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脉络、内涵及价值

2021-01-14 03:55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革命中国共产党精神

唐 睿

(辽宁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1]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在百年的奋斗进程中,经过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勇搏击、砥砺前行和艰苦探索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伟大精神。这一革命精神深刻彰显着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是我们党克服千难万险,夺取伟大胜利的宝贵思想财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特殊时刻,重新厘正我们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发展脉络,准确把握百年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并探寻这一伟大精神成果在新时代蕴含的价值意蕴,对于走好新时代长征之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发展脉络

由于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面临不同的党情、国情和世情,其工作重心和根本任务也是随历史发展而不断调整的。因此,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精神形态,其内涵和特征也各不相同。回顾我们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产生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重要历史时期。

(一)1921-1949: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孕育生成阶段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受“三座大山”的剥削压迫,这在世界历史上是前所未见的。面对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无数中华儿女宁死不屈,奋勇拼搏,在救亡图存的奋斗中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在这一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将其运用到中国具体的革命斗争中去,铸造了一大批具有代表性和时代意义的革命精神形态。

一是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立,象征共产党人初心之源的红船精神。“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2]红船精神是在我们党创建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面对社会战乱、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的危难境地,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把马克思列宁主义运用到中国工人运动中去,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有了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也由此开辟了中国革命的道路,燃起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航向。“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为特征的红船精神也由此形成。长期以来,我们党之所以始终走在时代前沿,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克服挫折磨难,赢得伟大胜利,创造史诗奇迹,靠的就是红船精神的鼓励和鞭策。

二是代表中国革命胜利的力量之源、彰显共产党人不惧苦难、勇于探索创新品质的井冈山精神。1927年春夏之交,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大革命失败后,我们党面临着被敌人瓦解和消灭的严重危险。在这样险恶的情形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表现出了大无畏的品格,他们没有因为当时国内白色恐怖和党内悲观主义情绪而气馁,而是高举革命旗帜,坚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坚定信念,在井冈山斗争中提出了“枪杆子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由此燃起,中国革命迎来了光明的前景。

三是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中敢于牺牲、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长征精神。1930年到1933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共产党人带领红军奋勇搏击,先后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但是1934年,国民党发起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由于当时中共中央领导人犯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没有根据苏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作战,使中央苏区未能顺利打破国民党第五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包围打击,年幼的红军危在旦夕,中国共产党不得不转变战略,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江以西转移,踏上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铸就了“勇往直前、自强不息、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长征精神。除了上述列举的革命精神外,还有苏区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等。在中国革命光辉历程中淬炼出的伟大精神既互为补充又各具特色,是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丰富和充实。

(二)1949-1978: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丰富和发展阶段

1949-1978年近三十年,我国经历了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的艰难时期。这一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的革命精神。

首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革命精神的生成过程是一部保家卫国的战斗史。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擅自驻军朝鲜半岛,意图牵制苏联,图谋中国,控制亚洲,进而抑制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悍然发动对朝鲜的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的反对,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对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进行轰炸,将战火燃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上。面对国家领土和安全受到威胁的紧急情况,中共中央立即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议,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同打响了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二战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在这场殊死搏斗的战争中,面对零下三十多度的酷寒,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冰封雪飘的崇山峻岭中奋力前进,无数勇士在身负重伤后,仍从血泊中爬起来用肉体阻挡敌人的枪口,始终坚守战场,同敌人血战到底。在这期间,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不屈不挠的战斗英雄,锻造了“革命忠诚、凝聚民心”的抗美援朝精神。

其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革命精神的形成过程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建设史。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以“兴国”为奋斗目标,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因地适宜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三大改造完成后,我们党开始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艰辛的探索。这一时期,为了改变我国落后发展的面貌,我们党领导广大人民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满怀创业的热情,脚踏实地的实践,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努力,中华民族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一期间形成的革命精神,如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这都是广大人民在党的带领之下,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中凝练而出的,是对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有益补充。

再次,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也积极推进科研开发、经济和国防建设及三线建设。20世纪60年代,无数的工人、科研工作者和干部纷纷响应党的号召,从五湖四海来到祖国建设需要的地方,辛勤奉献着它们的青春、汗水和年华,淬炼出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为加强战备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3]“产生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三线精神,高度继承了党的红色革命文化基因,续写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篇章。”[4]总之,由于我们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缺乏足够的经验,走过一些弯道,但是在这时期所锻造出的革命精神形态,也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精神助力。

(三)1978至今: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开拓创新阶段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华夏大地,中华民族顺利开启了民族复兴之旅。作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开放尽管没有烽火连天、枪林刀树的流血牺牲,但是这场革命异常重要且难度巨大,它直接关乎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能否实现。中国共产党从来不畏惧艰难,越是在困难挫折面前,我们党越是有战胜困难并且不被困难战胜的勇气,奋力谱写了一首首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伟大革命精神之歌。

1978年,时值中国历史转折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刚从泥泞中爬起,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未艾方兴,解放思想的春风浩浩荡荡。在这一形势下,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把握住了时代的方向,冒着被扣下“现行反革命”帽子的风险,立下“生死状”,成为第一批吃改革开放“红利”的人,锻造出了“解放思想、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小岗精神。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党团结领导全国人民铸造了“团结一心、不畏艰险”的抗洪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在困难挫折面前,我们党带领人民迎难而上,艰苦创业,探索创新,收获了女排精神、航天精神和工匠精神等一大批宝贵的精神财产。

进入新时代,共产党人又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升华到了一个崭新高度。2020年,一场未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严重威胁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安全。在危急关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广大人民和衷共济,不畏艰险,奋勇前进,在抗击疫情中铸起了一座伟大的新时代精神丰碑。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有机构成部分,在抗击疫情斗争中炼就的抗疫精神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开创人民美好生活的强大力量。

“中国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发展,孕育了一脉相承的革命精神谱系。”[5]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在精神上站得住、立得稳,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无论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或者个体而言,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将“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奋勇向前、矢志奋斗,在新的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6]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科学内涵

在风雨涅槃的百年奋斗进程中淬炼的革命精神,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双层滋养,还有着民族精神的哺育,是我们党在百年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尽管党的百年革命精神在不同时期,表现形式截然不同,但它们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其核心内容、基本内涵和内在价值是相一致的。

(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追求理想的崇高精神

“理想信念是撑起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脊梁的精神之‘钙’,坚定的信仰铸就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最深刻的遗传基因。”[7]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共产主义理想是激励无数共产党人战胜千难万阻的精神动力。自我们党成立那天起,就将实现共产主义视作毕生理想,并矢志不移为其不懈奋斗。同时,我们党始终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指引,统揽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邓小平同志曾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阻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8]正是在这种理想信念的照耀下,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奋勇前行。从红船精神到井冈山精神再到长征精神,从革命到建设再到改革,再大的困难和挫折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都始终坚守共产主义信念,誓死不为所动。在我们党百年的征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克服艰难万阻,不畏流血牺牲,不惧挫折挑战,原因就在于共产主义信念的鼓舞和激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党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9]

(二)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在这百年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地建设和发展中国,奋力谱写了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新篇章。中国共产党人要想赢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就得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指导,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地开展工作。毛泽东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10]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风帆,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正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才能获胜,我们才有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才有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绩。实践证明,我们党就是靠实事求是“发家致富”起来的。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能促进党和国家事业的繁荣兴旺,反之,就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

(三)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艰苦奋斗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100年,更是我们党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100年。土地革命时期,凭着不畏艰苦的坚强意志,我们党领导人民军队燃起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并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敌人的突击包围和经济封锁,我们党带领陕甘宁军民自己动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使原本乱石遍地、杂草丛生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新中国的成立,终结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百年动荡。新中国将何去何从?中国共产党能带给人民什么?这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从一穷二白中奋勇前进,建立起完整的工业及国民经济体系,中国的发展面貌由此焕然一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赓续艰苦奋斗的精神血脉,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到高铁、天宫、墨子、港珠澳大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如今,我国跨入了新时代,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我们更要延续艰苦奋斗的作风和精神,自觉涵养艰苦奋斗的品质,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书写新时代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新篇章。

(四)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历史,更是一部党与人民和衷共济、同甘共苦的历史。毛泽东曾指出:“民主革命是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革命是人民的事业,社会主义建设是人民的事业。”[11]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无论付出多大的流血和牺牲,面对再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党始终默默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绝不动摇。拉近历史的镜头,我们可以发现,在我们党百年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的革命精神,其中都包含着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的元素。譬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船精神里的“立党为公、忠诚为民”,井冈山精神里的“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延安精神里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等。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雷锋精神里的“服务人民、助人为乐”,抗震救灾精神里的“以人为本”,抗疫精神里的“人民至上”等等。所有的这些革命精神都深刻彰显着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这也是为什么人民群众始终衷心跟随和拥戴我们党的原因所在。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

“百年来,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社会革命实践中创造、赓续的伟大革命精神,始终体现着这种实践理性,不断启蒙、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投身于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之中。”[12]作为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党的百年革命精神是我们兴党强国的智慧源泉,是中国精神的体现,蕴含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特质。因此,新时代弘扬和践行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能从信仰的高度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一)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是一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锤炼史,更是一部找回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生史。增强文化自信,归根结底要从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传承和发扬党的百年革命精神是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党的百年革命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构成,是厚植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是激励中华民族满怀自信地走过一道道弯、跨过一道道坎的强大精神动力。

近代的中国,国运衰败,文化失势,信仰崩塌。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中国顺利走上了一条通往民族复兴的正确之路,马克思主义在华夏大地释放的科学性光辉,让中国人民头一回感受到了自信和真理的力量。毛泽东曾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10]在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光辉的照耀下,唤醒了酣睡中的中国人民,极大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轨迹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回顾我们党百年革命精神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始终贯穿其中,其精神内核都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坚定立场,都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天然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光芒,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鲜明底色。

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源泉。一方面,党的百年革命精神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持。党的百年革命精神拥有跨越时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深厚的人民性,凝聚着中国共产党非凡的智慧和成功的经验,是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另一方面,党的百年革命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动力引擎。尽管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精神形态是千差万别的,但其基本的精神内涵是相通的,都彰显着共产党人“敢于拼搏、无畏艰难、追求真理、积极乐观”的思想品质,这些优秀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品格,具有超越时空界限的恒久魅力,是我们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历史再次证明,一旦离开了马克思主义这本“秘籍”,中国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不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是坚定文化自信,我们都时刻需要马克思主义这本“真经”为我们引航转舵。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作为我们共产党人政治品质、政治本色的生动写照,是经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所检验的珍贵思想财富,是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二)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之中,体现着全体中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党的百年革命精神作为一种动员性、传导性、感召性的文化力量,代表着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核心标志,其流淌于中华儿女血脉中的骨性和韧性,为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精神养分。

“革命精神秉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特定时代的具体体现。”[13]从理论上来讲,党的百年革命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共同文化渊源,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自强不息、勤劳勇敢、天下为公、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这些优秀的价值基因和道德品质在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都有迹可循,譬如红船精神和井冈山精神中的“爱国、奋斗、勇敢、为民”等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诚信、友善”等等,都深刻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卓越品格。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有益补充,二者具有同向性。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效价值引领,另一方面,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厚植和认同过程中,又可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的感悟和内化。

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之际,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挑战时期,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威胁,各种价值观念碰撞激荡日益加剧。对此,我们要加强对党的百年革命精神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从百年革命精神中汲取精神养分,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才能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恒久动力。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作为一种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精神类型,其立足于百年奋斗历程的伟大实践,形成于中国存亡断绝和欣欣向荣之时,深刻体现着我们党崇高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实践。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中蕴含的爱国爱民、民主平等、敬业奉献等精神特质,集中彰显着我们党崇高的精神境界,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我们党的百年革命精神作为“共产党人政治自觉、意志品质、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风等的集中体现”[14],是跨越时空的先进性、科学性的精神产物,能对中华民族产生一种持久震撼的信仰力量和真理力量。因此,新时代践行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能从理论高度和科学高度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助力和思想来源。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并且更有自信和能力完成这个目标。但是,如何凝聚力量,努力拼搏,奋勇前行,使伟大复兴中国梦顺利成真,有很多事需要我们去完成,其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践行和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雄厚的物质力量,但精神力量也必不可少。

其一,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为坚定中国道路提供精神之源。道路正不正确,关乎伟大复兴中国梦能否实现。没有正确的道路,就无法汇聚各方的力量,再伟大的梦想也无法实现。“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独特的感召力、影响力,让人们在内心更加信任中国道路,从认知上更加了解中国道路,在情感上更加认同中国道路,也就在行动上更加坚定地走中国道路,更加厚植人们的道路自信。”[15]

其二,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发扬和传承中国精神的力量之源。伟大梦想的实现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又反过来推动伟大梦想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得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认同。通过对党的百年革命精神的弘扬,能使人们从其中汲取丰厚的滋养,自觉培育家国情怀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更好地发挥百年革命精神对人们理想信念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从而构建起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乐园,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保障。

其三,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是汇聚中国力量的强大引擎。我们党的百年革命精神具有振奋中华民族“精神气”的激励功能,能对人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大力弘扬党的百年革命精神,能激发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能最大程度凝聚共识,汇集一切团结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也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战力。回顾我们党波澜壮阔、艰难困苦的百年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克服重重磨难,创造一个个光辉奇迹,最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发扬和传承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不断从其中吸取价值养分,使其转化为支撑我们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猜你喜欢
革命中国共产党精神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