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
湖南省隆回县是一个英才辈出的地方,被誉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就诞生在这里。当代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仁文也是其中之一。
第一次听说刘仁文这个名字,是20世纪90年代初他在中国政法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当时我听大哥说我们家乡有个很优秀的青年在这里读研究生,文章写得很好,叫刘仁文,我顿生仰慕,很想见见这个老乡。大哥家就在中国政法大学附近,于是我好几次在大哥家吃完饭后就去中国政法大学校园里溜达,幻想能够在校园里来一场巧遇。
转眼多年过去,那时我在全国劳模欧阳恩成老师工作的建华少儿活动中心帮忙编辑报刊,有一次随大伙去了刘仁文先生老家。大山巍巍,小路崎岖,陡坡峡谷,我走得汗流浹背。看着眼前的风景,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画面:那是一个少年的背景,在烈日、风雨、冰雪中来往于木屋与学校之间。我在想,仁文先生的求学之路应当是这样的吧。
终于,我们一行人爬到了山上,我长吁了一口气,清风远远而来,满身爽快。举目四望,青山茫茫,大气浩然。我和大家走进几座木屋中的一座,见到了仁文先生纯朴的父亲和灵秀的母亲。热情招呼后,仁文先生的母亲走到柴火灶边开始烧开水。只见她端庄地坐着,手拿铁铗,往灶里填柴,那种慈爱、刚强以及灵秀霎时震住了我,我情不自禁地举起相机拍了下来。
之后,我把这张照片寄给了当时已经在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工作的刘仁文先生,他很高兴,也很感动,我们也由此交往起来。我给他寄过自己出版的散文集,他也回赠我他的法学随笔集。我的每次去信他都认真回复,鼓励有加,但我知道他经常在国内外奔波,工作特别忙,所以尽管我多次去往北京,也不敢轻易打扰,只反复拜读他的赠书。
2015年,我接受“邵阳文库”中《陈早春的文学世界》一书的编辑任务,到北京拜访隆回当代大儒、人民文学出版社前社长陈早春先生,先生特意嘱咐要把他给《法律行者——刘仁文法学随笔之三》写的序言收进去。在这篇序里,早春先生从文学方面对仁文给予了很高评价:“他既是法学家,也是作家。这本随笔集中很多随笔和散文一般作家不见得能强过他。”接下来,他对仁文写情的、写景的、议事的及游记等诸多作品逐一进行了赏析,尤其对《难忘弗莱堡》一文赞叹不已,说此文将弗莱堡这个德国小镇的美丽、悠闲、静谧写得淋漓尽致,有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连忙找到该文,情不自禁与作者一番神游。文章确实绘声绘色,丰富的层次和优美的描写让文章既生动又舒展,极富感染力。
也就在这年的某个夏日,我与陈早春先生及其家人在一个四合院中吃过晚饭,天黑了,我特意步行来到离得不是很远的建国门中国社会科学院总部,坐在楼前路边树下的长椅上,想象着在这里工作的刘仁文先生以及他在大门口进出的身影,并抬头仰望灯光中的大楼,想道:他平时在哪扇窗内呢?就这样怀着朴素的敬仰之心,我对他做了一次“没有约见的拜访”。日后跟他提起此事时,他动情地对我说:“咱们交往这么久了,你去我老家拍下的我母亲在灶前生火的照片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照片之一,你到北京来应当告诉我,给我一个见面的机会。”
直到2018年7月6日,我和刘仁文先生终于有了一次长长的见面。这次来北京,是为了参加陈早春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告别仪式结束之后,刘仁文组织部分亲友为早春先生召开了一个小型追思会。随后,他专门邀请我到附近的时差咖啡厅茶叙。他从车的后备厢里给我提出早已准备好的两袋子书,都是他的著作,一一签名送给我。在平时的微信交流中我知道他的时间排得很紧,他能抽出这么长的时间与我见面,实在让我感动。
咖啡厅外阳光明亮,我们坐在咖啡厅中的大窗边聊天。刘仁文先生谈家乡往事,谈对老师的思念,他说在建华中学读初中时,一位县城来的年轻女老师上课讲普通话,一些顽皮的同学就挖苦和取笑老师,结果把这位老师气哭了。下课时,老师说:“我今天讲普通话被你们气哭,将来你们讲不好普通话也会有哭的时候。”
“老师这话说得对极了,人生奋斗无止境,说不好普通话,讲课、上电视困难重重,咱们隆回的老一辈欧阳涛老师和陈早春老师都吃过这方面的亏。所以一定要从小学好、练好普通话,包括英语,也要大声地读出来。”刘仁文先生如是说。大学期间,他曾因普通话说不好而深受苦恼。苦心人天不负,后来经过努力,居然能在学校辩论赛上获得最佳辩手的称号。如今,虽然能上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接受专访,并在国际会议上用英文发表演说,但他还天天不忘学英语,洗漱、早餐时听,开车、散步时也听,总之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难怪仁文先生硕果累累,成为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原来是有这样一种勤奋与毅力。有了这样的勤奋与毅力,怎能不日有所获、集腋成裘呢?
我早就读过刘仁文先生的《法律应与诗书通》。从中,我知道他每年都在《检察日报》副刊的《每月名家》专栏发表散文作品,且坚持了十余年。早些年他多写些海外游记,近些年他侧重哲理思考之类,所发表的文章被《读者》《作家文摘》等多处转载,并被收入多种名家哲理美文、年度最佳杂文、中学生课外读物等著作,有的还被一些刊物载入了“经典”版。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次北京延庆召开的全国检察系统文学笔会上,组织者安排仁文先生与著名作家莫言先生给参会代表谈创作体会。原本让莫言先生先讲,但他说去年已经讲过了,再讲也讲不出多少新意,还是请刘老师先来。推卸不过,仁文先生只好把自己在写专栏文章时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报告给大家,没想到得到莫言先生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他在接下来的发言中数次引用了仁文先生的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仁文。(摄影:方圆记者 张哲)
坐在咖啡厅,我把所知道的这次笔会上的事提了出来。仁文先生听了,说那是莫言先生的谦虚与美意。接着,他又进一步对“法律应与诗书通”的主张作了展开,听得我连连点头称是。是啊,诗书,文化也,文化是人性的体现,而法律也必须反映人性。天下好的经得住历史考验的文学作品和法律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与人性相通。
仁文先生说,他在从事法学研究的工作中,每年都要尽可能从法律条文和案例中抬起头来,思考一些人文问题,他认为这不光是修身的需要,对研究法律与法学也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他还深情地说,故乡给了他灵感和寄托,乡愁是他写作和思考的一个重要资源,不光文学,还有法学。
这才是具有大情怀的人所体现的精神和境界。面对这位从家乡大山中走出的法学家和作家,我深受感染,除了敬佩,还有他那自然而然流露出的谦逊与低调。
时间过得太快,我们要告别了。走出时差咖啡厅,他一路相送,直到地铁入口,虽依依不舍,也只好互道珍重。此时,与仁文先生畅谈后带来的那种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之感,充盈着我的内心,久久难以忘怀……
(作者系湖南省隆回县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