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感培养的策略探究

2021-01-14 20:45陈雯
考试周刊 2021年98期
关键词:情感培养道德与法治策略

摘 要:情感缺失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常见问题,文章从课程意识的专业智慧、有生活根基的主题活动、回归生活的深度学习角度,探求道德情感教育的有效之策。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情感缺失;情感培养;策略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感缺失一直是道德情感教育备受关注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的课改难题。不可否认,传统的品德课教学明显存在着重道德认知、轻道德情感的倾向。新课改以来,情感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偏离教学目标、活动设计浅表化、缺乏有效延伸等实践中的新问题也随之而来,看似热闹的课堂,情感教育仍然缺失,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由此引发了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让儿童“进入现场”深度学习等诸多的反思和探索,形成了对“有生活根基的道德情感培养”的实践基础,这些努力均力求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有效解决生活问题,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为此,笔者试以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爸爸妈妈多辛苦”为例,探讨情感培养在课程与教学中融入的具体策略。

一、 立足学科特点,明确认知困惑,让教师拥有研读教材背后教学立意的专业智慧

(一)课时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与落实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去设计和实施,目标定位与落实是教学成功的关键。第一,课时目标准确定位是一个“致广大而精细微”的凝练过程。首先,从目标层级上依次精细。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题目标、课时目标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层级关系,制定下位目标必须明晰上位的目标。其次,单元与课时目标上相互关联。在内容编排上,每册教材都聚焦一个教育主题,下分几个单元;各个单元教学都呈现了一个主题,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内容之间总是存在着横向或纵向的诸多联系,而一篇课文的每一课时则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内容。第二,课时目标的有效落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联系统。《道德与法治》课程“三维目标”蕴含于一切学习活动之中。既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的过程,也是经历一个主体自我建构的过程。

(二)主题探究活动的设计与优化

《道德与法治》的目标体系是通过教材组织的方式来呈现的,主题构成了教材的内容框架,是探究活动的核心,“活化教材”与“优化活动”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基于教材,“用教材教”。统编教材是采用课文话题式、副版绘本式、单元主题式的结构组编的,具有丰富的内容层次、清晰的逻辑结构。主题是活动的导向,其为教师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思路。作为教材主体补充的副版绘本,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通过与绘本、主人公和自己展开对话,在“道德认知”的感性和理性中奠定精神。主题活动设计要依托教材,从教材中寻找资源,通过整合多样活动来架构和形成课堂内容。第二,“活化”教材,优化活动。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所有的内容几乎没有纯思维性的知识,都来自对社会现实和人的发展责任的担当,回归对生活的导向和规范力量,更多强调的是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教材的意义处于“待生”状态,需要教师重新“激活”使其显现为“生命态”,变“以教材为世界”为“以世界为教材”。主题设计优化不仅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引,梳理渐进、多元的活动主题,而且要从教材中提取、创生教学价值,关注学生需求,体现学生立场,直指问题的解决。

(三)运用课程资源了解学情与导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以学定教、材料提供、自主探究、有序展开的连续过程。只有充分利用家长、学生资源,开展课前主题探究设计,才能了解学情,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共情,进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1. 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需要,运用家长、学生资源,设计了“学生家庭生活情况调查表”,基于学生表现,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微信、QQ与大部分家长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并对部分家长进行重点采访。准备适合各个教学环节的课件、音乐、视频、照片和网络等资料。

2. 体验导学

课前两周布置前置性作业:坚持一周做一项家务劳动;观察父母在家一天做了哪些事,填写“一周学生家务劳动情况统计表”“父母一周家务劳动情况统计表”,重点观察记录做每件事所花费的时间;跟父母上一天班,了解父母工作情况,收集父母辛苦的事例,对父母生活和工作的感受进行专题采访。

二、 运用“对话”思辨,注重综合体验,让学生“浸入现场”中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

(一)“从身边事感受父母生活的操劳”主题活动

1. 问题研讨,指导学会学习

围绕“爸爸妈妈每天会为你们做哪些事?”问题,联结起家庭生活与课堂学习,开展交流、对话,联结起家庭生活与课堂学习。借助课前“一周学生家务劳动情况统计表”“父母一周家务劳动情况统计表”主题探究活动的学习材料,让同桌间开展小组合作,学生对父母一周家务劳动的项目之多、花费的时间长短有了初步的了解。引导学生的道德思维向道德问题延伸,实现知识与道德的联结,关键是要把握好学习问题,设计渐进、多元的活动主题活动。聚焦“在场因素”的“做饭”普遍性事例,运用“算一算”的环节,量化出一次花费在“做饭”上的时间,并推及一周、一年时间,再与自己一周做家务时间进行比较。活动性体验,建构生活经验与内心感受的“对话”,由此展开“做一件家务事是容易的事,你做到了吗?”反思性评价,激活道德主体自身的独白和“对话”,“父母堅持几百、几千次是容易的事吗?”评价性体验,促进道德认知与道德信念的发展,使思维和情感活动走向深刻和丰富,从而生成基于事实判断的价值选择。“算一算”的环节,通过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转化。

师:同学们,现在来做个有心人,来算一算爸爸妈妈为我们做饭花费了多少时间,你知道做饭需要哪几道程序?

生:洗菜、炒菜,还要切菜。

师:如果说洗菜、切菜需要10分钟,炒一个菜需要5分钟,那么做一道菜需要多长时间?

生:15分钟。

师:一顿饭如果做4个菜的话,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生:(很快的)1小时。

师:那一天花在做饭上的时间呢?一年呢?

生:哇——,10950小时!

师:课前老师做了观察记录,如果把爸爸妈妈一周所做的每一件事时间加起来,是多少呢?一年是多少?

生:哇!数不清了!难以计数啊!

……

2. 拓展延伸,引导体验学习

做饭、洗衣、拖地等习以为常的事,也许孩子司空见惯而感受不到父母的辛苦,“算一算”的环节,惊叹声就是激起学生心中涟漪。“实话实说”环节设计:“你坚持一周在家做一件家务的感受”交流;“你有没有坚持一个月以上的?”“洗一次碗、拖一次地是容易的事,你坚持天天做过没有?”探问;“坚持几百、几千次是容易的事吗?”的追问,孩子们为之动容。这些源于学生实际生活和真实的道德冲突,探究了儿童真实的道德困惑,由此展开了有思维深度思辨、敞开表达,既有对事实与现象的再认,也有道德主体自我认识和教育;既有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真实的内在感受的“对话”,也有道德主体自身的独白和“对话”,这使思维和情感活动走向深刻和丰富,从而生成基于事实判断的价值选择。

(二)“从细微处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主题活动

1. 情境体验,激发道德情感

没有情感的教育是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也难以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和认同感。针对“从细微处感受父母工作的辛苦”的主题,笔者设计四个问题:“你的父母是干什么工作的?在哪里上班?”“爸爸妈妈上班时要做些什么事?”“你觉得爸爸妈妈工作时是快乐的吗?工作中有没有烦恼的事?”“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地工作吗?”在开放的、框架式的结构统领下,通过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动态的综合学习,促进了学生个体与情境的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创设两个情境开展活动:第一,“父母工作多辛苦”(课件呈现)——选取从事医生、农民工、个体经营者工作的学生家长典型实例,让学生感受“细微处”背后所承载的是思想、精神。第二,从“教材中父母”到“自己的父母”典型实例(课件呈现)推及“天下的父母”的“典型情境”视频播放。

学生以种种角色存在于真正生活中,与“教材中父母”的“对话”,可以触发学生对过往生活做出“我曾经做过什么?”“我是怎么做的?”的反思;对“自己的父母”事实与现象的再认,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知识和价值指引;对“天下的父母”的探究与认同,指向其真实的道德发展需要,这是逐渐把学生置于“我”和社会,“我”和他人,我和“我”的对话之中,激活道德主体自身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展开对话思辨,真正内化解决问题的深度学习转化的过程。

2. 内生于心,助推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人们道德品质形成的最重要标志。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引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接受和认同,在感悟与反思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由此指导自身行为。聚焦“爸爸妈妈这么辛苦的工作为了什么?”问题,先从学生自己思考、表达出发,再用“父母的心声”(视频快闪)——父母的真情告白对接,最后在《獻给爸爸妈妈的歌》(配乐诗朗诵)中升华。在“爸爸妈妈这么辛苦,我们应该怎么表达?”“哪种表达方式更好?”的追问下,实现“角色代入”和对话思考。自己和别人的道德需求、道德感受是道德认知的外化,是知与行的结合,

更体现了主体行为的自觉和理性。在教学中,将明理、激情、导行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学生正确行为动机,利用对动机的教育达到对学生行为的教育,水到渠成地实现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的横向联系与衔接。

三、 回归生活世界,促进深度学习,让学生在有生活根基的实践中提升道德行为能力

(一)回归生活,彰显课程特性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着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综合性课程。“爸爸妈妈多辛苦”两大知识组块的主题活动的五个“起势”问题,所追求的不是学生给一个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重新建立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连接,在主题活动中自主“发现”问题,展开对话思辨,体验到应有的牵引力量,产生震撼心灵的感悟,探究解决生活“问题”,在道德践行中实现道德自主建构的过程。现实生活是学生道德认知形成和道德情感发展的源泉。当下,受大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条的教育意识影响,儿童的“生活”,被窄化在“学习生活”上,导致教育陷入游离儿童主体、脱离生活实践、疏离社会的困境。在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中开展主题活动,无异于“无土栽培”,至多是空疏玄虚的背景下做了一些形式化的操作。

(二)注重实效,彰显教育意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帮助学生实现在生活中的成长和提高。学生在家坚持做一两件家务事,本身就是品德教育实践性体验、道德情感培养的一部分,也是道德意志锤炼、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实际行动。完整的品德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部分。道德在根本上是实践的,没有学生亲身参与、体验与践行的介入,一切真实的学习不可能在学生身上发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做有道德的人,是道德行为所期望的道德效应,因此,检验课程教育效度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课外”道德行为,彰显课程教学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钟守权.试论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素养的独特性及其养成路径[J].中小学德育,2018(11):12.

[2]刘洁璇.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一种语用学的视域[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1:21.

作者简介:陈雯,江苏省镇江市,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情感培养道德与法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数学课堂中的数学情感培养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儿童爱心情感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