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群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硝烟四起的革命战争年代,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锻造的中华民族奋进的力量之魂,“主要是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1]。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涵养了几代中国人同心同德,共创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
2020年4月,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期间,强调:“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①。9月,习近平同志给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次会员大会的贺信提到:“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希望同志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深入研究、大力宣传、认真践行延安精神,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②。可见,延安精神没有随着岁月而逝去,延安精神在开启新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必须扩宽延安精神的研究视野,推动延安精神由管党治党向治国理政延伸。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并提出了总体目标。要实现这个总体目标,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和精神力量的助力,因为文化是国家治理的魂,在国家治理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延安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文化财富,其铺就的红色底色、创造的红色记忆永不褪色,会在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不可磨灭的作用。
延安精神强调的正确政治方向,即坚定的理想信念。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宝塔山就像一座灯塔一样昭示着无数的革命志士前仆后继地奔赴而来,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地来到这片热土?答案是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理想信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实现理想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无数的艰难和坎坷。而拥有坚定的信仰,可以激励我们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克服困难、奋勇直前。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摸索实践中取得的宝贵财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排除了重重艰难险阻,像一面旗帜一样引领着中国共产党向正确的方向前进。解放思想是一种科学态度,需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敢为人先的勇气,埋头苦干的决心,摒弃主观偏见的束缚,走出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的泥潭。创新是解放思想的核心要义,国家历届领导人强调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李克强总理在多个场合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就必须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实事求是,只有以事实为基础,才能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才能发现现实与理论的冲突,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治理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不能照抄照搬他国制度模式,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建立了经得起考验的经济制度、政治模式和发展道路,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家治理现代化急需的各项制度,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纵观当今世界,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有的国家成功了,有的国家却失败了,失败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没有坚持实事求是,没有从自己国家的实际出发,而是一味地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忽略了客观情况对各国建构治理体系、调整治理方式所产生的内在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④。可见,要真正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解放思想,坚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延安时期,共产党人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深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个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承诺始终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的根基和力量在人民群众中。历史告诉我们,不管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只有心系人民,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党的各项事业才能充分彰显意义和价值。
在当代,推进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要始终牢记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让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关怀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焕发出活力。今年年初,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共产党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组织建设和国家治理中的巨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提到的最多字眼就是“人民”,这种“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具有深刻的政治智慧和战略意义。在现代化建设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新时期,国家不仅在政府公共治理模式中凸显人民至上的理念,而且还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保证人民对国家事务管理的有效参与,这种有效整合人民力量的方式有力保障了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有力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快速进步,为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延安时期,党的高级领导人布衣草履、素食淡饭,毛主席穿着补丁衣服给抗大学员讲课,亲手在杨家岭山脚下耕地种菜;朱老总背着粪筐积肥,林伯渠用绳子作腰带;周总理是大家公认的纺线能手;三五九旅将士‘背枪上战场,锄禾斗田庄’,把人迹罕至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在新环境下,我们要看到延安精神并没有在时过境迁后失去意义,延安精神充满热血的感召力依然绽放光彩,我们要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更要深刻懂得幸福的生活都是靠勤劳的双手奋斗出来的,任何时候都不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这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境界,踏踏实实撸起袖子加油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齐抓艰苦奋斗,出台“八项规定”,为新时期标注了艰苦奋斗的鲜明特色。目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临着新的发展风险和挑战。对于一个近14亿人口的大国而言,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唯有依靠我们自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中,一切贪图享乐、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也是要不得的。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在物质上要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在精神上要有不怕困难、征服一切的勇气。尤其是基层工作,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基层干部要凭借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把艰苦奋斗精神始终贯穿于基层工作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早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注释
① 2020年4月习近平来陕考察时的重要讲话.
② 习近平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第六次会员大会的贺信.
③ 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④ 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