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晨雅,黎姝洵,孙 覃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崇州,611231)
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是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变革的本质原因之一。人才培养目标在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规模不断壮大的背景下,企业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在不断扩大。习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期间指出我国当前处于重要战略的机遇期,必须增强发展信心,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适应经济新常态,必须保持经济发展战略的平常心。由此,“新常态”开始成为描述我国新经济周期的关键词。2014年11月,习总书记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系统的对经济新常态进行了阐述,指出新常态在发展速度、发展结构、发展动力等方面都发生着根本转变。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发展结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发展动力从要素及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习总书记对新常态的表述彰显我国经济的积极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导向。2014年12月,政治局会议上同样指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困难与挑战并存,经济发展的韧性较高,潜力较大,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同时,水利建筑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培养水利建筑专业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以水利建筑为核心专业的高职院校,需要适应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客观需要培养水利建筑从业人才。相关研究指出,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尚未对市场人才需求进行准确把握,倾向于教会学生理论知识,缺乏实战性的专业软件操作,使得许多毕业生在企业招聘中因工作经验不足而屡屡被拒;有部分学校仅仅向学生教授基础的工程专业知识,未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升华、总结以及应用,使得学生仍然停留于基础知识之内;还有部分学校依葫芦画瓢,缺乏根据自身特点以及要求构建知识理论框架体系,进而创造出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所学知识与所面临的实际工作脱节。新常态下,我国面临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国际竞争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客观需要高职院校与时俱进,在传承高职院校水利建筑人才培养经验基础上,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不断培养与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工程类人才。
创新是各个行业、地区甚至国家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创新,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灵魂,国家兴旺之动力。大力推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不断激发人才培养活力及创造力,构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人尽其才、人成其材的生动局面。伴随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才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不断凸显,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客观要求大力实施工程类人才培养战略,特别在新常态下,把握市场需求,采取主动的举措培养工程类人才就成为把握机遇的关键。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培养人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变化,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创新意识。目前,我国学生的创新意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作为真理,缺乏向真理提出质疑的思维意识。传统教学模式下,以学生掌握知识数量及准确度作为评价标准,学生以简单模仿与简单创新为主,缺乏对知识理论提出质疑的精神。在教学评价方面,对教师评价以成绩为基础,缺乏对学生创新力、积极性的评价,根本没有兼顾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二是工程类人才培养需要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从实践中掌握理论,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但是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理论知识传授,缺乏对相关理论的实践教学训练,高职院校学术创新实验能力缺乏培养土壤。特别在实训基地建设滞后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很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学生所学理论知识难以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也就难以实现对理论的创新。
虽然我国传统教学偏重于理论教学的模式饱受诟病,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体系的作用不容忽视,客观需要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加强高职院校工程类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大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推动新型教学体系的形成。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工程类人才培养教学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缺陷。我国高职院校教学中政治思想教育及其他文化课程占比达到40%以上,而选修课占比较小,不足10%,大大低于美国、英国等国家高职院校选修课的设置,如哈佛大学选修课类别高达100科以上。特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高职院校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人文素质培养,导致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文化底子较薄,人文修养较低的问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二是高职院校的大多数教师都是从各大高校毕业的研究生,有很大一部分是毕业就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在理论知识、专业水平、科研能力方面都非常突出,然而,他们刚从学校毕业,大多缺乏工程实际经验,因此,知识应用能力普遍不高。
三是组建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培养工程类人才的基础,然而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建设形式性较强,各个参与主体对实训基地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实训环节缺乏创新,难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与时俱进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条件下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必然要求,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将劳动教育定位为两个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以及“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之一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水利建筑工程人才作为直接生产性、技能型人才,更是需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到理论与实训的课程当中。高职院校作为直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摇篮,需要将劳动能力的培养设立为人才素质培养的目标之一。然而,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劳动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或者技能目标,在素质目标中也甚少提及。
高职院校培养工程类人才离不开良好的内外部氛围,积极、健康、自由、平等的学术氛围是营造工程类人才培养氛围的关键。
(1)树立自由、和谐的学术交流氛围,采取灵活多变的学生交流管理方法,促使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与社会、高职院校与国际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一个开放互动、学科交融、思想汇集的学术环境,促使学校积极参与进来,营造工程类人才培养环境。
(2)创新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打破当前过度重视科研成果的评价模式,回归教育本位,将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内容创新纳入教师评价体系,鼓励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对在教学方法创新中敢于实践、合理实践及取得较好实践成果的教师给予相应奖励,树立教师创新榜样,引导学生创新性学习。
(3)营造学生个性化发展氛围,个性化发展是基于多元化培养方式基础之上的,然而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趋同性较强,学科之间融合程度较低,学生创新的基础缺乏,客观需要进一步构建相应的课程、专业、选修课体系,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条件。
高职院校工程类人才培养客观要求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革旧除弊,构建新常态下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
(1)冲破传统专业限制。当前我国专业设置复杂多变,各个专业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但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各个专业各自为政,学生课程内容涉及面较窄,学生知识的系统性不足,引起学生缺乏创新的理论基础。这就需要我国高职院校打破常规,建立学院管理制度,突破专业条件限制,加大人文科学课程、选修课程的内容设置,为工程类人才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2)在高职院校大力实施课程创新。结合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特征,不断优化设计教材及课程内容,突出创新教育理念,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构建层次性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科交叉渗透,走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培养之路。
(3)工程类人才培养需要结合实践,开展人才的实践教学工作。结合新常态人才需求特征,促进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从实践中获取创新的基础,将课堂理论延伸到实践中去,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该过程需要以相关政策为基础,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企业之间的合作发展,构建与创新实践相一致的教育基地。
劳动思维是工程类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特别在新常态下,一线的生产、服务型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具有劳动思维、劳动素养、劳动职业精神的人才将更具核心竞争力。作为水利建筑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设立劳动教育机制是人才素质培养的改革之一。一方面可以通过合作办学,加强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办学,推动产教融合机制,培养学生社会化工作视野;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课程设置与“1+X”证书有机结合,在“1+X”的有利政策扶植下,在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同时,实现劳动教育的融入,成为水利建筑高职教育的基本教育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