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课程思政中关于教师综合学养的思考

2021-01-14 20:03李志伟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学养思政政治

李志伟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4)

引言

随着国际国内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度愈发增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面临着新的更大挑战。为了切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在2020年制定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旨在挖掘高校每一门课的育人要素,力图从更大范围更广深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由此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对于传统高校思政课来说,不仅课堂的形式有了大的改观,而且在课程思政中教师的主导观念也面临着巨大转变。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欲达到良好教学效果,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综合学术素养是根本。只有教师具备了较高的综合学术素养,才会在每一门课程实际教学中把育人和育才真正有机统一起来,使得思政育人的效果事半功倍。目前学界关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概念及其关系讨论很广泛,本文旨在定位于课程思政这一范畴,对肩负课程思政使命的教师应该具备的学术素养加以探讨,以期对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有所裨益。在向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转变过程中,作为教育主体方面的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一、高校教师学术素养不断提升是高校课程思政探索的题中应有之意

无论是高校传统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还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在教育育人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课程思政教育探索较之以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同的是,教育部在关于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一些新的核心要义,力图把教书育人贯穿在每一门学科教学当中,而作为学科知识构建主体的高校教师,教师的综合学术素养则成为了高校课程思政探索的题中应有之意。

其一,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意味着教师要把政治性作为综合学养的出发点。

立德树人作为检验高校一些工作的标准,其实就是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是一种客观性的存在,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思政教育具有突出的“政治性”,只有有了明确的“政治性”,才可能具有正确的道德培育,故此,立德树人在“政治性”的前提下成为了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早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共产主义同盟时就已经把“政治性”作为宣传工作的标准,当时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要求其成员要“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1]。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自始至终把政治性作为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准。有关“生命线”的著名论断就是和政治工作紧扣在一起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关于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特意在给苏区中央局的信中强调指出:“政治工作不是附带的,而是红军的生命线”[2]。由此可见,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政治性成为立德树人的前提条件,同样,在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中的政治性依然是立德树人不可或缺的前提。在“政治性”的前提下,为社会主义事业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立德树人成效自然也就成为了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其二,育人和育才贯穿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意味着教师要在综合学养上要具有全局意识。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强调了思政教育中关于过程的重要性,在教育过程中要把育人和育才二者深度有机融合。意欲达到较高水平的系统人才培养体系,自然离不开育人和育才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全过程贯彻。严格来说,大学生的品格教育渗透在生活、学习的多个方面,其影响因素互为交叉,既可能互为补充,也有可能互相抵触。在课程思政改革中涉及到的课程门类繁多,那么在贯穿过程中,就需要对各类课程结构进行认真综合分析,结合课程特点,分析其各要素之间的科学联结方式,从不同角度去认知和把握。

在探索思政课程模式的课程思政中,绝非是把课程思政从专业角度作为一门系统课程去开发,而关键在于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目标”[3]。

其三、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要提升,意味着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要不断学习实现自我超越。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要不断提升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意识和能力。要做到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并取得明显果效,教师显然是关键。在整个思政教育实践实施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由于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当这种具有主导作用的特质表现得较为明显时,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能动性就会发展的相当充分。作为教师的主导作用,除了采取多种措施方法以外,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工作能力以及科学文化素养都对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起到重要作用。教师的自身学术素养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在课程思政中的主导作用发挥。故此,作为课程思政中的教师,就要以身作则,提升自我修养的同时加强理论学习,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从而为课程思政改革中更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打下牢固基础。

二、应对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作为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学术素养

教师的学术素养对于高校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实施,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较好的专业教师学术素养会极大推进和迅速提升课堂思政的实践效果。

(一)明确的问题导向和价值取向

在问题导向方面,对于高校课程思政来说,思政育人的问题导向始终是教师教学的有力抓手。对于专业课的把握和有效讲解,要在专业课知识的基础上有较为宏观的历史视界,从学科发展的角度站在宏观历史视界下去紧扣问题导向。在关于思政课的针对性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4]。当前之所以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基于问题意识而提出的。从国际环境来看,当前国际环境变得日益复杂,随着“中国威胁论”的国际炒作,使得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无论在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以及金融安全等领域变得异常复杂和难以判断,由此带来的对国内包括思想领域的影响前所未有。从国内来看,由于西方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中国的渗透,出现了形态各异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对于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来说,无异是一种对自身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强大冲击。在国际国内两个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就显得尤为突出。肩负课程思政使命的教师只有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围绕问题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引导。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以及网络时代的大众化,当今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进入到了知识碎片化时代,客观上就要求课程思政教师需要有问题意识。不同的课程有着不同的知识来源及其历史背景,在现实中有着不同的发展和应用市场,这些知识在本质上都是和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我们要在知识形成的历史背景中对知识进行朔源,挖掘其内涵逻辑及其内容,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中去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其中的意义所在。

在价值取向方面,高校课程思政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此功能直接相关的作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师的价值取向显得非常重要。

即使在课程思政的探索中,也要始终坚持“注重在日常管理中体现价值导向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5],价值取向的深度和正确度与高校教师自身的价值取向和应有的责任担当息息相关。曾经有媒体明确批评个别教师在课堂上灌输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的言论,由此引发了学界较大范围的热烈讨论。媒体批评的重点是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个别教师在课堂上随意抹黑中国,甚至带有历史虚无主义倾向。从课堂教育教学的视角来看,教师如何在课堂上正确向学生传导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是衡量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前提。在引导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教师能否主导价值取向至关重要。“广义之言,学校则教之为人,何以为人,则第一当知爱国”[6]。教师的价值取向直接关乎到新时期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正确树立。在实际教学中,很多高校教师还面临着如何对社会中一些热点问题的及时回应,有时候不知道如何恰切对之进行诠释,归根结底是对于教师价值观的考量。在课程思政中,教师的关键性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多体现在“处理好政治性和学术性的关系,真正使思政课成为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确立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阵地”[7]。

如果说纯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把握政治性和学术性的有机结合,那么对于课程思政来说,就是要在学科专业教学目标和思想政治属性之间保持一种适度的张力。深邃的专业性加上鲜明的价值取向是课程思政鲜明的课程特征。只有教师首先具备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才会在教学中给与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得正确价值取向与学科专业教学有机融合,思政课程才会与课程思政真正同向而行。

(二)增强贯通能力和拓宽知识视野

首先,贯通能力是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对于课程思政来说,其中所包含的学科知识可能是种类繁多。如何在不同的学科知识当中把思政内容融入进去,则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更需要具有对知识的贯通能力。高校教师在讲授课程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甚或是物理、化学等理工类诸方面的知识。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恰如其分融入到课堂之中,对于教师来说确实是一种考验。从宏观来讲,知识是思想品德所形成需要具备的基础,科学知识本身就具有思想品德的内容在里面。例如很多科学知识里面富含科学的理性探究精神以及人文精神,如果脱离了人文精神在科学知识中丧失,在知识中一味追求科学理性而背离道德,那么,科学知识反过来可能还会有害于社会和人类发展。这些价值观有很多蕴含在理工科所涉及到的知识学习之中。此外,在品格教育中价值观念的正确树立反过来则会有利于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要做到这些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则需要课程思政教师具备融汇贯通的能力。

其次,对于知识视野的开拓是课程思政教师综合学养的必备条件。知识视野既需要宏观的全球广阔视野,也需要深入的专业知识视野。对于课程思政来,要把课程放在全球广阔的视野之下,才能看到专业知识的价值和前景,才能看到该专业知识在世界范围内所在知识体系中的目标定位。知识视野是课程思政教师必不可少的学养维度之一。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要把专业知识和当代中国、现今世界紧密联系,知识就会在与现实的深度融合中迸发出更具有生命力的时代价值。“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8]。中国已经与全球融为一体,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与世界深度融合,就必然要求中国只有了解世界、与世界互动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一个芯片可以代表一个国家某一领域的科技水平程度,却更大程度上折射出了全球视野下没有先进科技就没有竞争力的残酷事实,没有创新精神就不会有先进科技的现实尴尬。中国已经与世界深度融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国与国之间科技力量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对于每一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来说,都应该能深切感受到肩上思想政治建设目前所遇到的压力和时代所赋予的教育责任。

(三)学会善于比较并保持与时俱进

关于比较,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由于专业知识门类较多,如若单纯在专业知识教学当中贯穿思政教育,在某些时候会显得单一乏味且力不从心。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经常所见的比较鉴别法,其实质就是比较思维在现实教学中的应用。比较按照对象可分为异质比较和同质比较,比较还可以按照比较的方式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在课程思政教学中,不同的学科之间可以采用异质比较,通过比较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在相同学科之内,可以用同质比较,从而获得对事物的正确理解。比如理工科知识在涉及到中国的科技发展发面,一方面可以通过同质的纵向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我国的科技自建国以来取得的巨大进步,这些变化既来自于科技创新,又必须有坚持不懈探索精神的孕育,从科技的巨变中培育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可以通过世界各国的横向比较,在比较中找到差距和原因,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不可否认,在现时的部分课程思政教学中确实存在“学生自主发言少、教师满堂灌等突出问题,容易导致学生反感思想政治课”[9]。在课堂思政教学中这种学生自主发言偏少的状况也不容小觑。如果教师不固守传统的满堂灌,采用比较方法,则往往会事半而功倍。无论哪一种比较,哪一种类别或形式的比较,都要特别注意比较的原则,或者说注意事项:其一是所比较的对象要切实具有可比性;其二是所比较的对象要放在动态的环境下进行比较,采用科学辩证的方法进行比较;其三是运用多种形式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比较,增强比较的教育效果。在比较过程中要运用科学比较方法进行二者对比,否则就会出现盲人摸象抑或阴差阳错。

关于与时俱进,在课程思政教学中学生品德形成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个体自身因素以及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外部因素,都参与了这个过程”[10]。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品德具体情况,从学情出发,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背景,因材施教对于教学方案进行量身定制。在对于学情分析时,不能顾此失彼,不仅是专业知识的学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情,是课程思政的综合学情。与时俱进,也对教师自身的整体学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时代新科技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内的新兴科技令人目不暇接。

这就要求新时期高校从事课程思政的教师,要在目不暇接的时代中具有敏锐的时代感知。唯有如此,才能和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场景对话”。如果不能够保持与时俱进,对于从事课程思政的教师来说,就会出现知识的真空,呈现“不在场”的尴尬。面对一些热点问题就会因不了解现今时代而失语,从而严重影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与时俱进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固有品格,规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容和性质,也就是要正确认识时代的特征”[11]。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从事课程思政的教师须与时俱进。与时俱进一方面体现在学术上要紧盯前沿,对于学科前沿要不断地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周边乃至全球时事的热切关注。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会面临随时滞后的困境,对于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师群体来说更是如此。与时俱进是解决这一困境的有效办法。高校课程思政教师需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扩大自己的信息量,在知识和信息的横纵交错中敏锐感知与把握时代,与时代同行。

三、余论

当前,全国高校都在积极广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大力倡导课程思政,努力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而行。在思政课改革当中,课堂形式固然重要,课程思政也很有创意。伴随新科技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瞬息万变,课堂教学形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在推进思政课堂形式改革的同时,绝不能忽视课堂形式和课堂内容之间的关系。《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对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方面,对于教师的作用做了明确定位,即“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教师个人的综合学养已然决定了课堂内容。面对课程思政建设,如何提高教师的个人综合学养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若从事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师个人学养功底深厚,自然就能够驾驭课堂,把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运用自如,使二者浑然一体。倘若从事课程思政教师个人综合学养不足,则会是另外一种情形,出现力不从心而流于形式,不会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

因此,在强调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一定要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来自于教师的综合学养。“作为高校课程思政教师,在现今社会不断加速度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学习,从个人涵养到知识跨度,从价值取向到全球视野,时刻都要带着问题意识,与时俱进,充分具备有会通的能力”[12]。唯有如此,才能够在平时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中游刃有余,不辜负新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担当。

严格说来,教师综合学养决定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手段是形式,形式取决于内容。在高校思政课改革的浪潮中,课程思政作为思政课程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的重要形式,面对社会发展如此巨变,如何做好课程思政教学,关系到整个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高校教师综合学养成为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具体来讲,高校从事课程思政的教师只有通过切实提升自身的综合学养,才能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从课堂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上多管齐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猜你喜欢
学养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
诗的“别材”与学养
“政治攀附”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