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蕾
一天中午,我值班陪孩子们一起吃饭。刚吃没多久,食堂老师经过班级门口提醒我:今天每个孩子5个小番茄。老师走后我就对孩子们说了一句“一五得五”,孩子们都笑了,于是我追问了一句,“谁知道陈老师为什么说一五得五”?
“告诉我们,每人5个小番茄。”
“是的,你们应该一下子都记住了,等会儿应该不会再有人问我要拿几个了!”
作为数学老师,最近刚学完五的乘法口诀,说完一五得五,脑子里其实就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全班29个小朋友,一共吃多少个番茄呢”?孩子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提醒他们可以边吃边想,看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
过了一会儿,有个孩子把自己的想法写在黑板上与大家分享,渐渐地,黑板上已经出现了好几种算法。
第一种:29+29+29+29+29=145
第二种:20+20+20+20+20=100
9×5=45,100+45=145
有孩子写成:20×5=100
9×5=45
100+45=145
第三种:5+5+5+……+5=145(29个5)
第四种:30×5=150,150-5=145
二年级孩子刚学完乘法口诀能尝试计算29×5,并想出这么多方法,我觉得很了不起。我从学生写的答案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乘法的含义、口诀的含义有很准确的理解,29×5就是29个5;5个29;20个5加9个5;30个5减去1个5等。
孩子们很兴奋,这么多小小数学家,一定要让他们多多展示自己的才华。“如果你是数学家,计算这样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选哪种算法呢?”
有的孩子说选第二种20×5+9×5,有的孩子说选第四种30×5-5,两种选择体现了孩子的不同思维。选第二种方法的孩子可能是感受到这种方法的普遍性,那么这种方法不正是我们以后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吗?选第四种方法的孩子是感受到这种方法的简便性,这种方法不正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简便计算的方法吗?对于二年级孩子,这样的选择没有对错,每一个选择都是有价值的。
这时下课铃声响了,大家都还意犹未尽。有个孩子还提出“老师,全校一共吃多少个番茄呢”?孩子们都笑了。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课研究,一顿午饭可以引发这么有意思的思考,那么生活中还有很多没有学过,但你仍然可以解决的数学问题,只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和一个会思考的小脑袋。相信我们以后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时,你还会记得今天吃的5个小番茄,以及小番茄带给我们的思考。”
孩子们在一顿午饭中解決了身边的数学问题,正是因为问题情境的真实,他们的思维才会这么灵活开放。作为教师我们要帮助孩子创设真实情境,让解决的问题情境更真实,解决的需求更迫切,那么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对数学的理解会更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