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华:笔下的修行与艺术

2021-01-14 07:17方观生
ViVi美眉 2021年9期
关键词:碑刻书法艺术

方观生

书法虽是瞬间表现的艺术,但体现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修行。挥动手腕,笔墨在宣纸上留下印迹,这一笔一画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艺术,注入了作者的思想境界。“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南朝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指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要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形”指的是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指的是书法的神采意味。中国的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李斯的《泰山石刻》《会稽石刻》被视为书法艺术的珍品,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柳公权一字千金……历史上涌现的书法家不胜枚举,流传的书法作品为世人称赞,这些作品不但有很好的艺术价值,还极具视觉观赏性,成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

岭南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广东致力于推广本土传统文化艺术,在书法方面有着良好传统。中国文化艺术研究中心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秦建中称:“有香山陈立华者,聪颖好学,嗜玄妙之伎,远法汉魏,近取时贤,标新卓立,誉满羊城。”陈立华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广州羊城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致公书画院副院长。陈立华的书法作品获广州市第六届文艺奖三等奖、第四届“南雅奖”广东省书法篆刻大赛金奖;人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一届广东省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获三等奖、“大沥杯”广东省第三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获三等奖。

陈立华研习碑体书法多年,对于运用“笔法”表现刀刻的碑体书法他有自己的看法。秦建中曾言:“其(陈立华)笔取法《张猛龙》《龙门造像》及北魏之墓志,以方为主,方中带圆,行笔爽朗灵动,稳而不浮。”

中国书法史上有“帖学”和“碑学”两个流派,又有“南帖北碑”之说。帖派推崇名帖墨迹,碑派推崇碑刻摩崖。秦汉隶南北朝碑刻是书法史上的一座高峰,书风雄强朴拙,今人多习之。米芾在《海岳名言》中直言道:“石刻不可学”,此言过于武断。启功先生在《论书绝句》中有语:“透过刀锋看笔锋”,一语指出学习碑刻书法所应注意的外在因素的影响。

学习书法之人都有过临摹经历,初学者临帖往往纠结点画的形像,结果则是形不像、神更不具备。随着书法学习渐渐深入,我们就开始明白一个道理——临像不是目的。学习书法要通过临帖吃透原帖精神,达到修炼笔墨素养的目的,进而努力走在原帖的轨道上。

前文所说书法是瞬间表现艺术,这也就很好地回答了临摹不像的质疑之声,书法的神韵主要靠个人的内在修行,每个人的性情不同,用笔习惯也大相径庭,难以“复制粘贴”,让王羲之两次书写同一副作品,也不可能完全一樣。

那么,该如何“透过刀锋看笔锋”?很多人认为学过一段时间墨迹,就能自然理解碑刻。话虽这么说,但要真正做好的难度很大。碑刻书法很难看出古人如何用笔,需要靠丰富的书写经验来分辨“刀锋”下的“笔锋”。初学者要选择清晰的版本,能够看到线条的变化,临摹时需注意从刀锋到笔锋的“翻译”。

挥毫落纸方劲古拙

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陈立华师从李伟、李家培研习隶书,秦建中评价他的书法“古雅之气相传,厚拙之风无失”“然立华之书,非以碑学概之,钟王以下至清人手札,亦有涉猎,融帖于碑,纵横肆意,挥洒自如,兼得意趣之妙,喜蝉玄妙之真”。

陈立华对隶书的研究颇为深厚,他认为练习隶书从选帖、读帖、临帖,到教学每一个环节都十分重要。在选帖方面,陈立华以著名的汉碑《礼器碑》《张迁碑》《西狭颂》为例,在他看来要选择文物出版社八十年代出版的版本,这些书帖十分严谨、还原度高,利于学习。在读帖方面,陈立华建议不仅要读不同版本的帖,还要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思考。分析碑刻中的字形、字义,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应该对每字的出处进行考证。注意一些碑刻中的错误,不可以囫囵吞枣,照单全收。在书写时,陈立华认为汉碑临写要有碑刻的力道,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学习隶书,始于一家,但也需要博采众长,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学习隶书,不是闭门造车,需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在创作时,还要根据书写内容要选择不同的碑刻风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指引,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这给包含书法在内的思想、理论、文化、艺术战线的同志们赋予了新时代的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陈立华以继续推进“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工作为己任,在书法创作卜以主旋律和正能量创作为基础,将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展览及交流活动,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

文艺作品具有传递正能量、鼓舞人心的作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艺创作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耳旁响起《黄河大合唱》熟悉的旋律,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感动;“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融进祖国的江河”,《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唱出了人民卫士“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境界。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为配合防疫工作,疫情期间广州所有展厅、剧院等文化场所停止对外开放,但众多的文化艺术从业者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是战疫坚实的后备力量,时刻以他们独有的表达方式记录着这段牵动人心的历史。他们创作出一批传播正能量、凝聚精气神的优秀文艺作品,记录感人故事、讴歌人间大爱、宣传预防知识,传播社会正能量,以文艺的形式,为打赢这场特殊的疫情防控战贡献力量。

陈立华始终发挥文艺记录历史、鼓舞人心的作用。在战疫前线,医务工作者的辛劳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陈立华配合市、区文联共同创作战疫题材文艺作品,他写下作品《大医精诚》,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医者不仅有着精湛的医术,亦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陈市华意志坚昂,“我对广州这次防疫战抱着必胜的信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只要我们不传谣、听指挥,积极地配合执行各种防控措施,大家团结一心,一定可以战胜疫情,生活很快就会回归正常。”

在危急时刻,总有文艺的光芒让我们坚信希望,文艺作品将义无反顾的担当、乐观积极的精神、团结一致的信念化作融入情感、融人思考、融人灵魂的作品,鼓舞人民坚定信念、英勇无畏、砥砺前行。

猜你喜欢
碑刻书法艺术
明显陵碑刻图式元素的艺术特征探析
纸的艺术
诗书画苑
欲访汉碑游齐鲁 致尚宽厚遗绪新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书法等
爆笑街头艺术
图说书法(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