. 2021(05).
[4]熊鹏.提高园林施工管理水平的几点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6(41).
[5]臧华,刘密谦,刘硕,马福强.小城镇建设中的园林绿化[J].小城镇建设.2002(01).
[6]范玮,郑莉.园林材料的应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5(22).
[7]陈朝辉.走出本省园林误区,建设高效园林绿地[J].广东园林.2002(01).
[8]黄玟.浅谈园林工程中园林施工新工艺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 (21).
[9]樊艳菊.成都园林的特点与发展探索[J].草业与畜牧.2010(04).
[10]郭英措.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园林绿化的发展研究[J].特区经济.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