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融资租赁业始于20 世纪80 年代,通过近40 年的飞速发展,我国的融资租赁业逐渐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在2006 年的CAS21(2006)颁布之后,融资租赁业的行业规范开始明晰,融资租赁企业也趋于更加正规,为企业的融资模式开辟了新的路径。而CAS21(2018)的颁布又对融资租赁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新准则下会计处理的根本性改变,既包括两租合一带来的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的确认,也包括对损益的影响。会计处理的改变对以融资租赁为主业的企业的经营效益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租赁账款的回收,营运资金的运转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产结构。因此,本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以CM 租赁为例,简单分析新租赁准则下融资租赁业的风险问题。
何宏(2019)指出新准则的主要变化在于承租人由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双重模型统一改成采用使用权资产模型,并对租赁收入和未折现租赁收款额等信息进行披露。余应敏和王子凡(2019)认为准则的变化趋势在于“两租合一”,或者说是“单一租赁会计”。IFRS 和CAS 新准则都主张采用资产使用权模型,取消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的分类。赵钰桓(2019)认为新租赁准则取消承租人经营租赁的原因主要是,在处理经营租赁时,承租人不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租赁资产和租赁负债,这种表外融资导致财务报表无法全面反映租金交易相关权利义务及相关风险信息,降低了承租人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黄怡婕(2018)在对IFRS16 和CAS21(2006)的对比中指出,现行的IFRS16 对于租赁更加强调控制,即承租人能够获得对租赁标的物的实际控制是构成租赁的必要条件。所谓实际控制也包括了除使用权之外,承租人可以自主决定租赁标的物的使用并有权获得与其相关的几乎所有经济利益。而CAS21(2006)中还只是强调了资产使用权的让渡,经营租赁不列报而仅进行相关情况的披露,不满足会计信息质量中所要求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赵钰桓(2019)提出,CAS21(2006)下,由于承租人无需在资产负债表中确认租赁资产和租赁负债,致使财务报表无法完全反映租赁交易相关权利和义务及其相关风险信息。而CAS21(2018)则弥补了这些缺点,提高了承租人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任丽恒(2020)认为,由于新准则本身的内容较为复杂,其对执行人员的判断力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导致现有会计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降低了会计工作的效率,进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不利于报表准确性的提升。另外由于新准则中经营租赁资产以全新的形式被纳入企业财务报表中,企业的资产与负债将会同时增加并确认相应费用,对传统的财务指标造成影响,继而影响了企业财务指标的制定和评价。杨蕾(2019)认为,虽然新租赁会计准则能够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为财务报表使用相关者提供更可靠的信息,但也对承租方企业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由于新准则造成的承租方的资产负债率升高、资产周转率下降等结果会削弱承租方企业的报表融资能力,同时也可能会导致更高的披露成本、更高的借款利率、更低的信用额度等。何宏(2019)指出,旧准则下经营租赁产生的租赁资产不增加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承租人不对出租人的未来支付义务进行提前确认,从而导致经营租赁产生了可以隐匿表外的负债。而根据新准则的规定,要将租赁业务人为多期化才能用经营租赁的模式实现表外融资,使企业表外融资的难度大大提高。路玲(2017)认为从出租人企业的角度来看IFRS21 的相关规定,包含汽车租赁公司、房地产企业等因为租赁业务的性质可能会因为承租人租赁计划的改变而受到影响。
目前的文献对新租赁准则的研究集中于新的租赁准则在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和报表可信度上产生有利影响的同时,也对企业的财务指标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增大了承租人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等方面。但是现有研究缺乏对于新准则施行所引起的租赁坏账风险对企业带来的影响的探究。本文在综合了以上文献的研究内容之后,分析了我国融资租赁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对新准则实行所引起的租赁坏账风险对企业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
本文选取山东CM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M集团”,其租赁业务简称“CM 租赁”)近年压缩融资租赁规模的案例,结合其财务报告数据,分析近年因新租赁准则颁布所引起的融资租赁业务中的风险。
CM 集团于2020 年3 月28 日发布了上年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上年的营收总额为303.95 亿元,净利润为16.57 亿元,相比于2018 年下降了34%。
财务报告还显示,CM 集团2019 年度计提了10.34 亿元的高额信用减值损失。其中占比最高的是5.2 亿元的融资租赁款坏账损失,除此之外还有2.8 亿元的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1.7 亿元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CM 集团表示正以多种方式改善公司的负债结构,还提出要压缩融资租赁业务规模以应对融资租赁业务带来的风险。
公司资产负债率相比于2019 年期初的75.44%略有下降,为73.11%,但仍然非常高。公司当期的流动负债余额为526.99 亿元,比同期的流动资产余额449.52 亿元高出了77.47 亿元,导致了较高的债务违约风险。在大额的负债背景下,CM 集团的财务状况堪忧,现金流风险在近年来的经营扩张中显得愈加突出。融资租赁从公司的业绩增长来源逐渐转变为公司的资本风险诱因。在财务报告中CM 集团提出公司将继续减少融资租赁业务,净回收量为59 亿元。
2014 年上半年,身为纸业龙头的CM 纸业在济南成立以租赁为主业的全资子公司,面向房地产企业、政府平台、钢铁及其他金属制造、化工等行业开展租赁业务,进军租赁业,融资租赁子公司前后获得了超过40 亿元的注资。租赁业务曾为CM 纸业贡献了近半的净利润,融资租赁子公司的净利润在2015-2017 年分别为6.19 亿元、9.30 亿元和8.75 亿元。租赁业务在2018 年的毛利率高达92.38%。
而在2019 年1 月16 日,CM 纸业发布公告表示准备与CCGR 证券有限公司进行战略合作,目的是逐步剥离以融资租赁业务为主的非核心业务,从而回归造纸主业。
CM 集团的财务报表显示,相对于2018 年,2019 年的计提的融资租赁款坏账损失数额巨大,达到约5.24 亿元,仅此一项就远远高出2018 年全年的坏账准备总额。
CAS 21 中规定要求初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之外,承租人对所有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并确认折旧和利息费用。因此导致部分企业因经营租赁转融资租赁而带来的核算成本加大,资产负债双上升,资产负债率提高,偿债风险也随之提高。另外由于CM 租赁业务两大主业之一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经营效益一般。两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坏账率增高,从而导致大量的坏账产生。
对于CM 租赁资产负债率过高,尤其是流动负债高出流动资产多达7.75 亿元,同时因为优先股发行时的回购条款公司导致未来回购优先股时预计对公司现金流产生影响,结合公司的货币资金、可变现资产、银行授信额度情况和未来三年内到期的负债情况等,深交所在CM 集团年报发布不久之后就向CM 集团发函问询是否存在相应的偿债风险。
在新的租赁会计准则下,由于新准则规定可变租赁付款额在实际发生时需要计入当期损益,其中取决于指数或比率的可变租赁付款额计入租赁收款额。另外,作为生产商或经销商的融资租赁视同销售,其初始直接费用需要计入当期损益。而CM 租赁以售后回租为主,所以对CM 租赁数十亿融资租赁资产的一次性减值影响较大,2019 年年报显示的大量减值和资产负债双下降都与此有关。此外在新准则中规定应收融资租赁款的终止确认和减值适用金融工具准则。其中金融资产减值会计由“易发生损失法”改为“预期损失法”,也与报表中的融资租赁资产减值有着密切关系。
但CM 集团发公告的观点是公司预备了足够的未来现金流、采取了充足的应对保障措施,所以不存在流动性风险和偿债风险。公告显示,公司近两年经营性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141 亿元和122 亿元,至2019 年12 月,尚未使用的银行授信额度341 亿元,接近总授信额度的一半,公司货币资金193 亿元,现金储备足够偿债。CM 集团还表示2019 年已大幅减少租赁业务,2020 年将继续回收租赁业务资金以降低资产负债率。但今年由于疫情原因,CM 集团是否能达到前两年年的现金流还是未知数。
CM 租赁的融资租赁款主要集中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科目、“其他流动资产”科目和“长期应收款”科目。2014 年末、2015 年末、2016 年末及2017 年9 月末,CM 租赁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余额分别为10.01 亿元、35.44 亿元、64.11 亿元和78.62 亿元,占同期总资产比重分别为16.90%、14.67%、24.35%和21.19%。CM 租赁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自成立后快速增长,其原因为融资租赁业务多为一年以上的中长期项目,随着业务进行逐渐到期转入此科目。而到了2018 年末CM 租赁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余额为40.08 亿元,仅占同期总资产比重3.81%,2019 年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余额虽然上升到69.75 亿元,但也仅占同期总资产的7.12%。由于上述坏账所带来的流动资产锐减使得CM 租赁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大幅下降,因此导致的现金流紧张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不容小觑。
上述论述以CM 租赁为例,简要分析了出租人视角下,融资租赁企业在新租赁准则下发生坏账风险对出租人企业所带来的影响,显示在新租赁准则下,由于承租人和出租人双方的核算模式发生改变,造成核算成本和租赁成本升高,从而出租人会产生坏账风险。由坏账风险所引发的的偿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对企业的租赁活动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也是文中CM 租赁持续压缩融资租赁业务规模的重要原因。
在新的租赁准则下,实际控制的概念愈发突出,两租合一在影响承租人的同时也在间接影响出租人。加上新准则对损益的确认更加严格,减值和终止确认适用金融工具准则,新准则所带来的核算成本的上升等都对融资租赁企业的财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融资租赁企业在新的租赁准则下需要:1.重视融资租赁市场风险的控制与防范,降低坏账风险;2.合理运用股权融资和企业内部融资,降低资产负债率,从而降低偿债风险;3.强化营运管理,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从而减低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