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岩与她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

2021-01-13 00:50郑学富
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 2021年34期
关键词:柯岩抒情诗天安门广场

郑学富

1977年初,在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之际,人们以各种方式悼念周恩来总理,各类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诗篇见诸报端。1月7日,《北京日报》首发作家、诗人柯岩的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1月8日,《人民日报》又全文发表此诗,在全国读者中引起了共鸣。

柯岩是一位风格显著、成就突出的儿童剧作家和诗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受到错误批判而被关进“牛棚”,创作被迫中断。后来,柯岩虽不再被关押,但仍未彻底平反。

1976年1月9日清晨,她习惯性地打开收音机,突然播出的哀乐声使她心里一阵紧张,当听到播音员以低沉悲痛的声音播出周恩来总理逝世的讣告时,她顿觉天旋地转,一边大声痛哭,一边高声大喊:“这不是真的,不可能啊!”她站起来就往北京医院跑,警卫拦着不让进,她又往单位跑,可是上边不让单位设灵堂。这时,她看到协和医院有个灵堂,人流一拨拨地进去,就跟着进去,出来再进去,茫然地看着周总理的遗像,一遍又一遍地三鞠躬,一遍又一遍地流泪哭泣。连着几天,她茶饭不思,彻夜难眠,天天往天安门跑,呆呆地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注视着人民英雄纪念碑。但是,“四人帮”等人不顾人民群众的无限悲痛,以简化治丧礼仪为名,作出种种规定压制和阻挠人民群众的悼念活动。

人民群众的愤怒终于爆发了。清明节前后,北京市上百万群众自发地聚集于天安门广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篮、送花圈、贴传单、作诗词,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4月4日晚上,天安门广场的花圈和标语开始被清理,许多坚持在广场参加悼念活动的群众被带走。柯岩义愤填膺,决心要写一首能充分表达自己感情的诗,倾诉人民群众的心声。她转身跑回家,拿起搁置了整整10年的笔。

柯岩一边流着泪,一边在稿纸上写,下笔千言,写了很多很长,可是写着写着她停下来了。她后来回忆说:“那时我为我无法写好这首诗曾撕碎了多少稿纸,又是多么痛苦啊!有幸的是我在天安门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是和人民站在一起的,不但心心相印,血脉相通,而且同仇敌忾,步调一致。所以我就从人民中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鼓舞。我在更深一步印证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及更深地懂得了领袖和人民血肉不可分割的关系及感情之后,选择了抛开堆砌总理丰功伟绩的追颂排比,也排遣了个人感情的绝望和悲哀,而着眼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我们最可敬爱人民的冲天悲愤。”

有了准确的定位和清晰的思路后,柯岩重新开始了创作。她决定采用农村群众对至亲去世时哭诉心曲的形式来写这首诗,只有如此,才能表现那段历史,才能与人民的感情合拍,为人民大众所接受。文思瞬间打开闸门,一泻千里,对着高山喊、大地喊、森林喊、大海喊,表现出了天地肃立、山海呜咽的情境,以天南地北周总理留下的足迹和一个个鲜活的细节描写了周总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这首感情真挚的抒情诗写成时,由于“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没能公开发表,只能在柯岩的朋友之间手抄流传。1976年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举国欢庆、万民相告。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为庆祝这个伟大的胜利,举办了一场大型晚会“英雄的十月”,以集体朗诵的形式,将《周总理,你在哪里》 首次吟诵于舞台。这首诗在《北京日报》《人民日报》 相继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有许多读者问:“为什么对总理称呼‘你’而不用‘您’,是你疏忽,还是有意为之?”柯岩是这样回答的:“我是有意这样做的,中国南方人口语时不习惯用‘您’,对长辈及尊敬的人也是以‘你’相称,用‘您’时不是对生人,就是對感觉疏远或有所畏惧的人,而这首诗既然是采取口语的方式,为涵盖面更广,不是一接触先在感情上有隔阂,则用‘你’更亲近些,不存在不敬的问题。”

1979年2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印刷出版了柯岩的专题诗集《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时洛阳纸贵,两个月后又印第二版,累计印数达14万册,这在当年创下了个人诗集印数最高的纪录。20世纪80年代,《周总理,你在哪里》 一诗又被选入语文教材。40多年来,这首诗被亿万人诵读,感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选自《党史文汇》2020年第1期,有删改)

猜你喜欢
柯岩抒情诗天安门广场
柯岩与贺敬之:面对面和背对背
夜色
柯岩的水
抒情诗身上的光
一株麦子的抒情诗
胜利日大阅兵
初雪
三月的北京
并非“抒情诗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