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晨
什么是个性?表面上看,“个性”的含义似乎很简单,那就是独特,有别于其他人。因此有人便说:“有个性就是讨厌大部分人所喜欢的。”
这么说好像是有点道理。讨厭大部分人所爱,就相当于走向了与“多数人”对立的“少数人”,思想独特、不人云亦云,不就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嘛!
然而,这是真正的“个性”吗?
我认为不然。这种行为在表面上使一个人“鹤立鸡群”,但实际上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并不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对他人所爱之物、所做之事,不加分辨地反驳、排斥,以此显示自己的特立独行,这不是个性,而是刻意与别人较劲。时间一长就会被大家识破,甚至被人嘲笑。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个性呢?
我认为,真正的个性应该是一个人既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世方式,又能尊重、理解他人;一个“有个性”的人,既能保持自己的独特,不人云亦云,也不会刻意与大众对立。历史上有许多这样有个性的人,我认为最典型的例子当属欧阳修。他在朝中做官时,论事直切要害,敢言政事得失,因此得罪了许多人,这已然十分“有个性”;而当庆历新政失败之后,他被朝中的保守派打压排挤,贬到滁州去做官,面对这样的现状,欧阳修难免内心沉郁,但他并没有沉溺于此,而是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甚至“与民同醉”,显得个性十足。
无独有偶,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写下了“采菊东篱下”的悠闲诗篇;李白不容于权贵,挂靴而去,却仍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豪迈胸怀;苏东坡屡遭贬谪,生活窘迫,仍有“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旷达自在……他们的故事都告诉我们——真正的个性不是“愤世嫉俗”“特立独行”,而是保持自己的独特思想,同时又能从容生活。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处处强调个性的时代,但我们应当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个性,做一个真正的“有个性”的人。
【浙江乐清市知临寄宿学校九年级(A3)班,指导老师:陈蓉蓉】
点评
这是一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的议论文。考生先是提出一些人对“有个性”的片面理解,然后通过反驳这一观点,树立了自己的观点:“真正的个性,要求一个人既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世方式,又能尊重、理解他人。”“我们应当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个性,做一个真正的‘有个性’的人。”作文结构清晰,论点鲜明,论证深刻有力,体现出考生思想的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