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山东师范大学
公共危机作为一种非常态化的社会现象,其本身带有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威胁性。此时民众出于对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往往处于一种紧张无助的状态,人们迫切地希望得到可靠的信息和回应。在后真相时代,民众的信息表达既有理性成分也有非理性成分,舆论格局更是呈现出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尤其在当前网络环境中,网民集群化生存,网络舆论更是呈现出一种舆论聚集现象。网络舆论集聚现象指的是舆论客体迅速主体化并即刻激增为网络焦点的态势,有时还会出现舆论反转、舆论倒逼或极化现象。[.][1]此时混乱无序的意见表达,严重威胁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政府的舆论引导工作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在社会进步发展的每一个进程中,对于公共危机事件的关注和谈论,到公众舆论的形成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中既有受众自发意见表达也有相关人员和团体的有目的引导。政府是有目的进行引导的主体,所以政府对于舆论的监控和预警是否敏锐,直接决定了政府对舆论态势的把握。而在当前新媒体时代,政府有时还坚持运用传统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机制,不及时监控舆论态势,对舆论的走向缺乏敏感度。这对于当前网络环境之下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的舆论引导来说是极不受用的。公共危机事件本就更容易获得新媒体平台和公众的关注,引发网民的讨论。而此时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不及时,舆论引导一旦失误,就会导致政府陷入舆论漩涡,甚至爆发谣言引起社会恐慌,公众对政府产生质疑,损伤政府的公信力。
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时,民众对于事实真相的渴求度高涨,希望得到的权威信息。而党和政府作为一种权威的象征,此时政府的声音就是代表权威,这种可靠的信息来源对于慌张的民众来说就是一剂安心药。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众有时候甚至扮演着事实“调查者”和“澄清者”的角色。而政府如果还是坚持“捂一捂”再回应的处理心态,等到事态演变到必须进行回应的时候,再对事件进行调查,这就错失了回应社会和处理事件的最佳时机。此时政府的公信力在民众心中就会大打折扣,严重的还会使政府陷入塔西佗陷阱。
长期以来,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往往是一种比较强势的态度,忽略了与公众之间的柔性沟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要转变以往的“管控者”姿态,以“服务者”的姿态来和公众沟通相处。因此,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就要更加重视舆论引导,并且在引导过程中要摆脱传统的强势引导理念,杜绝否定性、推诿性话语的噪音干扰,用及时、明确地答复来代替忽视、回避型的语言。
由于公共危机事件对公众来说本身就带有一种负面效应,所以在事件发生时,公众渴望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根据首因效应,个体在认知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会产生显著影响。[2]在进行公共危机管理时,政府要及时准确地利用事件回应的黄金时间,让民众第一时间获取事实,给民众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知道舆论引导的根本目的就是使舆论朝着一定的方向发展,政府的信息公开和及时回应都有助于引导舆论,防止舆论失焦,衍生次生舆情等危机,进而构建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辨妖祥于谣”,就是提醒党和政府要善于倾听民众声音,来判别是凶还是吉。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所发出的任何一种声音都会引起民众的强烈关注。在当前网络社会中,民众更是积极监督政府的各项行为。公共危机事件本事就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并且时常伴随由事件本身所引起的各种谣言。谣言是一种“反权力”,即谣言是对权威的一种返还。[3]而当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未能把握舆论态势,进行舆论引导,就很容易引起民众质疑。政府的信息回应不仅可以引导公众抵制谣言,还能让公众形成理智对待谣言的谨慎态度。
舆论引导是监督公共决策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公共决策的重要因素。公共决策的合理性决定社会治理是否成功有效。因此,在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政府更需要有效发挥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做好公共危机管理。以此提升公共管理能力,建设有为的服务型政府,扎实稳进地推动社会建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