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课堂的策略研究
——以《音乐治疗》课程为例

2021-01-14 19:50李傲翼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音乐治疗少数民族民族

李傲翼,李 腾

(湖南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前言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交融形成了灿烂的华夏文明,绚丽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消亡速度也在加快,此问题可谓严峻。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国际社会、国家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也逐渐意识到了上述问题,并且开始有针对性的开展着层次不同的保护活动。2001 年11 月2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 届会议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予以承认和肯定。”[1]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来说,在提倡多元化、本土化、民族化的今天,保护、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与维护民族音乐文化的多样性理应得到更进一步的重视。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的兴衰和这个民族的人民对其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与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校课堂作为音乐文化保护传承的主要载体之一,在维护各民族、各文化之间多元共存与共生的格局,积极保护、传承与发展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政府对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开掘的力度不断扩大,学界相关研究亦层出不穷。这些研究或考察少数民族音乐在整个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地位,或分析少数民族音乐类融入高校教学的模式创新,或从“非遗”传承的角度来谈民族音乐进入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诸如此类,对本研究很有借鉴与启示作用。不过,本文所着力论述的《音乐治疗》课程的特殊性在于,它侧重于介绍和辨析音乐在心理治疗方面的作用,这与少数民族音乐普遍具备的“心理慰藉”功能非常相似。现代音乐治疗是在想象中使用音乐来导引意识状态的转变,少数民族音乐更有助于建立积极的与疾病过程相关的信仰系统,分散生理和情感上的疼痛,通过音乐而不是口头语言来表达冲突,强化来自群体支持的感情和个体的自信。在《音乐治疗》课程中引入和凸显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基本要素,能够促使学生树立中西音乐比较研究的视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及实践运用能力。相对来说,类似研究在国内还比较少见,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融入的意义

(一)建立民族文化的传承纽带

高校的主要功能为传播知识、培养人才,它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责任。不断融合多样的音乐文化形式并将其传承发扬,这是高校音乐教育的题中之义。积极发挥高校音乐教育的创新性、先导性、开放性和批判性,在专业课程中适时得当地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元素,进一步巩固民族文化的传承纽带。

通过《音乐治疗》课程,解读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当代内涵,对其进行重新构建、梳理,在多重视域中展示少数民族音乐所蕴含的多元价值,将促进学生建立起对异文化感的“双重音乐能力”。例如,土家族的《梯玛歌》中蕴含了丰富的音乐疗愈资源。梯玛是土家族民间社会中的“巫师”,也是族中德高望重者、傩戏班子中技艺精湛的掌坛师。在原始时期,土家族人生存面对的障碍远远大于科技发达的现代,由于生存问题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他们在焦虑的驱使下将巫术思想付诸实践。为祈福消灾,驱逐鬼魅,庆祝人寿年丰,湘西土家族人每年在祭祀仪式中都会请梯玛来演出《梯玛歌》。艺术象征为焦虑对象和治疗技术赋予形体,以感性的形式引导事主进入治疗程序,让其在艺术体验中得到疗愈。《梯玛歌》中的艺术象征符号具有使无意识变成意识的功能,与其他事物的物形性产生联系,引发土家族人对其所代表的事物进行联想,在梯玛创造的神圣空间中替代生活中无法直接化为行动的焦虑。由此可见,《梯玛歌》带有明显的巫术信仰氛围,信众因信仰而焦虑,也因信仰接受“梯玛”的疗愈。

民族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现实表征之一,同时也是集中体现民族精神风貌、理想信念及思想哲理的重要媒介之一,在长期的音乐创作与表演过程中,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体系及思维理念,逐渐渗透到音乐艺术的创作与表演的过程中,进而使民族音乐成为重要的文化载体[2]。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音乐治疗课程教学,使高校学生在学习音乐治疗专业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少数民族精神信仰、人文历史、风土人情,逐渐感受各民族文化的魅力,提升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与理解。也如E.大贯·泰尼所提及的那样:“民族医疗的路径致力于研究一个特殊群体如何理解和应对健康与疾病。这种路径包括对医疗信仰、治疗技术、医疗从业者以及这些与他们所发现的文化与社会相关联的现象的研究。”[3]明确高校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定位,设计相应的课程教学活动,也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理念。除此之外,建立起民族文化传承纽带也能促进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文化自豪感。

(二)构建课程双向训练体系

1.外化专业提升与内化道德品质“双向延伸”

音乐可外化呈现为音乐作品,也可以内化为学生的品质素质。音乐课程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不仅能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拓宽学生音乐知识的多样性,还能让学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学习少数民族的优秀品质。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而言,少数民族音乐特色独具,其不同于汉族音乐和外国音乐的乐器形态、功能导向以及文化内涵等,理应成为音乐专业学生学习与研究对象。

少数民族音乐也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有效载体,因为一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倾注了本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民族精神思想。通过理论学习可以阐释和突出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意义,而源于实际的、活跃的少数民族音乐又能丰富新时代的音乐理论,并给予音乐专业学习以启示。

举例来说,我们知道壮族八音流行于壮族地区,常在节日、祝寿、迎神、祭祖、婚丧嫁娶等活动出现,是壮族人民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而通过学习和研究壮族八音的乐器和曲调,一方面我们能够了解和把握壮族人民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另一方面又能够归纳总结其音乐特点,将其与汉族音乐或者西方音乐进行对比研究,使其纳入中国音乐的大家族之中。由此可见,以少数民族音乐为学习和研究对象,不但有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也能够帮助他们热爱少数民族文化并学习其优秀道德品质。

2.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双向融合”

理论教学便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是最常见的教学方式,但它的呈现形式较为单一,不够生动活泼。它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而学生则处于服从或被动的地位,忽视学生能动性,缺乏师生双向互动,阻碍了学生由认同至内化的过度,教育有效性相对缺乏。

实践教学作为第二课堂,对理论教学大有补助。教学中采取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其学习自觉性与能动性,实现教育的有效性。研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就可以扬长避短,让课程教学富有生机与活力。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全面掌握相关理论,《音乐治疗》课程设计了大量一系列富于实践性和操作感的案例。这些案例大多聚焦于日常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常见人群,如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而失眠的白领人士、有学习障碍的中小学生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等群体,通过采取适当的音乐治疗方案,他们的心理疾病问题得到缓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方面结合案例,讲解理论,另一方面则注意引导学生仔细研习相关案例,并要求其根据所学理论,发散思维,结合自身的音乐、心理学、医学和民族文化知识,拟定新的音乐治疗方案。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全方位的理解如何在掌握基本音乐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以及自身音乐教育及技能背景,提升个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

(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开设音乐课,在提升学生音乐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由于中小学教育中的升学导向,艺体类课程较少,音乐课程也不例外。在当前的教学实际中,音乐类考生实际上也是升学导向,这与国家所号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口号是有一定程度脱节的。开设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音乐课,无疑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当今社会追逐一专多能的人才,音乐能力也是社会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可以使他们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二、融入的策略

(一)明确课程定位

传统高校音乐教学目标与定位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音乐人才[4]。这种教学目标与定位可以满足音乐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是相对而言,它缺少“文化融入”的观念,因为当前主流的音乐理论带有较强的西方文化思维以及汉族文化思维,多样化的程度是有所不足的。不难理解,只有在多方的比较和学习当中,人们对于自身和他者将获得更多的认识。所以,高校音乐教学改革需要适当增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视域,在教学目标与定位中增加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当然,提倡“文化融入”的观念,并不是否定西方音乐文化,而是音乐多元文化价值观的体现,这种价值观认为世界上的音乐文化存在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所含价值同样重要。

有研究者认为,“音乐教育究其根本的目的是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培养高尚、完美的人。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通过音乐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感情、审美情操,最终是为了完善人的自身品格。”[5]这种审美哲学是包涵主体对客体审美的二元论认识哲学,只有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当地文化,建立双主体的交流对话,才能真正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在教学中强调“音乐多元文化”的观念,能让学生正视我国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应当旗帜鲜明地明确以下观念:少数民族音乐不存在“落后”一说。对于高校音乐教育来说,要逐步转变观念,才能找到合适的教学体系与方法,可实践的措施包括而不限于:调整课程定位,强调“音乐多元文化”价值观,对原有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进行调整;基于新的教学、考试大纲,建构出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和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体系。

《音乐治疗》课程,不仅是学习音乐对身心灵的疗愈作用,也要强调“文化融入”的观念,从文化角度来学习与思考音乐“心理慰藉”功能的民族适应性,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观念更新颖、教学过程满足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求。

(二)拓展教育资源

1.启迪学生的“文化观照”思维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蕴涵着丰富的音乐治疗教育资源,两者相结合,不仅能提升课程的有效性,也能启迪学生“文化观照”视野。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大多数教师在教授音乐治疗的早期形态时,关注点停留在西方音乐治疗的形态转换链条。

事实上,音乐疗愈功能一般只在文化母体内才会产生作用,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也蕴涵了音乐治疗的早期样相。在原始社会,人类关于音乐治疗疾病的观念是通过巫术、迷信仪式反应出来的。在湖南湘西土家族中从事祭神驱鬼巫术的人称为土老司,土家语称他叫“梯玛”,他掌管着村寨的祭祀、驱鬼、许愿、还愿、求雨、治病等。人类乞求神灵的力量帮助解决生存问题,土老司则成为了人与神灵沟通的媒介,他对病人手舞足蹈一番,同时口中念念有词,甚至哼唱着怪异的小调。当病人接受土老司治疗时,病人就开始对恢复健康产生了信心,在听到他哼唱的小调后,病人的内心得到很大的安慰,心情变的舒畅。于是,在平静的心理状态下,病情便趋向于好转,甚至痊愈[6]。又如,传统蒙古族萨满治疗仪式中鼓乐贯穿始终,萨满通过“鼓”实现人与神的沟通,为萨满信仰者创造了独特的话语系统。鼓点以一种灵动性律动引导和推进被治疗者的状态改变,被赋予一定的文化和象征意义,具有特定的治疗作用[7]。

这些活动与少数民族真实生活紧密相连,一般不跨文化应用。但是,研究者仍旧可以通过考察其音高、音乐、调性、速率等物理属性,分析其可变性范畴,揭示其在疗愈过程中的关联度,从而发掘出其复制于现代治疗活动中的潜力。通过充分挖掘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等,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不同民族间的密切联系与民族向心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2.训练学生的“双向提升”能力

音乐治疗课程的重心在于让学生掌握音乐与情绪的关系,掌握分辨功能音乐的能力,帮助学生提升对音乐本质的感知,也能内化为学生的品格素质。

个体的文化背景不同,其音乐审美与偏好也存在差异。在学习选择恰当的功能音乐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音乐综合学习训练。例如,在学习民族音乐概论的时候,要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特征与作品风格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具备音乐感知觉,从而能更轻易地分辨音乐产生的忧郁、兴奋、悲伤、愤怒等情绪上的变化,并通过移情、联觉等手段达到疗愈目的。

同时,在少数民族治疗仪式中存在着特殊的音乐。这些音乐的旋律、节奏特点、结构模式、持续时间等,如果能将其转化为与其所用的文化中最对等的内容,就能刺激患者的信仰系统,达到疗愈效果。对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进行总结分类,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千差万别,有的长于生动的场景描述,有的长于悲情的创作,还有的长于热烈奔放抒发,如果盲目地在浩瀚的音乐曲库中选择相应的功能音乐较为困难,但若先从不同民族的作品风格入手进行了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少数民族音乐融入音乐治疗课程,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音乐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

(三)丰富教学方式

1.网络媒体资源拓展教学方式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价值观和信息化多元的时代,网络媒体是一个先进的、可以充分利用的教学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展教学方式,为学生构筑起专业知识提升的“快车道”。

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学堂在线、中国慕课等互联网教学平台,让学生可以学习到其它高校出品的音乐治疗相关精品课程,如宁波大学网络公开课《音乐与健康》,江西中医药大学网络公开课《音乐治疗临床应用》等优秀网络公开课程。也可以上传各类治疗案例视频,或与音乐治疗相关的系列专题讲座视频等学习资料,建立“音乐治疗”教学共享资源库。也可利用网页、微博、微信等APP,建立音乐治疗课程班级微博、微信、网页等,加强教学指导交流,教师及时解惑答疑,促进课外学习,建立完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

2.实践理论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方式

当人们对一种理论真正认同时,才会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它,反之,如果脱离生活实践,就难以让学生深刻认知和高度认同。

音乐治疗课原本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注重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重视用丰富的治疗案例启发学生。可行的办法,主要是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资源。例如,在学校附近音乐类“非遗”项目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校外学习实践基地,拓展音乐治疗课程的教学空间;带领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地考察,体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蕴含的“心理慰藉“功能;指导学生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分析搜集到的资料,进一步深化对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上述过程,不仅能促进民间音乐人与高校音乐科班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也能挖掘更多的音乐治疗案例。

在课内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自己设计含有少数民族音乐的治疗方案,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为校园内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心理成长活动。在校园内打造以音乐治疗为导向的少数民族音乐社团,由教师担任学术顾问,引导学生开展各类活动或参加竞赛,如大学生科研创新、“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等比赛,将课程训练由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构筑学生思想成长的立交桥。

结语

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是一种国家在场、经济利益在场、族姓在场的实践活动,将其融入高校音乐治疗课程,不仅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提供新方向和新思路,更能有助于破解当前“非遗”项目的传承困局。同时,挖掘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所含科学的、健康的、有作用的疗愈技术,将其应用于我国当下的音乐治疗课程中,为形成符合中国文化核心、有中国自主形式、带有中国文化特点的音乐治疗提供借鉴。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治疗课程,明确“音乐多元文化”的课程定位,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观念更新颖、教学过程满足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求。总之,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课程的教学发展。

猜你喜欢
音乐治疗少数民族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浅谈音乐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困扰问题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节律变化与心理体验的相关研究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