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1-01-14 14:58
山西建筑 2021年17期
关键词:土力学思政课程

王 宇 辉

(上海师范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上海 201418)

1 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高校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为了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再次要求高校教师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2]。2020年6月1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育人责任[3]。

课程思政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笔者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结合专业与课程特点,对所带土力学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修订了教学目标,设计了思政教学内容,采用了混合教学方法和过程性考核办法,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力争在教学中达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教学效果较好。现将实践过程总结如下,以期为同类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2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践

土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土的强度、渗透和变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这些原理和概念进行地基变形计算、土压力计算、土坡稳定分析和地基承载力的确定等,为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以及正确认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为了实现思想政治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统一,根据土木工程人才培养要求和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本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教学改革。

2.1 设置教学目标

在教学目标设置方面,在以往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又增添了价值塑造的育人目标,把教学目标修订为三个目标。

课程目标1:通过学习,掌握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掌握土的强度特性、渗透特性和变形特性,并能进行土压力计算、土坡稳定分析和地基承载力计算。

课程目标2:通过学习,掌握土力学物理力学指标的测试试验,为地基基础的设计提供依据,能综合应用土力学及其他专业知识正确认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试验学习训练,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职业道德和科学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怀有科技报国爱国情怀的青年。

2.2 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笔者在教学内容上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了土力学课程教学设计,融入思政教育:

1)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

在讲授土力学发展史时,可以通过介绍秦朝的“隐以金锥”的路基压实方法,河姆渡遗址木构建筑下的木桩[4],雄踞崇山峻岭的万里长城、被列为“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第12个里程碑”的赵州桥,不破坏自然资源,顺应自然规律至今泽被后世的都江堰工程、建造在西北黄土中具有悠久历史的独特民居“窑洞”等,让同学们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以及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

在讲授黏性土的界限含水量时,可以通过讲授我国陶器和陶艺文化,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懂得文化传承。

2)民族自信与爱国热情。

在课程中,可以穿插引导同学们关注当下时代造福人民彰显国力的世纪工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在讲授土的冻胀知识点时,通过简单介绍青藏铁路工程,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冻土处理技术;在讲授水的渗流时,向同学们简介三峡大坝和港珠澳大桥等,鼓励同学们课后了解这些工程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破解的世界技术难题,以及蕴含在伟大工程中的“中国制造”。这样同学们既了解了专业前沿知识,又感受了中国的强大,增强了同学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3)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在授课中,结合有关建筑方面的新闻热点,例如各地发生的房屋倒塌、桥梁垮塌等工程事故,组织同学们一起学习分析事故原因,了解工程规范和建筑法规,从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从中得到警示和启示,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在土力学试验课时,规范学生试验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公平公正的职业精神,为学生以后的从业塑造良好的职业素养。

4)名人激励与科学精神。

土力学教材的每个章节都会提到建立土力学理论和计算公式的学者,例如:太沙基、卡萨格兰德、达西、布辛奈斯克、库仑、郎肯、普朗德尔、汉森等,教师可鼓励学生了解这些学者为土力学学科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他们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并重点介绍我国岩土工程方面的专家院士们,例如:黄文熙、卢肇钧等等,介绍他们的学术成就和为祖国建设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进行价值引领,激发学生为科学而奋斗的精神和科技报国的志气与勇气。

2.3 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课程思政内容的教学方式可以灵活多样,笔者采用的方法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1)利用经典科教纪录片。

教师可根据要学习的内容,在网站搜索经典科教纪录片,例如:央视网的大型纪录片《港珠澳大桥》《都江堰》《赵州桥》等,布置学生课前观看,课上讨论学习收获和感受。

2)布置学生网上查阅资料。

对于名人贡献和经历,采用了教师提前布置作业,由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完成,课上教师再以提问的形式,检查学生查阅资料的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名人的勇于攀登,勇于创新,树立科学精神和科技报国的理想。

3)课堂分析建筑社会热点。

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程案例和有关建筑方面的社会热点,则由教师主导,引导学生课堂上思考、分析问题所在,最后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学生树立法制观念,遵守职业规范。

4)实训课技能训练。

在土力学试验课中,对学生进行土工试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在实际操作中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课堂上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和职业素养。

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思政的具体内容,选择当今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来实施,从而达到在润物细无声中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4 课程思政教育考核方法

为了课程思政真正落实到实处,也为了检验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应该对学生的课程思政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价。

对学生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要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考核评价一样重视。本课程教师采用了过程考核为主,课程思政报告为辅相结合的方式。

在本课程理论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考核学生的课堂纪律,作业的完成情况;在本课程实践教学中,考核学生是否遵守实验室纪律、操作规范程度以及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培养学生严谨求真求实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

在课程期中或期末时,可设置一个或多个议题以思政报告的形式,让学生呈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或本课程学习的所得。通过报告,教师可从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的效果。

3 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保障措施

课程思政教育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水平,“教育者先受教育”,所以,应该从思想上、能力上和具体方法上给予专业课教师必要的指导和培养,从而全面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认识水平和能力水平。

3.1 加强教师培训培养

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工科教师,在课程思政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和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所以,对教师有必要进行专门的思政培训,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认同感,让教师能真正做到真信真学真用。

另外应给予专业课教师学习思政和提高人文素养充足的机会、渠道和平台,对专业教师进行思政培养,提高教师思政能力和道德水平,让教师成为学生价值引领的示范者和教育者。

3.2 加强教师交流研讨

定期组织举办不同规格的思政交流研讨会,邀请专家解读,或教师交流学习,教学攻关,协同合作,活跃思政学习氛围,积极挖掘课程思政内涵,探究课程思政教学规律,交流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着实提高教学效果。

3.3 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

为了保障课程思政教育质量,利于积累和分享,应该建立“专业思政”或“学科思政”的资源库。

专业团队或学科团队集思广益,创建、汇总专业知识和思政理论有机结合的优秀教学案例,并资源网络化,这样有利于教学经验的积累和继承,也避免了同一个案例在多门专业课程中的重复使用。

总之,应该多措并举努力促进课程思政教育水平,期望专业课教师能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新成果融入到教学,并结合“一带一路”“新工科”“智能制造”等国家战略,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内容,提升课程的人文情怀和价值引领作用[5]。

4 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总结

通过一学期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笔者的教书育人意识不断增强,认识到课程思政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次思想的提升。在以后的教学中,作为课堂主导的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思政素质和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学生价值的引领人。

另外还应该与时俱进地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拓展思政教育方法,探索专业课程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合为一的新路径。

目前土力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需要教师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让课程思政设计更加科学,教学方法类型更加丰富,以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建设培养德才兼备和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土力学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垃圾土力学特性及其路基填筑应用研究
土力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土力学中土的密度和重度概念的分析与讨论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