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学科交叉复合的土建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21-01-13 05:02罗岚付承乾蒋水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20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

罗岚 付承乾 蒋水华

摘  要 多学科交叉复合成为当下趋势。针对我国高校土建类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结合高校土建类专业的发展实际,分析土建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现状,并基于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探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以期通过教育改革推动土建类专业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对土建类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多学科交叉复合;土建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创新复合型人才;产学研创新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1)20-0082-03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Model of Innovative Abil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s based on Multidisciplinary Cross-compound//LUO Lan, FU Chengqian, JIANG Shuihua

Abstract Multidisciplinary cross-compound has become the current trend.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development of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civil engineering graduate talent trai-ning, to determine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f the talents cultivation target and explore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on strategy, in order to through the education reform,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meet the social demand for civil engineering talents.

Key words multidisciplinary cross-compound; graduate student in civil engineering; innovation ability; innovative compound talents

0  引言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运用新技术,而为了优化建筑全生命周期,在一定的周期内完成更多、更好的建筑建设工作,运用信息化技术成为现代施工建设常态。全球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向前推进,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各行各业。土建类学科在这种趋势下便需要进行改革和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土建施工的需求。在这种趋势下,土建类学科需要与其他类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同时,基于复杂的社会生产和发展需求,各学科的知识架构被不断地更新优化。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优势,为社会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成为当前面临的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1]。

知识跨界是现代高等教育的热点,土建类学生既要懂得土建专业知识,又需要去掌握计算机技术、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相关知识。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土建类研究生的教学培养目标,建筑行业的转型和发展也需要高校为社会输出创新型、多学科交叉复合型的人才。因此,在知识跨界和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趋势下,解决该类问题的根本在于进行高等院校的土建类研究生多学科交叉复合、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改革。如何把其他学科融入土建类研究生的培养教育中,如何培养复合创新型的土建类研究生人才,对土建类研究生教育进行改革,是各大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发展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研究和探索多学科交叉复合的创新型土建类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土建类专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  单一学科培养下的土建类研究生人才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日益增长。同时,国家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土建类高层次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导致土建类研究生连年扩招。但是目前高校的土建类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培养力度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要求,缺乏相应的实践平台,培养的土建类研究生在毕业后存在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情况,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对行业的前沿知识掌握不够,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无法更好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单一学科培养下的土建类研究生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内容陈旧,学生兴趣不浓

按照目前的南昌大學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按照要求需要修满一定的学分和不同类别的课程,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硕士专业方向按要求选定一定的课程进行学习,由导师审核确定培养方案。但是目前的课程设置大多滞后,传授的专业知识老旧,所用教材不能满足新规范的要求,没有与行业前沿、最新技术结合起来。通过课程,学生只能了解多年前甚至是20世纪的行业知识,兴趣不浓厚,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1.2  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实践不够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研究生教学仍然保持多年前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差。同时,研究生招生的规模扩大,受到教学经费、科研经费、实践平台的限制,学生的实践机会不够,只懂课本理论知识而不会运用。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够是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3  能力培養片面,学生思维僵化

高等教育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各方面的能力,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属于研究型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重科研、轻实践,这与社会的需求有所偏离。创新能力不足是当代中国高层次人才普遍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探索热情不够。学科的发展受到阻碍,行业转型难以完成。

1.4  学科融合度低,学生知识面窄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需要十字形人才,也就是知识面广(不仅局限于单一学科专业)、在某个领域又有比较深的研究的人才。十字形人才也就是创新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的土建类研究生教育难以培养出十字形人才。教学知识结构单一,不能够做到学科的融合和专业的互相渗透,这也是土建类研究生教育培养中需要解决的难题。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现代企业招聘的需求,难以促进学科的发展进步。

2  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复合型人才具备两点属性:一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二是具有多学科交叉学习背景,经过了不止一个专业或学科的培养,且掌握了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他们既能够运用学科的基本知识,也能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运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在现代土木工程行业转型发展的趋势下,通过多学科的联合培养,改变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避免传统研究生培养模式带来的弊端,培养出适应行业和社会需要的高端人才,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着力点。通过此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调整土建类研究生培养方案,让学生继本科阶段教育后又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一个更高层次的飞跃,从而适应现代土建行业发展的趋势。

3  基于多学科交叉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3.1  构建多学科交叉复合的基础知识体系和课程架构

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一级学科体系的课程内容作为主要的学习和研究内容,课程知识涉及面广;而且教学内容更新速度快,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而进行更迭[3]。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各个领域都在进行前所未有的融合与交汇,多学科交叉复合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趋势[4]。各个学科建立多学科交叉复合的基础知识体系和课程框架,对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意义重大。土建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全国乃至全球基建环境的变化,加上过去一年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土建类学科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在进行课程改革过程中,要求各高校的土建类专业在制定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与方案的时候,应该注重时代发展的需求,将互联网、信息化、大数据等相关的时代热点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结合起来,设置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引导学生自主发掘自身创新创造能力的课程架构。土建类专业课程架构框架图如图1所示。

3.2  推进产学研创新培养模式改革

在互联网时代,土建类专业实践性较高的属性仍在延续,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方面要求更高。但是高校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实践平台有限,仅仅单方面依靠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明显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由此,产学研创新培养模式被广大高校运用起来。产学研创新培养模式是指高校和企业单位、科研机构等单位进行相互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合作方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5]。高校应推进产学研创新培养模式改革,主动与企业单位、科研机构联系合作,发挥校友资源,共同制定完善的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和管理体系,实现研究生培养与社会协同发展,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产学研创新培养模式既要培养研究生的专业性,又要发展人才的实践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升研究生人才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单一地培养研究学术和论文撰写能力。

3.3  构建基于多学科交叉复合的创新合作交流平台

构建基于多学科交叉复合的创新合作交流平台,要摒弃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对合作平台进行新的设想与构思,使得高校、学生能够受益,企业、科研机构的利益也能够最大化。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与教师之间,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互动性强,有利于高校与各单位之间能够长期合作,优化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发挥各方的资源优势,共同推进现代研究生培养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合作交流平台能够弥补高校资源与技术的不足,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指导,学生不仅能够学习本专业的先进技术,而且能够了解交叉学科的前沿知识,促进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满足高校对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6]。

3.4  加强能培养出创新复合型人才的导师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规模加大,培养质量也相应提高,研究生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出创新复合型人才。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首要责任人,其能力直接影响所培养的研究生的质量,因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在导师遴选机制上可考虑对导师资格进行多维度审查,不仅审查其学术水平,还应考虑其指导能力等多方面要素[7]。同时,土建类专业实践性强,研究生导师应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历,了解企业与社会的人才需求,才能够为研究生人才走上社会做好铺垫。高校导师可在企业任职,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进行指导,同时促进企业对优秀行业精英资源的应用。在学生研究选题时,使得所选课题同时具备学术性和实践运用性,这对于土建类研究生教育改革意义重大。

3.5  建立能激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激励机制

研究生教育是目前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人才是国家改革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的质量关系到社会发展的高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激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措施。研究生教育在本科教育之后,研究生群体心智成熟,又因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因此,构建合理的、科学的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需要深入了解和合理评估研究生创新内在需求的特点。在了解和掌握研究生创新内在需求状况和特点,把握其共性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实施激励举措,充分调动其创新热情,激发其创新动力,促进其创造力得到发展并产出创新成果[8]。要摒弃以往激励形式的弊端,充分调动研究生全体科研创新的热情,不仅需要从精神上激励,也需要从物质上满足部分研究生群体的内在需求。只有激励体系全面而具体,才能够更好地发挥高校的激励作用。

4  结语

实施创新复合型土建类人才培养计划是提高我国土建类研究生教育竞争实力、顺应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此前土建类研究生培养状况、确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人才培养策略,给土建类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参考。然而,高校土建类专业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唯有高校、企业等多方达成共同目标,高校教育体系及其工作者共同发力,才能够推动土建类研究生高等教育不断进步,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周永明,楼程富.重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创新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10(8):16-17.

[2]刘春国.民办高校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36):296-297.

[3]殷莎,杨瑞恒.车用复合材料学科交叉型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探讨[J].时代汽车,2019(20):43-44.

[4]张莉芳,张小玲.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探讨[J].商业会计,2020(1):117-119.

[5]杨慧珍.新工科理念下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6):7-9.

[6]丁显有.校企合作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8,31(11):21-23.

[7]申超,邢宇.如何建设研究生导师队伍?:基于墨尔本大学的案例考察[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9):72-77.

[8]张扬,肖敏,宁昕,等.基于内在需求视角的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1(1):44-47.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小议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