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研究

2021-01-14 03:49:58彭灵芝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9期
关键词:民办财务财务管理

周 琼 彭灵芝

一、民办本科院校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取得了飞速发展,现如今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担负着为我国源源不断培养人才的重任。本科院校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必须加强信息化管理,用更加高效的方式来实行财务管理,加强资金调用的效率,如此才能够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来实现高校的发展。顾名思义,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用一种更加科学的手段来实现财务监管与运作。这是一种集成化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主要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大数据库、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来实现财务的基础核算与分析、后勤的管理及学生费用收缴等工作。通过信息化手段,我们可以对学校的各项财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然后进行资源的再整合,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除此之外,实现财务信息化建设可以使得学校的各项财务数据信息被第一时间传递给管理层,学校的管理层能够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同时,具体而言,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完善本科院校的财务管理机制。目前,不少本科院校已经在信息技术方面进行了普及与优化,且在本科院校管理中,财务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所以将信息化建设融入财务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其不仅能够提高本科院校管理工作的效率,而且能够保证对财务数据进行全面搜集、系统分析。这样能够最大限度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同时节约工作时间。第二,提高会计核算的精准率。信息化最重要的特点是准确,最显著的优势也是准确。在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支持下,我们将全程以数据为核心,通过计算机技术联通各个部门的财务数据,使得信息化这一概念在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都能够得以体现,从而做到预算控制、过程控制、事后准确核算。在院校财务资金的具体核算中,信息化建设可以对具体财务环节进行妥善安排,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信息技术有非常严谨的逻辑,能够对数据进行精确计算。

与此同时,目前信息录入的途径越来越多,很多情况下,数据的变化是从端口直接进行的,人为干预的概率大为降低,在此种状态下,能够有效降低失误,核算的精准性也能有效确保。第三,拓展管理权限。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财务信息共享化,各部门可以通过一个共有的平台来随时调出其他部门的数据,这样也便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同时,在财务分析工作中,也方便财务人员进行综合管理。

二、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及影响因素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

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切实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准。对高校各类资源进行有效地管控、配置、提升、完善,以保证院校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以及财务工作进展的体系化。具体而言,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集中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第一,实现本科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体化进程。在本科院校的管理系统建设中,“校园一卡通”以及“数字化校园构建”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构建院校数据中心,实现院校财务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有效融通,以切实解决本科院校管理信息系统性缺乏以及管理信息过于膨胀的问题。不仅可以有效推动高校财务管理信息的一体化,而且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二,实现全方位的预算控制。欲实现全方位的预算控制,就要切实加强财务预算管理。首先,可以利用信息发布模块对院校管理各部门进行掌控,其次,可以利用预算控制系统对教学单位施行全方位的预算掌控。这样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实现全面强化与完善,在此过程中,确保预算管理处于中心位置是非常必要的,必须要有效地促进控制体系的全面展开以及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施行。第三,实现动态的资金管理。对于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来说,要极力实现财务管理的集中化。利用集中化对本科院校的资金展开管理,以切实发挥资金的应用效益。同时,还必须贯彻落实“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准则,对院校的资金进行有效把控,并重点防范财务资金所面临的风险。第四,实现科学的预测分析与绩效考核。在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利用财务管理系统对经费进行实时监控,而且可以利用财政绩效评价与校内财务项目测评的有效融通对院校财务管理的未来发展情况展开科学预估。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影响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政府部门的财政改革。目前,政府各部门正在积极推动财政改革,这对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具有较大影响。或言之,政府部门的财政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本科院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在这一宏大背景之下,一些财务管理信息资源比较匮乏或者财务管理水平不高的本科院校便可以乘着政府财务改革的东风抓好信息化建设,并取得长足进步。第二,高校的自身发展。本科院校自身的发展对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构建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潮流中,一体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在广大本科院校掀起了热潮。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院校整体的信息化建设中举足轻重,必须要符合院校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标准以保证高校信息化管理目标的达成。第三,财务部门的需要。财务部门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直接实践者。目前,院校财务管理人才队伍的素质有了很大提升,财务管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日益提升,在这一基础之上,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成为必然。院校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解决一些复杂度高的问题时,又反向提升了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具体要求。如此一来,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功能将越来越完善。第四,院校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以及财务管理模式的制约。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根本基础为信息技术,也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构建的重要因子。对财务管理人员而言,信息技术的把握相对薄弱。因此,信息技术水平成为影响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掣肘因素。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基础是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的有效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院校管理模式改革的力度。

三、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很多民办高校都开始实行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改革,但是部分学校只是处于信息化改革的初级阶段,对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认知仍不到位,在运用过程中也显得不够纯熟,没有发挥出信息化建设的作用。这是因为高校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它还能深入到学校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当中。事实上,大多数学校在使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都只停留在记账与对账的阶段,信息化建设的系统化与科学化完全没有得到体现。高校的管理者应该充分意识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将其利用在学校建设与管理、学生费用收缴、学校项目资金管理等环节当中,使得学校的管理更加现代化。

(二)信息更新不同步

对于一所民办高校而言,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以及学校的资产信息都应该是及时更新与记录的。这显然是一项信息量十分巨大的工作,且目前而言这项工作大部分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来完成的,耗时耗力的同时也很容易出现差错。除此之外,不同财会人员的信息管理习惯不同,在处理数据时所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不同的财务工作者在进行数据交接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差错,给财务管理带来麻烦。

(三)信息化系统规划不合理

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虽然已经被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所采用,但是各个高校的信息化规划都没有一个整体的章程,校内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化管理规则也不相同。信息化系统规划不合理的结果就是各个部门之间的财务信息交流不畅,在信息传递上也不够及时,不利于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例如,当校内人事部门将财务信息汇报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必须先按照一定的信息化规则将其转化为有效信息才能实现信息的对接。如此繁复的过程会使得财务信息传递很容易出现差错,还会造成学校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无法体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四)信息化管理技术操作能力有待提升。

由于我国民办高校信息化财务管理起步较晚,信息化建设的理念与建设方法都还不够纯熟,部分管理人员与财务人员的操作能力有待提升。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正规化,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然而,部分操作人员都只会基础的计算机技术,无法发挥出财务管理系统的全部作用。除此之外,一些财务工作者习惯了传统的工作方式,对于信息化的工作形式还无法做到快速适应,这也给信息化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五)专业人才匮乏

缺少专业性人才是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影响其发展的要素之一。就目前而言,一名专业的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财务管理基础,同时要有着很好的计算机基础,要能够灵活运用财务管理系统,通过财务信息来实现高校财务数据的建模,并由此进行分析统计,为高校管理层提供更加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的财务决策。然而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情况是一些经验老到的财务工作者无法适应信息化的工作方式,而一些年轻的财务工作者则欠缺专业素养与工作经验,急缺一些专业性人才。

四、民办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升思想认识,优化管理理念

建设信息化的财务管理体系,高校的管理者必须要先行提升自身的思想认识,一定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改革的优势所在,再去学校内推动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否则很容易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管理者因为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而浪费资源,最终反而出现工作效率下降的情况。除此之外,高校领导者应积极学习其他高校建设改革的先进经验,参考在这方面取得优秀成果的学校,取其精华,再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改革。财务工作者同样不能故步自封,停留在传统财会工作方式中,要不断学习与充实自我,积极学习计算机技术。

(二)完善管理机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

要做好信息化建设,必须完善高校管理机制,在联通各部门的基础上构建一个集成化的财务信息共享平台。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搭建一个供所有部门使用的信息平台,方便各部门之间进行数据与信息的互通有无,从而便于制定出科学的决策。同时,建议学校实现财务信息的档案化管理,确保每一份财务信息都有备份,这样便于后期财务审计的同时,还能够确保财务信息的透明化,避免资金的浪费。

(三)加强培训力度,聘请专业人才

要优化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内容,将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到财务管理当中。管理人员应做到不断充实自己,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做到思想的解放。同时也应加强对财务工作的培训,要确保财务人员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系统,并能有效地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从而保证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实施。与此同时,高校的领导者还应积极引入精通互联网的专业人才,为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

(四)提升内部控制与管理

高校管理者应该能够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风险所在,对内部管控应引起高度的重视,要能够利用信息化建设来加强内部管控,从而有效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同时,要做到有效规范相应的工作流程,通过系统化和流程化来防范风险,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此外,做好岗位的分离工作,使不同岗位之间互相监督,运用这种管理方式来降低出现财务问题的概率。

(五)提高高校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力

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提前做好保障,提高信息安全管理能力是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如果不加以防范,高校的财务系统可能会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入,产生一些信息安全问题,甚至还会给高校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高校应重视做好财务信息安全工作。财务管理人员应做到定时更换系统密码,同时设置进入系统的权限,通过开放权限的方式来实现财务系统管理。高校的管理者还应聘请专门的网络安全人员,对学校的财务系统进行安全防护,通过设置防火墙以及安装安全软件的方式来规避一些风险。

五、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实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作为财务工作人员,应做到及时转变观念,不断充实自己,运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财务工作的信息化与科学化。本文基于我国民办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更好地开展信息化建设作出分析,希望能为广大相关从业者提供一点新的工作思路。

猜你喜欢
民办财务财务管理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成才(2023年13期)2023-10-24 08:48:32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18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9
水利财务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