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写
【摘要】进入新时代,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德育为先”是必然。本文从爱国主义教育、品德修养、心里品质等方面对班主任工作实践展开讨论,对德育工作有效性进行探究。
【关键词】实践;德育;班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屋建瓴地指明新时代教育“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德育为先”的理念。这是新时代教育系统的一个伟大任务。接下来就是落实了,而落实靠的就是千千万万教师,靠的就是千千万万教师絮絮叨叨而又踏踏实实地工作。而班主任对德育的实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班主任与学生容易建立起信任关系。班主任工作是服务于学生的,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班主任借助专业优势容易获得学生的“心”,以致有些妈妈反映孩子“就聽老师的话”。其次,学生在校与班主任接触多,交流多,其品格、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等班主任容易掌握,这为德育提供了基础。班主任在学生心中,身份特殊,较其他老师进行德育工作有独特优势,所以做好学生德育工作我们义不容辞,也是我们的责任担当。基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对学生德育工作进行了一些探究。
一、多方取材,从实践中培育爱国情怀,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西方有些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信仰,其实中国人的信仰比较特别,是“家国情怀”。我们拜孔子是因为他是“万世师表”;我们拜岳飞,因为他“精忠报国”,我们敬重的是为国家做过重大贡献的人。中国人平时爱着小家,危难时刻一定忠于国家。传统文化里,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流淌在血液中,刻在骨子里。爱国主义教育是对祖国的热爱、忠诚和责任感,是经过长期的熏陶并巩固起来,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思想感情。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发现这方面的素材真的好多——爱国人物历史上层出不穷,爱国故事来自四面八方,我根据时效性原则,选取一些特定意义的材料,开主题班会。例如,现在全世界还深陷“新冠疫情”泥沼之中,唯独我大中华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肯定——“新冠病毒在中国的传染极低”。这当然得益于我们党领导下的政府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但我也还深刻地感受到“家国情怀”在提供更为强大更为基础的力量。回想疫情爆发之初,我们最担心的就是万一自己感染了,累及家人,更为国家增加负担,所以我们“宅在家,为国作贡献”。
二、以文化人,从“读书会”实践中提高学生品格
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里面很多中华文化精华,等待着我们带领学生去汲取。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联合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多阅读,让学生体会读书是跟智者对话;更进一层,可以利用班会课开展读书交流会,那就是一群智者再对话了,更有读书氛围的培育;再进一层,语文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写读书反思,学生有了自己的思想,并写了出来,就是一种创造。依据这一思路,我课余跟学生一起聊天时,会悄悄地将《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孙少安兄弟俩引进来,引导他们去读路遥的这本巨著,然后在学习间隙讨论“主人公偶像”,从中了解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品味孙少平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人生品质以及无私奉献、推己及人的美好品德。在语文老师的配合下,让学生写读书笔记、反思,提高写作能力,在语文中完成德育,在德育中培养语文能力,这种“合作”颇具新意,学生新鲜感强,学习效果好。“腹有诗书气自华”,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之中,学生在感受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培育出了自己高尚的品德。
三、追本溯源,从实践中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长期生活、住宿在一起,大集体必然导致学生之间产生矛盾,经常有学生反映“不想与某某同桌”“要调换宿舍”等情况。这时候,一定要警醒,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可能就会矛盾升级甚至出现“校园欺凌”现象。今年我处理了一宗类似的事件:小红突然提出要换宿舍,原因是“同舍的小丽女生的男朋友向其示好,而遭到该女生的针对性谩骂,以致发生争吵。”经过跟该宿舍多名学生的交流、跟该女生及其家长多次谈话后,我怀疑该女生有“多疑症”,其中依据是:“两女生座位相差4排,小红说小丽老拿一个一寸大的镜子偷窥她,而且班里没有可说话的朋友”。回家,翻阅了汪道之编著的《心理咨询》等相关书籍,了解到“多疑的人仅凭主观臆测就对别人抱有不信任心理,整天疑心重重,无中生有”,最后电话咨询了学校心理辅导员李老师,证实了我最初的判断。接下来就是如何处理的问题了,两个方案:一是依据学生要求调换宿舍,但无论换至哪个宿舍,都不会受欢迎,只会让她心理状况更糟;二是退宿,让其自然调整。经与家长商量后,我们选择了第二种方案。新冠疫情后重新回校时,她重回了宿舍,同时也发现她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好了一些,与同学间有说有笑,并且交上了朋友。
四、抓住机遇,在实践中及时教育培养学生好习惯
前段时间网络报道有个小孩因为在搭乘电梯时,把每一层按键都按了,导致耽误大家时间,家长知道后,让他写一张便条贴在电梯口给大家道歉,在德育教育中抓住机遇“及时教育”,会事半功倍,效果高。刚刚过去的高考报名工作中,我们班主任、级组长、校长都高度重视,早早做了宣传工作,要求学生准备好证件,并正告他们“自主报名,自行负责”,但预报名结束前,高三班主任工作群就热闹了,一张张信息填写不够完善的截图。通过大家的努力,报名工作圆满完成了。但想想这些学生的“拖延症”,迟早得误事。我在班会课就这一次“拖延症”问题进行一次主体班会《拖延让你舒服吗》,将学生拖延的情况、班级群催赶的截图一一利用多媒体展示,然后引导学生从网络获取资料、分组讨论、组长发言,使学生认识到“拖延”有三个坏处:一是拖延的人往往责任感较低,自信心不足;二是由于经常无法达到预期目标,会给自己带来压力,降低效率、恐慌;三是别人对你有不能完成任务,不能尽责的不良评价。如果发展下去,严重的可能发展成心理学意义的“拖延症”,那学习生活就会造成很坏的影响。学习生活中不断地进行小小的“及时教育”,一点点地累积,终会成就“大教育”。
班主任身处德育最前线,对学生德育有巨大的优势,我们应该“不忘初心”地秉承“德育为先”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累积经验,不断地学习德育理论,不断地修正自己的德育观点,不断地提高德育有效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吴志樵,刘延庆. 班主任综合素质锻炼[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2]汪道之.心理咨询[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177.